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的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通过生物振动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阴茎龟头、阴茎体振动感觉阈值,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延长早泄患者性交时间,降低龟头敏感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自我满意率和伴侣满意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增加阴茎头的震动感觉阈值,并显著增加患者性爱时间和射精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和配偶双方性爱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同时包皮环切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流动人口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以及该人群对性病的认识,为进一步做好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番禺区超过100人的大型工厂5个、建筑工地5个的338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淋病、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梅毒4种性病感染率。结果:在338名受调查人员中,共查出淋病8例(2.4%),衣原体感染33例(9.76%),尖锐湿疣27例(7.99%),梅毒12例(3.55%),其中有5例交叉感染。结论:番禺区流动人口性病发病情况不可忽视,积极有效的对流动人口进行性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较为紧迫。

  • 标签: 流动人口 性病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TRUST试验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9例ANA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采用TRUST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RUST阳性患者中ANA滴度型别分布状况。结果:红斑狼疮患者中TRUST阳性8例,阳性率为3.7%,其中ANA为均质型的患者阳性率显著多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ANA滴度患者TRUS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红斑狼疮患者TRUST检测阳性可能与ANA密切相关。

  • 标签: 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TRUST
  • 简介:1997-2002年在深圳市分别对3110名暗娼和4748名STD门诊就诊者进行HIV哨点监测。在STD门诊就诊者中1997-1999年主要为男性和未婚的省外流动人员,2000—2002年主要为男性和已婚的本省人员,该人群1997-2002年STD的罹患率分别为71.5%、70%、87.5%、87.3%、85.2%、82.2%,性病病种构成以梅毒、NGU和尖锐湿疣等溃疡性性病为主,2001年第一轮和2002年第二轮分别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榆出率为0.25%(1/400);1997-2002年的暗娼主要为未婚的省外流动人员,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5.9%、49.8%、40.8%、57.9%、44.9%、58.2%,13.4%的暗娼为吸毒者,其中有9.3%有静脉吸毒,3.2%他人共用注射器,在1998年第二轮检出1例、2002年两轮分别检出2例和1例HIV抗体阳性者,感染率分别为0.4%(1/250)、0.65(2/307)、0.48(1/210)。监测结果表明HIV在深圳市卖淫嫖娼等性乱人群中流行,存在HIV传播的多种危险性因素。

  • 标签: 1997-2002年 深圳市 艾滋病 吸毒者
  •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和病理特征。结果:对28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8例患者共发30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宫颈,12个病灶位于卵巢,6个病灶位于子宫体。其中2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10个病灶为极低回声,且所有的病灶均为后方回声增强,26个病灶边界比较清晰,10个宫颈病灶表现为叶状,10个卵巢的病灶表现为椭圆形,所有子宫内膜均完整,且病灶宫体表现为弥漫性增大,其中26个病灶血流信号比较丰富。其中28例患者的病理结果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主要特征为后方回声增强、极低均匀性回声,且患者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和临床。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 超声检查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黄褐斑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黄褐斑干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日光、情绪、睡眠不足、过敏史、怀孕、月经异常、放环避孕为黄褐斑的危险因素。预防对策防晒、好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豆制品的摄入为黄褐斑的保护因素。

  • 标签: 黄褐斑 危险因素 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医疗机构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在社区医疗机构初次办理围产保健卡的431例孕妇发放调查表,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1例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9.80%,对性病/艾滋病各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不一。本市户籍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本市户籍孕妇(礸2=7.02,P<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礸2=36.71,P<0.01)。结论:通过多渠道加强对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是流动人口、低学历孕妇应作为宣教重点对象,以进一步提高其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疾病预防意识,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 标签: 孕妇 性病 艾滋病 知识 调查
  • 简介:目的:总结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术后5年内生存率、再妊娠情况及卵巢激素变化,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收集32例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的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保留生育功能术,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60个月记录并对比患者生存率、再妊娠情况及性激素六项水平。结果:32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60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3.8%、93.8%、90.6%、87.5%、87.5%;32例患者共妊娠42次,所有患者子女5年随访期间健康无畸形;32例患者均行术后辅助化疗,18例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停经或月经减少,停止化疗半年后,所有患者月经恢复正常;32例患者月经恢复后性激素六项均位于正常范围内;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性激素六项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生育功能术对于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早期卵巢恶性肿瘤 保留生育功能术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647例鲜红斑痣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粉红型、鲜红/紫红型及增厚/结节型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3.61次、4.87次及4.57次。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渐提高。粉红型、鲜红/紫红型及增厚/结节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4%,75.86%及65.21%。经Chi-square检验,前两型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后者。术后副作用少。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脉冲染料激光 鲜红斑痣 疗效
  • 简介: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2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血清中IL-8的水平,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IL-8的表达EASI评分相关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IL-8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的表达(t=3.20,P=0.003),且IL-8的表达EASI评分呈正相关(r=0.560,P=0.004)。结论:IL-8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白细胞介素8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
  • 简介:目的:回顾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分布状况,了解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现状。方法:对1599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前列腺液标本进行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99例检测标本中,总感染率为23.08%,单纯UU阳性277例(75.07%),UU-Mh阳性81例(21.95%),单纯Mh阳性11例(2.98%)。MH对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美满霉素(MIN)全部敏感,UU对JOS、MIN、DOX、环酯红霉素(ECC)、克拉霉素(CLA)均非常敏感,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纯UU或MH感染。结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DOX、MIN和JOS可作为本地区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男性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敏感性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进行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并且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共56例。试验组产妇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手段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产妇中无效及总有效情况分别为2例(7.14%)、26例(92.86%),对照组产妇中无效及总有效情况分别为7例(25.00%)、21例(75.00%),试验组产妇中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中拆线时间、体温高峰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分别为(7.02±0.71)d、(36.63±0.28)℃、(4.01±2.93)d,对照组产妇中拆线时间、体温高峰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分别为(9.82±0.93)d、(37.72±0.69)℃、(9.53±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中硬结及红肿渗液情况分别为2例(7.14%)、6例(21.43%),试验组产妇中硬结及红肿渗液情况分别为12例(42.86%)、23例(8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剖宫产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时,可使产妇切口感染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重视。

  • 标签: 剖宫产 B超引导下穿刺 子宫切口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检查无精子、严重少精子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上无精子基因(AZF)微缺失的遗传缺陷。方法:应用外周血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20例无精子、严重少精子患者的染色体和11个AZF基因位点进行检查。结果:在140例无精子患者中,发现19例患者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13.57%。有21例患者有AZF基缺失,总缺失率为20.31%,AZFa、AZFb、AZFc缺失率分别为2.38%、4.76%、16.67%。在80例严重少精子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有AZF基因缺失,总缺失率为17.50%,AZFb和AZFc的基因片段缺失率分别为1.25%和17.50%。未发现有染色体异常和AZFa缺失。结论:染色体异常和无精子基因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症、少精子症主要因素,遗传学检查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不育症 男性 Y染色体 AZF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 简介:目的:分析广东省近10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的流行特征,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对2004~2013年广东省麻风病新发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3年全省共新发现麻风病1201例,年均发现率0.13/10万,发现率最高年份为2004年(0.17/10万),最低年份为2013年(0.08/10万);年均患病率0.39/10万,患病率最高年份为2004年(0.41/10万),最低年份为2013年(0.34/10万)。新发病例在21个地市均有分布,但地区分布不均,其中户籍病例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地区,非户籍病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新发病例中男性病例占65.3%,儿童病例占2.2%,多菌型病例占87.3%,2级畸残病例占13.7%,非户籍病例占25.0%。结论:近10年广东省的麻风病疫情处于较平稳的低流行状态,但仍存在病例早期发现力度不足、非户籍病例比重逐年上升等问题,因此防治工作不容松懈,应加强早期发现力度,巩固防治成果。

  • 标签: 麻风病 流行病学 防治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南汇区看守所在押性罪错人员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南汇区看守所在押991例性罪错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性传播疾病实验室检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991例性罪错人员检出性传播疾病173例,感染率为17.46%;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论:性罪错人员作为传播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对该类人群的性病流行病学监测及干预。

  • 标签: 性罪错人员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门诊收治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300例,应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150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半年复发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治疗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的内胚窦瘤伴发巧克力囊肿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性的表现,以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经手术以及病理确认为卵巢的卵黄囊瘤伴发巧克力囊肿的37例超声资料,探讨其超声图像表现,同时手术以及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7例的研究病历中,13例呈现实质性的回声,局部还可以见到蜂窝样的改变,22例呈囊实性的改变以及2例呈现囊性多房,同时实质部分还可以检出丰富的血流信号;此外,巧克力囊肿内部回声多样化,依据病程长短以及月经周期而不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对于卵黄囊瘤伴巧克力囊肿的诊断正确率达到86.5%。结论:卵巢的卵黄囊瘤伴发巧克力囊肿的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和认识卵黄囊瘤以及巧克力囊肿的超声图像特点,结合患者的年龄、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水平等可提高相应的诊断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卵巢 卵黄囊瘤 巧克力囊肿 表现 价值
  • 简介:特应性皮炎中医称为“四弯风”“顽湿”。我院著名中医外科专家赵炳南先生创立的内服汤剂——健脾润肤汤,具有健脾燥湿,养血润肤的作用,联合外用甘草油可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好,复发率低。我科于2007年3月~2008年10月,应用健脾润肤汤联合外用甘草油,治疗了36例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健脾润肤汤 甘草油
  • 简介:目的:分析西安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水平,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面对面的调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FSM)、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流动人群、在校学生6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计调查2200人,人群整体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是65.9%。在各类人群中,FSM的知晓率最高,达到86.8%,MSM的梅毒知晓率最低,只有42.8%;不同年龄组中,20~29岁年龄组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最高,达到74.0%,60岁以上最低,为20.0%;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者知晓率最高,为69.3%,大专以上组的知晓率为67.5%,文盲组的知晓率最低,为52.0%;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宣传活动和网络。结论:西安市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而且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提高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实现《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

  • 标签: 不同人群 梅毒预防知识 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