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精神科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效果。方法将120名精神科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120例护士中,10名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后不会感觉到困难,而110名精神科护士认为实施心理护理存在困难。落实心理护理之后,精神科护士的技能以及心理学识有限,患者家属以及护患沟通等情况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精神科护士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善,以有效确保精神科护士的细腻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护理 护患沟通
  • 简介:目的了解手术后患者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进行调查,发放自制的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87份,60%以上患者疼痛知识缺乏;在态度及行为中存在消极因素,38.5%的患者同意“术后疼痛不可避免,能忍则忍”,51.9%患者疼痛时不会主动要求镇痛,近1/3的患者疼痛评估达到8分以上才会要求镇痛;曾接受疼痛教育的仅占20.3%,患者有疼痛表达而医护人员没有进行处理的占29.4%,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的仅占9.1%。结论患者疼痛知识的缺乏导致其在态度及行为中存在消极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应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 疼痛知识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大肠癌术后病人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护理干预对病人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后对50名大肠癌术后病人进行测试,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癌术后病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躯体化,抑郁等,经加强术后个体化心理护理,家属亲友的情感支持和其他病人的团队作用的干预后。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接近正常。结论对大肠癌术后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 标签: 大肠癌术后 SCL-90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门诊近2年来46起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纠纷发生原因主要表现在分诊服务不当、用药安全隐患、急危重症救治不及时、院内交叉感染等方面,提出加强分诊服务质量、注意患儿用药安全、做好高危患儿的救治以及严格执行院内交叉感染管理措施,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儿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关键.

  • 标签: 儿科门诊 护患纠纷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在血液科各科室实施护理风险教育,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护理技术水平,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结果: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通过探讨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科学的医疗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血液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科 护理 风险因素 分析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慢病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总结相关的改进对策。方法:研究对象构成:社区慢病患者,经调查,筛选样本数为80,接收时间跨越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而后划分组别,参照依据为:随机抽签法,主要包括: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常规管理应用于对照组,综合管理应用于实验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最终效果。结果:疾病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满意度调查后,实验组评分VS对照组评分,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结论:综合管理模式的开展,在社区慢病患者中至关重要,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慢病 现状分析 综合管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 2020年3月-2021年3月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过程中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总体满意度为(4.8 9±0.7 2)分(满分5分),互联网护理管理制度安全有效。互联网护理管理措施改进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但仍需创新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管理 问题分析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流妇女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择46例药流妇女,摸球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两组妇女SAS、SDS评分相比,护理前组间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评分较低的为观察组(P<0.05)。两组相比,药物流产成功率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药流妇女的不良情绪,提高药物流产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药物流产 心理护理 妇女 效果
  • 简介:长期的护理管理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核心,人员管理管理其他要素的基础。现将我院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层医院 管理实践 人员管理
  • 简介:为了手术器械清洗达到规定质量标准,减少手术护士非护理性工作强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手术患者,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我院在2002年6月新外科楼建成启用时,实施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将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集中送供应室清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术器械 器械清洗 管理 复用 护理质量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1-2021.1}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选择例数为70例,35例医护人员采用常规器械管理模式,作为常规组,35例医护人员对器械管理改进护理进行评价,作为改进组。对比器械损坏数量等指标,对比医护人员总满意度概率。结果:改进组器械损坏数量等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改进组医护人员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医院内消毒中心外来器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针对性改进护理模式,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工作 改进效果
  • 简介:摘要:骨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水平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针对该领域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研究发现疼痛管理不足是骨科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提出了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其次,功能恢复困难也是一个挑战,因此本研究强调了强化功能恢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此外,针对康复计划的通用性和营养支持不足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个性化康复计划和营养支持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全面康复。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社会支持项目。综合而言,本研究提出的对策旨在解决骨科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患者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 标签: 骨科 围术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老年精神科患者80例,均为2021年7月-2022年6月间我院收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一组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一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坠床、跌倒、伤人、自伤、误吃药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精神科 护理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老年精神科患者80例,均为2021年7月-2022年6月间我院收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一组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一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坠床、跌倒、伤人、自伤、误吃药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17.50%(7/40),(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精神科 护理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74例入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针对不安全因素落实预防对策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7例:针对不安全因素落实预防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7.03%),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入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针对不安全因素落实预防对策可有效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血透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求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选择 40例在本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加强与病人沟通交流 ;对照组则只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两个小组进行护理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和测试两个小组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认可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一段时间之后统计相关资料。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并提高患者满意度,组间比较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进行整体护理,对于病人情绪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老年患者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针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安全隐患问题调查,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求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选择 40例在本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加强与病人沟通交流 ;对照组则只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两个小组进行护理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和测试两个小组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认可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一段时间之后统计相关资料。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并提高患者满意度,组间比较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进行整体护理,对于病人情绪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老年患者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精神科对患者护理时,其中具有很多安全隐患,导致患者的护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选择其中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针对患者的相关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前后不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并明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针对精神科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完善,并实施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让科室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还可以让患者的难控制性减少,护理人员在此情况下可以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得以强化,将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提供给患者。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安全隐患 精神疾病患者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