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明确致病微生物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为细茵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观察各组hs-CRP与WBC、NC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hs-CRP和WBC分别为(24.65±26.34)mg/L、(16.68±6.89)×109/L;病毒感染组hs-CRP和WBC分别为(5.63±5.57)mg/L、(5.89土3.44)×109/L;支原体感染组hs-CRP和WBC分别为(10.35±7.58)mg/L、(7.89±3.74)×109/L;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和WBC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支原体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与WBC、NC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病微生物的鉴别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组A组(n=4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B组(n=8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对比不同孕妇妊娠结局状况。结果A组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胎膜早破、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结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甙联合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33例,并与常规对照组33例对比。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及两组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对24h尿蛋白定量、SBP、DBP、BUN、Scr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能较快的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维生素E 大量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蛋白结合CD10评价白光内镜、染色内镜、NBI内镜筛查早期胃癌阳性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入的60例胃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黏蛋白、NBI-ME、术后病理共3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黏蛋白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94.12%(16/17)、95.0%(38/40),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5.0%(2/40)、6.3%(1/16);CD10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1%(51/56)、87.5%(14/16)、92.5%(37/40),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5%(3/40)、12.5%(2/16)。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三种内镜检测方法前瞻性研究胃肿瘤性病变粘膜表面及微血管结构,以黏蛋白(MUC2、MUC5AC、MUC6)结合CD10阳性率为参考指标,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率。

  • 标签: 黏蛋白 CD10 白光内镜 染色内镜 NBI内镜 早期胃癌 阳性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病情发展分为进展组(观察组56例)及非进展组(对照组42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血液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D-D、FIB、hs-CRP及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D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D-D hs-CRP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抽选正常人24例为对照1组。检测三组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指标。结果对照2组与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指标高于对照组1组(P<0.05);而对照2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指高于观察组(P<0.05)。入院第一天,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指标低于对照2组(P<0.05);而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值。入院第一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低于对照2组(P<0.05);而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指标逐渐趋于正常值。结论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可作为检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主要指标,由于鼻咽癌患者极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进而诱发继发性纤溶亢进和血栓栓塞,所以,对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指标加强检测,可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 纤维蛋白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SCAP(severe?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用药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安全价值较高,可促进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释放。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重症 肺炎 安全性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和肽素(copeptin)是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一部分,其在渗透压调节、心血管功能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和肽素作为一项新的生物标识物可以代替精氨酸加压素(AVP),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肌钙蛋白(cTnT)是当心肌损伤后,释放入血液血液循环系统中,一般于4-6个小时开始升高,被认为是目前诊断AMI的最特异的生化标记物。近年研究发现,和肽素联合肌钙蛋白(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及预后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和肽素 肌钙蛋白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甲胎蛋白浓度下GPC-3、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表达差异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组,n=34例)、肝硬化(LC组,n=25例)和病毒性肝炎(VH组,n=2例)。选择30例体检正常的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和血清中GP73、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AFP-L3和GPC-3单次和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结果PHC组肝组织和血清中AFP-L3、GPC-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三种标记物(AFP-L3和GPC-3)用于检测PHC。阳性率分别为70.6%、76.5%和79.4%。PH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2.3%、85.3%和88.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高达91.2%,明显高于此,单次检出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AFP-L3和GPC-3可提高PHC的阳性率,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胎蛋白浓度 GPC-3 AFP-L3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止血平均耗时;治疗前后患者纤维蛋白原;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冻干粉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纤维蛋白原,加速纤维蛋白原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冻干粉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效果 纤维蛋白原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肺炎患者,并以同期自愿参与研究的50名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血清CRP(103.2±23.4)mg/L、ESR(35.8±6.5)μg/L、D-D(1152.4±43.1)mm/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2)mg/L、(10.2±1.4)μg/L、(182.6±14.8)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以80岁为临界值分组,80岁以上患者CRP(102.4±21.8)mg/L、ESR(34.8±5.8)μg/L、D-D(1148.7±45.2)mm/h与80岁以下患者(103.8±22.1)mg/L、(35.4±6.2)μg/L、(1142.3±43.9)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检测来诊断老年肺炎的情况,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老年肺炎 血清C反应蛋白 血沉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免疫球蛋白A肾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并将该时间段内80例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种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15%略高于对照组12.5%,但两组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的有效率95.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疗效较高,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免疫球蛋白A肾病 盐酸贝那普利 雷公藤多苷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维持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基础胰岛素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92.0%,餐前血糖达标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70.0%,餐前血糖达标率为65.0%,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5%,相比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基础胰岛素水平的维持中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效果较佳,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应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88例,其中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43例患儿为单一组,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45例患儿为联合组。观察治疗效果及肾损害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肾损害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单一组治疗后的发生率(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效果对患者血糖起到的控制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将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血糖控制水平、HbA1c水平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更好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