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叶酸(FOL)应用西门子ADVIACentaur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检测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78例(肝硬化、感染、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各15例、40例、2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合格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入选者空腹静脉并采用西门子ADVIACentaur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FOL水平。观察对照组与肝硬化、感染、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机体内FOL水平。结果对照组FOL水平高于肝硬化组、感染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感染组FOL水平高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感染组FO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FOL可作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疾病诊治中的有效检测指标,而西门子ADVIACentaur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FOL水平具有快速、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等优势。

  • 标签: 血清叶酸 西门子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中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接受地贫筛查的个体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3000例纳入试验序列,所有受试个体均接受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分析筛查,并与基因分析结果比较,对比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三项指标方面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检出异常818例,毛细管电泳检出β地贫表型阳性、HbCS、HbH病、α地贫表型阳性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78%、92.79%、99.87%、81.89%和98.27%、97.88%、97.95%、94.96;而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方面,五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CE检测结果明显差于基因分析结果(p<0.05)。结论在地贫临床筛查中,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面效果明显,且能够有效筛查出HbH、HbCS。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电反应联合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来我院门诊进行听力筛查的足月新生儿3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观察组150例新生儿采取耳声发射筛查仪联合自动听性脑电反应的方式实施听力筛查,对照组150例新生儿单纯应用耳声发射筛查仪实施听力筛查。比较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选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为8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0%(χ2=3.573,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1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χ2=3.573,P<0.05)。结论耳声发射筛查仪联合自动听性脑电反应的方式筛查新生儿听力可有效提高筛查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为临床准确判断新生儿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电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疗效进行探究,以期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采取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标本175例,均先给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其后再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种联合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的阳性率为21.7%(38/175),阴性率为78.3%(137/175);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上述指标依次为10.3%(18/175)、89.7%(157/175),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对两种检验方式红细胞形态异常与幼稚粒细胞等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存在假阳性率。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检验的质量,还可做到优势互补。

  • 标签: 血常规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心肌自动分区运动分析(A-SMA)技术检查左心功能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36例患儿,根据患儿年龄分为A、B组,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的正常儿童36例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采用A-SMA技术检测心功能相应的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A组EDV、ESV值均高于对照a组,差异显著(P<0.05),B组EDV、ESV值均稍高于对照b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段的患儿EF、nPFR、nPER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MA技术可有效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左心功能,有助于帮助医生对患儿的诊疗,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心肌自动分区运动分析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取的行尿常规检验的尿液标本320份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显微镜检测和干化学分析三种检测,观察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白、红细胞阳性率与其他两种检测法的差异显著(p<0.01),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测法和显微镜检测法红、白细胞阳性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建议临床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联合显微镜检测进行尿常规检验,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针对异常的血液样本,结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然后分别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结果在全部接受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患者当中,有160例患者为阴性,占80%,40例患者表现为阳性,占20%,经对40例患者联合使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其中表现为阳性的患者有24人,占60%,16人为阴性,占40%。对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筛选和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临川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能否替代洗涤红细胞。方法检测并计算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的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含量、溶血率,并与手工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悬浮组和制备富血小板白膜后悬浮组均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但洗涤红细胞的上清蛋白的含量要更低(p<0.05)。结论虽然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富血小板白膜后的悬浮红细胞上清蛋白含量比洗涤红细胞要高,但其完全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替代洗涤红细胞。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制备富血小板白膜 浓缩血小板后的悬浮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检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意抽取于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院280例住院患者其尿标本,并同时使用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AVE752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镜检这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管型这三种参数结果。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两种方式在检测红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P>0.05);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与显微镜检法在检测白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P>0.05);对管型的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法两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检三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各有优势,而三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更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 标签: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