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患者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回血堵塞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回血堵塞率和护理满意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回血堵塞率为4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回血堵塞率75.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浅静脉留置针 回血堵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述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接受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2例,参考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78%,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5.3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3.41%,数据比较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治疗期间,对患者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无痛胃镜 硬化剂 食管静脉曲张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泪道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的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泪道通术治疗的泪囊炎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有84例新生儿患者,并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分析观察得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泪道通术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实施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痤疮后表凹陷性疤痕应用常规手术治疗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手段干预意义。方法:由于开展的治疗方法不同,因而将痤疮后表性凹陷性疤痕患者分组,即常规手术治疗(对比组30例)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探究组30例),较比不同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以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进行较比,探究组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表凹陷性疤痕效果更加明确,抑制病情持续发展,值得推广。

  • 标签: 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 表浅凹陷性疤痕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七叶皂苷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应用于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NIHSS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游离腕横纹桡动脉掌支皮瓣修复指体小面积软组织的缺损。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50位患者指体软组织缺损,其中25例患者对照组为指动脉带蒂皮瓣修复,根据手指部位的不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是指肠内腹部股沟带蒂皮瓣、动脉背侧皮支、手掌、手背和手指皮肤软组织修复缺损。25例观察组为游离腕横纹桡动脉掌支皮皮瓣修复,使用动脉掌支皮瓣修复。结果 50例皮瓣全部生存,全体患者都访问过了。而且时间为12个月左右,手指的外形和手指的技能恢复了。 结论 对不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少伤口的创面,选择相应的带蒂皮瓣修复,手术安全、皮瓣成活率高,皮瓣的外形和手指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 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7例足踝部创面进行修复.结果17例皮瓣中,15例顺利成活;1例发生肿胀、静脉瘀滞,持续2个月后消退,成活;1例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修复后的足踝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靠的、疗效满意的术式.

  • 标签: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上泪小管冲洗及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并有随诊记录的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共71例(90眼),根据炎症轻重及是否有脓性分泌物及细菌培养结果,用敏感抗生素眼液冲洗控制炎症,并自上泪小点冲洗通治疗。进行疗效统计。结果在71例共90眼中,通冲洗治愈率为97.77%,全部病例无感染,假道等并发症,经半年的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其中10天-3个月43眼中,一次通成功41眼,占本组总数的95.34%,经一次通的成功率为90%,在四个年龄组中,3-6个月组的冲洗及通率为97.14%。在10天-3个月的43眼中,冲洗后通畅的仅为6例,占本组治愈率的0.14%,占全组总数的0.066%.在四个年龄组中10天-3个月的冲洗及通率最高.为97.77%。结论根据婴幼儿年龄及泪囊炎炎症的具体情况,必要时,通过细菌培养等选择敏感抗生素眼液,自患儿上泪小点冲洗泪道后通治疗,更为安全合理,并得出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出生后3-5个月。

  • 标签: 泪囊炎,泪道冲洗及探通,婴幼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道阻塞治疗中联用典必殊眼膏、泪道通术的效果。方法:泪道阻塞患者取样84例,皆为2019.12-2021.03入院,随机分为参照组( 泪道通术,n=43)和联合组(典必殊眼膏+泪道通术治疗,n=41),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联合组97.56%总有效率,比81.40%的参照组高,不良反应率7.32%,比参照组25.58%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阻塞治疗中联用典必殊眼膏、泪道通术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有效率影响 治疗方式 典必殊眼膏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婴幼儿泪囊炎泪道通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间,研究对象为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泪道通术进行治疗的婴幼儿泪囊炎患儿,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患儿分成两组,单号入院患儿纳入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双号入院患儿纳入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护理满意度为95.83%,参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护理满意度为70.33%,可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更低,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婴幼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泪道通术联合典必殊药膏治疗泪道阻塞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率。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70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泪道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泪道通术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较为理想,对不良反应控制良好。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典必殊眼膏 泪道堵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需行膀胱内药物灌注以预防肿瘤复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观察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展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2年,其中丝裂霉素组和吡柔比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38%和1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膀胱肿瘤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7.69%,出现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以及尿道狭窄等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对预防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或进展的疗效相当,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

  • 标签: 表浅膀胱肿瘤 丝裂霉素 吡柔比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我院ICU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案,干预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2天内的谵妄发生率及镇静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2天内的镇静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相对安全,其能有效的使械通气重症患者达到早期理想的镇静目标。

  • 标签: 浅镇静 目标导向性 镇静镇痛方案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 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小腿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在足踝部烧伤后或瘢痕切除术后造成的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足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或瘢痕挛缩23例患者,踝关节有跟腱、跟骨外露、缺损或坏死,或瘢痕挛缩;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结果23例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8例,均甲级愈合;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5例,3例皮瓣术后出现淤紫、肿胀,皮瓣边缘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甲级愈合。结论足踝关节烧伤后造成的组织坏死或瘢痕挛缩,扩创或将瘢痕切除后常造成关节开放、深部组织如跟腱、骨骼外露,采用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质量好,无挛缩,有利于关节的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 标签: 烧伤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吡柔比星(THP)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预防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THP(THP组)和HCPT(HCPT组)予以膀胱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3、6、12、24个月膀胱癌的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THP组复发率15.0%(6/40),HCPT组复发率17.5%(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05)。TH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11/40),HCP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7/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7,P〉0.05)。结论THP与HCPT膀胱灌注用于预防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相似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治疗。

  • 标签: 膀胱肿瘤 投药 膀胱内 吡柔比星 羟基喜树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9月至今诊治的100例临床手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将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盲法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神经阻滞效果、不良反应及穿刺时间等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穿刺时间、不良反应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在干预后临床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外科手术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少,对神经阻滞更加完善,在临床上具备大力推广意义。

  • 标签: 超声下 臂丛神经 阻滞 传统盲探法 手外科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导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妊娠者50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均给予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组间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满足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对诊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检测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