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直肠癌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以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调取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男性占比74.36%(29/39)、合并糖尿病者占比46.15%、白蛋白<35g/L者占比51.28%、预防性造瘘者占比12.82%、肿瘤距肛缘距离(5.69±0.05)cm、有血管侵犯者占比20.5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男性、合并糖尿病、未给予预防性造瘘等因素,均为导致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直肠癌 吻合口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置入PICC后在化疗间歇期出现湿疹原因及护理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并实施相应措施解决误差问题。方法:对2019年3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们医院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出现误差98例进行研究。血液标本采取皮肤采血法或者静脉采血法进行采集,分析不合格标本分布情况与误差原因。结果:①这98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血液标本出现凝块发生率最高,达到了30.6%(30/98),而血液标本量不准与标本出现溶血发生率也比较高,各占25.5%(25/98)。②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误差因素包括采集、送检、检测、患者自身原因都有。其中,采集因素所占百分比为:12.2%+9.2%+8.2%+5.1%=34.7;送检因素所占百分比为:27.6%+16.3%=43.9%;检测因素所占比例为:11.2%+3.1%+2.0%=16.3%;患者自身因素所占百分比为:3.1%+1.0%+1.0%=5.1%。由此说明,由于血液标本送检因素与采集因素而导致检测误差发生率显著高于检测因素与患者个人问题,P

  • 标签: 检验科 血液标本 误差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出现尿路感染患者护理方法。方法将216例符合标准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常规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4d、治疗结束后1d、7d痊愈率为69.44%、82.41%、89.81%,常规组为43.52%、60.19%、62.96%,差异显著(P<0.05);治疗4d、治疗结束后1d、7d有效率率为86.11%、95.37%、96.30%,常规组为63.89%、74.07%、73.1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收到了良好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解大学生不良体态问题出现原因及改善方法,本研究以颈椎前倾现象为例开展调查。以长春人文学院健康福祉学院康复福祉系356名同学为研究对象,探究颈椎前倾现象出现原因,并提供适当建议在颈椎前倾预防等方面。

  • 标签: 大学生 不良体态 颈椎前倾 康复
  • 简介:摘要:一例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期护理,针对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期出现谵妄状态特点进行安全护理、基础护理、睡眠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对于如何安全度过戒断期,取得很好效果,患者14天安全度过危险期,30天后好转出院。

  • 标签: 酒精依赖 谵妄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之中,针对潜在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血常规检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血部位、取样后不同时间内对标本进行检查在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检测以及末梢血检测过程之中,患者白细胞计数指标、红细胞计数指标以及血小板技术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取样后不同时间进行标本检查情况之下,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原因不仅包括不同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同时与取样后检验时间也存在密不可分关联,临床上需要对此加强关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来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之中,针对潜在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血常规检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采血部位、取样后不同时间内对标本进行检查在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检测以及末梢血检测过程之中,患者白细胞计数指标、红细胞计数指标以及血小板技术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取样后不同时间进行标本检查情况之下,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原因不仅包括不同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同时与取样后检验时间也存在密不可分关联,临床上需要对此加强关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来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调剂出现差错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门诊中药房开具708张中药饮片处方,其中调剂差错175张,分析其出现调剂差错原因。结果:175张调剂差错原因中,药品因素占比最高,为57.71%,其次为临床医师因素占24.00%、处方因素占18.29%,而且在药品因素中以药材包装类似、药品名称相似差错最常见。结论:中药调剂出现差错主要是因为药师工作态度、药物包装、医师处方问题等,为了减少调剂差错应优化中药调剂操作流程,加强药师药物调剂以及医师处方开具相关培训力度,并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病人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 标签: 中药调剂 原因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预防和降低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概率,是保护献血者,避免在献血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体现采供血机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重要标志。采供血机构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采血行为,同时还要在采血之前对采血者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其身体状态符合采血标准,同时也是为采血者健康考虑。因为在采血过程中,部分采血者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需要医务人物做好应急处理和相关预防工作。

  • 标签: 献血反应 应急处理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保障用药安全性,探索阿奇霉素在儿科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100例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调查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头孢他定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不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探究药学效果。医院因当加强对用药过程中安全监督,积极做好药学研究工作。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超声设备与超声技术广泛普及并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使其成为我国乳腺影像检查最常用和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2008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乳腺癌筛查项目",由中央政府出资免费为广大成年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几乎遍及全国大部分城市和乡村,惠及广大成年妇女,业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我国许多省市地区或单位也组织乳腺癌普查工作,使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取得了明显成绩,

  • 标签: 乳腺超声 超声检查 影像检查 成年妇女 乳腺疾病 超声设备
  • 简介:本研究比较AD5/F35腺病毒载体对不同来源血液系统恶性细胞系感染效率差异和细胞毒性反应.用AD5/F35-EGFP以不同MOI(感染复数)感染不同来源血液恶性细胞系并用AD5-EGFP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荧光显微镜照相并用MTT法检测病毒对感染靶细胞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对于髓系来源细胞在MOI为30时,AD5/F35载体感染效率大于99%,AD5载体在MOI为1000时感染效率为26.4%;对于B系来源细胞在MOI为1000时,AD5/F35载体感染效率为11.7%,AD5载体为5.7%;AD5/F35和AD5载体都不能有效地感染T系来源细胞,在MOI达到1000也未检测到荧光阳性细胞.在MOI为1000情况下AD5/F35载体对感染靶细胞也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AD5/F35载体对不同来源血液恶性细胞感染具有一定选择性,对髓系来源细胞感染能力强,对B系来源细胞有一定感染能力,而且对感染靶细胞毒性小.AD5/F35载体优于常用5型腺病毒载体,在以髓系细胞为靶细胞基因治疗中有着较好应用前景.

  • 标签: AD5/F35型腺病毒载体 AD5型腺病毒载体 感染效率 细胞毒作用 造血系统肿瘤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自1971年问世以来,以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但作为一种免疫诊断方法,常常会出非特异性问题,本文就非特异性显色原因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ELISA 非特异性 显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