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接骨板系统治疗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我科 2012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收治的 16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接骨板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联合重建锁定接骨板或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 除 1例失随访外,其余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 9~30个月。 14例股骨干骨折于术后 3~7个月获得骨折愈合; 1例股骨干骨折术后 9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 4个月愈合。末次随访的 Friedman-Wyman功能评分:优 9例,良 5例,差 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 1例,股骨颈内翻畸形 1例,股骨颈骨不连 1例,股骨干骨不连 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例。结论 对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应用接骨板系统治疗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接骨板系统治疗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对其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9年3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以上患者的分组方式以是否给予护理干预为准则,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9例,比较接受干预后两组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评分。结果:接受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较,护理干预组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评分明显更低,P<0.05,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可将其应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 消化系统症状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应用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诊断确诊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孕妇 52例,予以 B超、 MRI检查,对比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同 B超 84.62%相比, MRI96.15%检出率高( 2=3.983, P=0.046)。结论:在予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应用 MRI检出率高于 B超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可推荐。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B超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3 月到 2018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 10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过护理后,观察组自我行为管理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有明显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晚期胃癌化疗患者护理中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2020.2-2020.12,66例在医院中行晚期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3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系统性护理干预法用于观察组。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在晚期胃癌化疗护理中运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情况。

  • 标签: 系统化护理干预 晚期胃癌化疗 自我效能 癌因性疲乏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前庭系统定位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100例因眩晕疾病而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对100例眩晕患者均实施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以及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等结合医学影像检查,与眼震视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对眩晕患者实施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后,确诊了周围性眩晕68例;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联合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中枢性眩晕患者21例;经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但存在中枢性眩晕患者11例。结论: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查后,可为前庭系统疾病提供相关鉴别依据,因此,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眼震视图 问诊 体格检查 眩晕 前庭系统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治疗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86例医院收治行关节镜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干预前后VAS评分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康复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康复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康复护理 关节镜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的价值。方法 以120名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研究组则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基础上,应用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教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截瘫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环节当中,开展愉快因子回输护理办法,对患者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日常生活能力以及BPRS评分指标的影响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式,探讨护理手段实际应用效果,面对本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研究样本采纳时间范畴设置在2020.05-2022.04研究时间段内,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纳入30例患者,采取愉快因子回输护理。统计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1)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2)日常生活能力;(3)BPRS评分指标。结果:(1)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开展护理计划后,患者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存在明显优化意义,(P

  • 标签: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 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6例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各 2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 K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缩短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7.86%)明显低于对照组( 42.86%) ( P< 0.05);同时察组患者 KSS评分优良率( 78.57%)较对照组( 46.43%)高 (P< 0.05)。结论: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较一般传统内固定方法而言,其具有创伤小和固定牢等优点,不仅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还大幅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高龄 膝关节骨折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抽取本院中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间90例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实行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长和肛门首次排气以及排便时长。结果:实验组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长和肛门首次排气以及排便时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阑尾炎腹腔镜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9例接受腹腔镜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系统化的护理策略,如药物镇痛、运动锻炼等,并比较患者经护理前后的身体状态变化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系统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身体各项机能得到恢复,患者痛感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系统性护理手段综合运用可帮助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减少痛苦,增加依从性,更好的恢复健康,患者的评价更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50名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进入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5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25名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25名患者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命名为观察组,研究于2020年1月结束,分别比较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于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血压控制率方面,观察组为100.00(25/25),对照组则为84.00%(21/25),组间比较(x2=4.3478,p=0.037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中出现1不满意案例,总满意度96.00%,而对照组中出现6例护理服务不满意案例,总满意度76.00%,两组对比(x2=4.1528,p=0.041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干部病房 高血压 系统化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 2016年 7月—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46例,其中活动期 23例,非活动期 23例,再选取 23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对 3组的各项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患者的 IgA、 IgG、 IgM检验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补体 C3和补体 C4均要低于对照组, P<0.05;非活动组各项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且精准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验指标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应用在妊娠合并症产妇护理中对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效果。方法:分析病例选取80例在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症产妇,将所纳入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为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影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后焦虑情绪改善程度、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新生儿的照顾能力、产后母乳喂养率同对照组比较均已占据明显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症产妇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度以及新生儿照顾能力,最终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系统护理 妊娠合并症产妇 母乳喂养知识 母乳喂养率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80例乳腺癌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从 2017年 02月到 2019年 02月,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 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例。其中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系统围术期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 P< 0.05);而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跟参照组相比明显更好( P<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系统护理 生活质量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6年 7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 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哮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疾病控制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哮喘知识各项目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病情控制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个性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疾病知识和疾病控制率,优于传统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 系统性 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肺康复训练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呼吸系统症状评分,干预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肺康复训练 支气管扩张症 呼吸系统症状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