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针灸治疗对截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针灸治疗,仅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功能情况(肢体功能和大小便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基本治愈、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肢体功能、大小便功能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各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肢体功能中“3~4级”(P<0.05)、“5~6级”(P<0.01),小便功能“3级”(P<0.05),大便功能“3级”(P<0.05)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提高截瘫患者康复的有效率,并改善其机体功能,可在截瘫患者康复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针灸 截瘫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采用百会、印堂、神门、太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对27名训练期间运动员进行针灸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训练相关情况及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运动员睡眠质量、晨起精神、饮食情况、训练欲望、训练体能、训练质量、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等训练相关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针灸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灸调理肝之疏泄、脾之运化有关。

  • 标签: 针灸 疲劳 运动过度 血红蛋白 针灸效应
  • 简介: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复杂的一种类型,临床治疗也较棘手,温针灸治疗本病主要以疏通经络止痛为原则,以达到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止痛的目的,具有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的作用。

  • 标签: 温针灸 颈椎病 灸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胆内科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05月到2014年02月收治的8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药临床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36/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肝胆内科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针灸治疗 传统西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和艾灸的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疗法的同时加入艾灸疗法实施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艾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艾灸 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010年~2015年发表在我国各类期刊杂志中有关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医学文献进行收集和评价,对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进行循证评价。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检索的文章可知,针灸对于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本次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较少,样本数量不足,文献的质量也较低,对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的研究工作应该尽可能多的选取高质量的参考文献,提高结论的可靠性。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面瘫可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评价 针灸 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腹胀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但现代医学治疗此病尚无确切方法。中医对腹胀认识历史悠久,由于患者需禁食,临床上往往通过针灸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我科针灸治疗1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严重腹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病案 针灸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对单纯性肥胖治疗的临床取穴。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对近25年来发表的对单纯性肥胖针灸治疗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与研究。结果单纯性肥胖的针灸治疗主穴主要为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中脘、丰隆等,主穴归经主要为任脉、胃经、脾经、膀胱经等。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时多选任脉、胃经、脾经的腧穴结合辨证随症选穴。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丰隆、中脘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等为主;选用腧穴中以募穴、合穴、下合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

  • 标签: 针灸 单纯性肥胖 临床取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经针灸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取针灸择期治疗,对照组通过西药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75.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择期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针灸 择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电针治疗,实验组使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让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温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共10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按MMSE、HDS.R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对照组总有效率36.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与康复训练配合治疗脑卒中偏瘫中的护理策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接诊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46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6人接受针对性的优化护理服务。结果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0.4%;实验组痊愈27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8%;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MA运动积分及ADL评分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做好优化护理配合对于降低脑卒中偏瘫几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进度,保证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针灸能治百病与好多的顽、难、绝症,现将针灸的作用机理和取准穴位应用的重要标志,与刺针时容易出危险的部位均作详细的叙述,以使之能顺利的进行治疗,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 标签: 针灸 标志 危险 脑啡肽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依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差异对比显著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MA及ADL评分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致残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中风偏瘫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VA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1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6.47%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技术 肩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呃逆由于是膈肌、膈神经或者中枢神经等受刺激后导致膈肌阵发性痉挛所产生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胃气上逆,常因饮食、情绪等因素所诱发。导师针刺配合拔罐,以理气健脾、温中散寒、培本固元之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针灸 拔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疗法对于不同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侧与健侧面神经波幅比低于30%的为轻度组,波幅比高于30%的为重度组,每组按治疗办法不同划分为针灸组(常规治疗+针灸)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比较轻度、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结果轻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2.31%)和常规治疗(81.48%)的效果无显著差异(χ2=1.354,P>0.05)。重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常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提高,差异显著(χ2=3.902,P<0.05)。讨论针灸疗法对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无显著疗效,推荐该疗法应用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针灸 面神经炎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针刺技术与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偏瘫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针对本院入住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主要的因素是(A)针刺时机、(B)选穴、(C)疗程、(D)康复,以及3个治疗水平,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变化等。结果各项观察及评分都有所改善,并且在选穴及康复因素中效果明显(P<0.05).最终结果表明采用针灸与康复治疗,并且配合运动再学习的方法,能够在60天作为一个最佳治疗方案。结论在患者出现在14天以内时,采用针灸结合抗痉挛针法,再配合运动学习,60天,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偏瘫 针灸 康复 优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颈性眩晕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颈椎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相比于对照组(80.0%)更高,组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性眩晕中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性眩晕 推拿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