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6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35例病人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术后恢复快;20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硬膜外血肿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头部引流管的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

  • 标签: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囊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纯静吸全麻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是老年患者胆囊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 标签: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 老年患者胆囊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60~75岁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A组,n=20)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n=20),观察两组全麻诱导,术中麻醉维持,术后复苏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术中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全麻药的用量,肌松满意情况。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苏醒快,不烦躁,切口愈合快。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静吸复合全麻适用。

  • 标签: 全麻 复合 硬膜外阻滞 老年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2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化护理 硬膜外血肿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的效果,为临床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骨科手术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诱导时间较对照组短,硬膜外局麻药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CSEA用于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具有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善、麻醉用药量小、麻醉维持平稳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手术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术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后短期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全身麻醉手术,试验组5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差异。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24h、48h试验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后12h、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9%、3.7%高于对照组14.8%、18.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小,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全身麻醉 老年骨科 硬膜外麻醉 短期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消化道肿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运用单纯的全身麻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清醒质量明显优于对照(P<0.05),研究组患者对麻醉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麻醉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消化道肿瘤手术麻醉效果,患者的清醒质量比较高,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比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消化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实时引导与传统盲探法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肥胖患者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腰段硬膜外麻醉肥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传统定位盲探穿刺,观察组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对比2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穿刺深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用时(3.0±0.2)min、短于对照组,穿刺(1.1±0.2)次、少于对照组,术后腰痛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穿刺操作非常满意32例、满意8例,总满意度100%,非常满意度与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技术能很好地提升穿刺效果和患者体验,还能避免术后腰痛、保护周围组织,值得应用于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 腰段硬膜外麻醉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针灸和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结果4周内总有效率95.7%。结论针灸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硬膜外神经阻滞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单次硬膜外麻醉,经L3~4间隙穿刺注入配制混合液后,行相应手法治疗。结果经过2周至6个月随访,结果,22例患者基本痊愈8例,占36.4%,显效11例,占50.0%,有效3例,占13.6%,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硬膜外麻醉下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便于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麻醉大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3d的呼吸功能进行观察,并记录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1d、3d的呼吸功能指标均较术前1d下降(P<0.05),而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3d的呼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44%,明显较对照组17.78%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并能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腹部手术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达到100.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与应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而且患者麻醉恢复更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黄碱用量及术者和产妇满意率。方法拟行剖宫产的产妇46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组(EA组)各232例,记录麻醉前、切皮时、胎儿娩出后10min的HR、BP,观察产妇术中的血管活性药、辅助药用量,记录术者、产妇满意率。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前、胎儿娩出后10min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切皮时的SBP、DBP、HR和胎儿娩出后10min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多于EA组,而辅助药用量低于EA组(P<0.05);CSEA组术者和产妇满意率高于EA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都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好,镇痛完善,术者和产妇满意率高,是剖宫产较好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预后更加积极,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中 麻醉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急诊剖腹产应用碳酸利多卡麻醉处理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420例来我院进行急诊剖腹产抢救治疗产妇来研究,分组并在术前硬膜外麻醉中给予对照组产妇盐酸利多卡因,观察组采用碳酸利多卡因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的指征数据,评价麻醉剂药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硬膜外麻醉效果好,药物见效快,新生儿分娩时间短,该组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诊剖腹产术硬膜外麻醉处理选择应用效果理想的碳酸利多卡因麻醉剂,有助于产妇顺利分娩,减少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确保母婴身体健康。

  • 标签: 剖腹产术 硬膜外麻醉 碳酸利多卡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减轻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观察组78例局部外涂喜辽妥,观察两组婴幼儿输液外渗24小时后的局部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局部反应减轻和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喜辽妥对减轻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所致局部反应方便、安全、有效,是处理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理想用药。

  • 标签: 喜疗妥 婴幼儿 头皮静脉 阿昔洛韦 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少量多次输入浓缩红细胞(CRBC)的临床效果评价与分析。方法从本院选取7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输入红细胞悬液;观察组给予浓缩红细胞(CRBC),采取少量多次输注。三天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与贫血相关的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血后观察组7项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参数值,差异统计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CRBC)的临床治疗,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明显优于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少量多次 浓缩红细胞(CRBC)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否暴发流行以及是否升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取决于其扩散蔓延的速度。对传染病疫情进展初期的准确判断、快速反应以及妥善处置都将决定着疫情的走向。本文通过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内的一起输入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成熟的应急预警和联动机制在处置传染病疫情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输入性传染病 应急处置 经验与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产妇分成两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术后选择杜冷丁镇痛,100例实验组产妇则选择自控静脉镇痛镇痛;并加强产妇的护理干预。结果在镇痛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自控静脉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术后镇痛,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镇痛效果,加强镇痛期间的护理干预,能让镇痛效果有效提高,让产妇的康复进程有效缩短。

  • 标签: 剖宫产 自控静脉镇痛泵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使用口服及注射用质子抑制剂的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通过收集本院2009-2011年质子抑制剂应用的科室、品种、数量,分析、总结质子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医院住院病人以泮托拉唑粉针为主;口服质子抑制剂应用基本合理,注射用质子抑制剂存在用药不合理;质子抑制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效果理想。结论质子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和根治Hp疗效确切、全可靠,但质子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有待加强监督和管理。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