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80例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0例,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围术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通气、进食、管道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围术期 个性化护理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从人直肠肿瘤组织中分离培养CD47阳性肿瘤细胞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无血清培养法对原代培养细胞进行筛选培养,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分离具有连续克隆能力的单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细胞表面标记CD47阳性的细胞亚群;分离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PHA活化,实验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②与CD47阳性肿瘤细胞(110)共培养组,③抗CD47单克隆抗体组(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MTT法检测培养72h后各组T细胞的增殖水平,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IL-12、IFN-γ、TNF-α的表达量。结果三例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形成肿瘤球并获得可持续传代的克隆细胞;能够形成肿瘤球的原代培养细胞中CD47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99.8%,97.2%和99.9%;与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共培养,加入(10μg/ml和20μg/ml)抗CD47单克隆抗体组比CD47阳性细胞组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P<0.05),20μg/ml浓度组与10μg/ml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CD47阳性细胞组培养液中IFN-γ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2、TNF-α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直肠肿瘤CD47阳性细胞亚群能抑制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释放IFN-γ,为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CD47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作出正确的临床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资对照,进行TNM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受检的80例患者MSCT均可清晰显示结肠,特别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解剖结构、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直肠癌MS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后MSCT有64例(80.0%)明显强化,13例可见分层强化;12例(15.0%)有邻近脏器受累;淋巴结转移36例,MSCT显示24例。术前评估64例可切除,16例不可切除;术后5例低估,3例高估,术前切除评估符合率87.5%;MSCT对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直肠的肠壁厚度、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在直肠癌诊断中不仅能显示肠壁肿块、厚度、邻近器官的侵犯,还能显示淋巴结肿大及腹腔转移,其强化程度改变颇具特异性,在病变的诊断、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螺旋CT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56例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急诊手术患者,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6例,治愈53例,死亡3例,切口Ⅰ期愈合43例,切口延期愈合13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急诊手术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糖尿病 急诊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P75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75mRNA表达水平。结果⑴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P75mRNA的表达。⑵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⑶P75基因表达与Dukes分期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无明显相关,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无关。结论P75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诱导的凋亡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P75基因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直肠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P75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癌(CRC)仍然是全球性癌症和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类型之一。临床上正在致力于寻找能早期诊断CRC的非侵入性的敏感生物标志物,以帮助CRC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和提高其生存率。微小RNA(miRNAs)最近被确定为重要的肿瘤调节因子,可能代表新型的癌症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miR-92a在CR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98例,包括存在肝转移的患者48例,同时募集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类似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队列组合。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92a水平。分析miR-92a表达与直肠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判断血清miR-92a在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直肠癌患者的血清miR-92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血清miR-92a相对定量值(临界值为0.165)进行直肠癌诊断时的灵敏度为75.26%,特异度为88.32%,该生物标志物可产生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miR-92a的AUC>0.7,与AUC=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血清miR-92a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的CRC患者(P<0.05)。该生物标志物的AUC为0.896。在临界值为0.173时,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CRC患者的敏感性为78.56%,特异性为86.59%。结论血清miR-92a可能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指标用于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血清中的miR-92a水平升高与直肠癌患者预后有关,该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血清 微小RNA 生物学标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研究对象64例本院收治的广基直肠息肉瘤体直径大于2c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对照组(n=32),给予实验组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广基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 胃肠功能 肛门直肠
  • 简介:摘要目的在直肠梗阻患者中采用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探究该手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肛肠科接收(2015年1月—2018年3月)的50例直肠梗阻患者采用结肠内镜下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一次性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支架留置和存活时间,术后感染,手术预后以及造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接受结肠内镜下支架置入术的直肠患者中,一次置入成功48例,占比96%,手术耗时(18.5±1.3)min。其中有结肠癌患者36例,直肠梗阻解除后又进行一期结肠切除手术的患者12例,支架在体内留置时间平均为6天,存活周期约28.6个月。采用支架置入姑息治疗的患者有14例,支架留置体内约10.9个月,存活周期平均12.5个月。出现并发症2例,占比4%。讨论在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内镜下支架置入术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较安全且总体疗效比单纯的手术治疗优越,患者接受度高。

  • 标签: 结肠梗阻 结肠内镜 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炎康复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证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0例口服妇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100例妇炎康片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妇炎康复片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妇炎康复片 对照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HER-2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的住院病人,定义为研究组。选择我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ER-2表达情况;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直肠癌HER-2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HER-2阳性表达情况分别为82%、0%,比较有差异(P<0.05);直肠癌HER-2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不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直肠癌HER-2表达与分化类型、年龄无关(P>0.05)。结论HER-2表达增多会加速肿瘤细胞的增殖,导致肿瘤形成和增长加快,调控肿瘤转移、浸润,通过检测HER-2,可以预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结直肠癌 HER-2表达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L-OHP)组成的GEMOX方案治疗晚期转移复发性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二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直肠癌患者32例。GEMOX方案GEMl000mg/㎡加入NS100ml中静滴dl、8,L-OHP13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d1,方案均3周重复,2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GEMOX方案化疗后32例患者中,CR0例,PR10例,SD12例,PD10例,RR31.25%,DCR68.75%。临床受益反应率达56.25%。TTP3.3个月,MST9个月,1年生存率49.5%。毒副反应方面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为I-Ⅱ度,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GEMOX治疗晚期转移复发性直肠癌,效较好,安全性高,毒副反应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晚期转移复发性直肠癌化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癌 晚期 GEMOX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phB4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它们与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标本63例、正常直肠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hB4蛋白的表达及MVD水平。结果(1)EphB4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5.1%(41/63),正常组织中则为28.0%(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B4蛋白阳性表达的直肠癌组织中MVD为41.00±7.76,阴性表达组为32.91±10.27,EphB4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2)直肠癌组织中EphB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phB4蛋白是反映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EphB4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直肠癌伴肠梗阻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临床实施传统治疗,而观察组主要实施微创技术。结果观察组中有12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48%;死亡4人,死亡率为16%的。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2%;死亡7人,死亡率28%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临床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和死亡率相对传统手术治疗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结直肠癌 肠梗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并发症率上,观察组只有4%,对照组则为16%,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的临床护理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患者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运用无渣型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使用情况,分析原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身耐受性更好,舒适度更高,两组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总蛋白以及血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术前肠道准备时运用无渣型肠内营养制剂,不仅可以提高肠道清洁度,增加患者自身耐受性,还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传统方式。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制剂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直肠癌中均有过度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能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配体的表达,增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提高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增强细胞对缺氧的反应。本文主要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低氧诱导因子lα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进行阐述。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低氧诱导因子l&alpha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超声探头检查在直肠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需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住院患者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微超声探头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进行术前分期。并将其检查及分期结果与手术探查及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判断其准确率。结果38例直肠癌患者微超声探头检查分期结果准确率为84.2%,其中T1分期准确率为100%;T2分期准确率为81.8%;T3分期准确率为80.0%;T4分期准确率为33.3%。另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判断术前超声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66.6%。结论采用微超声探头检查是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及分期的重要手段,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早期T1分期的直肠癌其诊断准确率更为显著。此方法对直肠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选择术式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分期 微超声探头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直肠腺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经内镜检查发现直肠腺瘤病变303例,并明确病变源于黏度层或黏膜下层,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后,择期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切除病变。病变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所有303例直肠腺瘤病变被完全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耗时为23~85(37.6±4.5)min。标本病理结果为管状腺瘤172例,混合型腺瘤86例,绒毛状腺瘤45例。术后急性出血3例,延迟出血4例,予相应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无穿孔或管腔狭窄出现。结论临床对直肠腺瘤病例展开治疗时,选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方法,可在改善临床疗效的基础上,确保并发症发生率得以进一步降低,建议推荐应用。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首诊收治的以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到2017年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其中7例(77.8%)为男性,2例(22.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8岁(19~63岁)。在诊断之前,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月(0.5~48月),最长症状时间为4年。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鼻中隔8例(88.9%),其次是鼻咽部1例(11.1%)。结论中青年男性患者,早期出现鼻部局部病变重,全身状态可,病情进展快,需高度考虑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可能。须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提高对该类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的警惕和强调早期确诊。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炎 非霍奇金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