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 ICU病房中感染性休克复苏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探究将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我院 ICU治疗的 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将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 ICU收治的 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的复苏指标(中心静脉压水平、尿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休克症状缓解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休克 6小时内的复苏指标恢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ICU中的感染性休克者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预后优异,显著提高患者早期复苏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ICU 感染性休克 复苏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 2016 年 2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综合护理联合应用对肺癌患者肺功能指标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时段到我科室接受治疗的154名肺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名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77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对比两组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等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等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综合护理,确实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肺癌,呼吸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U 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有效机制。 方法: 择取本院 2018.02 至 2019.12 时期内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共 76 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 38 例)和综合组( 38 例)。常规组为 ICU 常规护理,综合组为 ICU 综合护理,比较患者肺炎症状改善效果、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常规组肺炎症状改善效果较差于综合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综合组总满意度为 97.38% ,常规组为 84.21%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重症肺炎患者, ICU 综合护理服务既可改善机体肺炎症状,还可增强机体护理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可推广。

  • 标签: ICU 重症肺炎 护理干预 肺炎症状 总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 征 临床护理体会及妊娠结局。 方法:收集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10 例妊娠高血压综合 症 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病人 55 例,并且分别行的是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间行比较的是血压状况变化及妊娠结局的不同。 结果:干预后 2 组的 SBP 、 DBP 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上统计学意义显著( P < 0.05 ); 2 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行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综合护理在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 症 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国全面普及。

  • 标签: 临床护理 妊娠结局 妊娠高血压综合 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者为我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100例符合要求的部分产妇,按照单双号进行分组,前五十例为常规组,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后五十例为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得出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比起常规组更少,p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妇 出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麻手术患者围麻醉期应用综合保温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本院102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围麻醉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综合保温措施。结果:入室时,研究组与对照组体温无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后1h、麻醉后意识复苏时、转出复苏室时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麻手术 围麻醉期 综合保温措施 寒战 苏醒时间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提升甲状腺患者护理效果,以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作为本次对比项,以本院的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施上述不同护理方式,主要目的是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可以将患者的情绪和疼痛感显著的改善。

  • 标签: 综合护理 甲状腺手术 全身麻醉 不良情绪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实施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构建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00例营养支持患者,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干预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比较2组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血清白蛋白差异。结果 方案实施后试验组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喂养后患者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结论 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具有临床操作性,实施该方案有利于降低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预防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

  • 标签: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79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在采取综合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还能够提高患者手术实施的安全性,使患者更满意。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胆囊炎手术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ICU卒中后癫痫发作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6例ICU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3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实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ICU卒中后癫痫发作临床效果显著,既能消除负面情绪,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ICU卒中 癫痫发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92例分为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各46例。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综合护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过敏性鼻炎儿童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综合护理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偏瘫痉挛状态患者实施中医康复综合疗法,更好地为患者的病情改善提供方案。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偏瘫痉挛状态,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76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分析应用成效。 结果: 通过临床治疗干预前后的康复评定对比,观察组 患者的病情改善上下肢痉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5% ( 34/38 )和 84.2% ( 32/38 ) ,对照组为 81.6% ( 31/38 )和 73.7% ( 28/38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 FMA 的评分对比中,观察组的肢体改善效果更好,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疗效更佳。 结论: 采用 中医康复综合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有利于预后的提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中医康复综合疗法 偏瘫痉挛 干预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观察。 方法: 从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 中抽取 260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130 例,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 n=130 例,加用综合护理),在实验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配合度评分和 SF-36 生活质量评分 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 5 )。 结论:对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患者 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病症对其的影响,提升其护理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施行 。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 乙型肝炎肝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儿科收入并治疗的6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3例,常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情况,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6%)明显小于常规对照组(33%)。结论: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加快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保护新生儿生命健康。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护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诊的 80例肺炎新生儿予以随机抽取,应用数字表法予以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40例新生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40例新生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 FEV1 及 FVC 指标经评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经调查评定其护理总满意率为 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80.0%,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 ]人性化护理 新生儿 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价值。方法:以2018.9-2019.12收治66例患者为对象,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划分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检查)与研究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均33例,观察患者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19例阳性,占57.5%,14例阴性,占42.4%,研究组31例阳性,占93.9%,2例阴性,占6.0%,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66例患者中,患侧肢体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均差于健侧肢体(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诊断时,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准确性,为患者有效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准确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围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 :研究所纳入病例为我院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98例,病例纳入时间段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患者自由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开展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晨僵时间与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晨僵时间与临床治疗有效率均好于参照组, p< 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临床中进行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 临床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 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方法 : 前瞻性研究, 选取本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1 月 收治的者 134 例 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 67 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67 例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 。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 ICU 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 MODS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改善 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 MODS 发生率,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