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予以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3、5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近期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髓移植和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和疲乏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老年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肾脏损害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子宫颈癌病理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子宫颈癌患者,采取术后外周血CTC,分析其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患者发生淋巴结侵犯、淋巴脉管侵犯、ⅡB ~Ⅳ的CTC 阳性率分别为75.76%,80.49%,70.59%,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侵犯、淋巴脉管侵犯、ⅠA ~ⅡA 的CTC 阳性率51.85%、31.58%、44.44%,P<0.05。结论:淋巴结/脉管侵犯、 FIGO分期与子宫颈癌的CTC阳性率呈正相关,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子宫颈癌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稀有血型供者资料检索库及冰冻红细胞库的建立与安全输血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研究样本为本血站经体检和快速初筛合格后采集的血液标本,受检样本标本均经血液检测确认为RhD型,将符合标准的RhD阴性合格血液经成分制备,采用计算机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对稀有血型供者的资料进行科学化规范性管理,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库,通过计算机检索库可快速、准确查找到与患者血型相匹配的供血者。结果:2018年-2022年共向临床医院供应Rh(D)阴性悬浮红细胞601U,解冻红细胞78.5U,洗涤红细胞16.5U,冰冻血浆329.5U,单采血小板14.5冶疗量。经统计,不同年份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供应情况:A型358.5U,B型289 U,O型319.5U;AB型72.5U。结论:建档Rh D 阴性血献血者资料检索库、建立冰冻红细胞库,科学合理管理血液库存,是确保Rh D阴性稀有血型供血安全、足量供应的有效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稀有血型 资料检索库 冰冻红细胞库 安全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发热患者中,随机抽选40例进行研究,设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红细胞压积、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改变、小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异型淋巴细胞改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发热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显微镜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其效果显著,能准确检查出血细胞形态的异常,清晰观察各指标变化,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镜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发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骨髓象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对1例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因头昏、乏力1周、血常规异常入住我院,骨髓形态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骨髓活检、流式等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以急性白血病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极为少见,临床易误诊,应注意鉴别。治疗可选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措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步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之间收治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研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单纯化疗治疗予以对照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步化疗治疗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以及细胞质胸苷激酶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以及细胞质胸苷激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同步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癌症的客观缓解率。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疗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白细胞检验患者的临床诊断时,将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的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录入该时段内我院中泌尿科,确诊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80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患者基本资料录入数据库后,选择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镜检法,将干化学法检验结果记录为对照组,将尿沉渣镜检法结果记录为实验组,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检验,分析两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80例患者中,实验组诊断红细胞阳性率、白细胞阳性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液特定蛋白的各项指标明显升高,提示尿液特定蛋白的异常升高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相关。因此,尿常规定性检验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的筛查手段,可以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患者的肾脏损害,提高临床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液特定蛋白 检验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研究共选取46例患者,均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小细胞肺癌,并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将4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另外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卡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之间无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卡氏评分变动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用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将该方法广泛推广于临床。

  • 标签: 西药治疗 小细胞肺癌 沙参麦冬汤 顺铂 卡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采用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入组样本选自我院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白细胞检验的1050例患者,对比两组尿样白细胞检验漏诊率、误诊率与阳性率。结果:联合检测组漏诊率5.33%、误诊率3.62%与阳性率87.43%,单一检测组漏诊率12.57%、误诊率8.95%与阳性率75.81%,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用于白细胞检验,可以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临床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运用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救治中的成效。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7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6例。研究组予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救治,参照组予以羟基脲及干扰素救治,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救治总有效率与负面反应。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救治总有效率为97.22%、负面反应出现率为8.33%,参照组救治总有效率为77.78%,负面反应出现率为47.22%,两组对比,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救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甲磺酸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观察组采用rh-TPO联合rhIL-1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PLT)Ⅲ度以上时间、PLT恢复时间、持续用药时间,同时比较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LTⅢ度以上时间、PLT恢复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89.2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7.93%,对照组为32.14%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hIL-11 对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1 化疗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析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对其预后的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后,患者获得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疗效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RD),比较各组之间临床特征、疗效、生存时间。结果 20例MM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治疗后,3例患者获得严格完全缓解、8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9例患者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MRD阳性与阴性 MM 患者在白蛋白水平(≥35g/L)以及是否维持治疗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 ;在其他方面(如性别、血清LDH 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后,MRD阳性8例,MRD阴性12例,MRD阳性患者的LFS时间、OS时间均少于MRD阴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准确率高,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本院96例尿检患者的尿样,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尿液干化学法检验,研究组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验,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检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液白细胞检验中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可提高检验准确率,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 标签: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 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冠心病病人全身麻醉利用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 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9.3 -20 19.8 这一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 74 例 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冠心病病人,将这 74 例病人随机分为 F 组作为参照组和 Y 组作为观察组, F 组的病人按照常规程序进行 麻醉 , Y 组病人在 麻醉过程中给病人使用同等容积的 右美托咪定, 分析两组病人麻醉实际情况并且进行对比 。 结果 Y 组 病人 作为观察组 T5 、 T6 心率水平明显低于 F 组 病人 , 并且就实际情况了解 T2 、 T3 和 T4 时 Y 组病人身体各项数据水平都较低明显较好 Y 组病人的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并且 Y 组明显低于 F 组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意义。 结论: 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冠心病病人全身麻醉利用 右美托咪定辅助的临床疗效比常规好 ,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冠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现有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双标)的改进,探索一种稳定且易于辨认的显色方法,便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方法改进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分别使用二抗链接的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底物显色酶,底物分别选用固红(AP-Red)和二氨基联苯胺(DAB),在显微镜下次序控制双标显色,观察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中第一标记AP-Red的红色与第二标记DAB的棕黄色反差大,背景低,易于分辨。两种颜色标记的同一部位呈现砖红色,易于表示双标部位。统计显示在肺腺癌组织标本中,以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为主,约占80%。结论改进后的显色系统建立了简便、可靠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新方法。标记结果可以清晰稳定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腺癌组织中分布情况,便于进一步研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肺腺癌肿瘤 巨噬细胞 化学双标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