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方案的应用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膝周射频热凝术。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情况、病情情况和膝关节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高于参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5/20)75.0%;实验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对患者联合应用膝周射频热凝术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两种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病情和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周射频热凝术 玻璃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进行治疗,并研究两种方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选取的时间段为2021.9-2023.9,以60例确诊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为分析对象,给予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划分组别后,使60例患者形成各30例对照组、观察组的局面,治疗中分别给予玻璃体切除术以及内界膜剥除术、前者基础上增加内界膜翻转填塞术,由此分析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BCVA、眼压情况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数据更为理想(P<0.05)。 结论:对于确诊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来说,治疗中给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反转填塞可获取理想效果,两种方式联合应用有助于视力的改善。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翻转填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给予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配合组(n=45)和常规组(n=45),给予配合组患者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口服芬必得+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配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配合组患者疗后3个月Lysholm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小针刀 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9-0156-02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膝骨性关节炎( KOA )患者联合应用 曲安奈德、玻璃酸钠与 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的效果及对 关节滑液骨桥蛋白 (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8 例 KOA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各有 44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 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玻璃酸钠、 曲安奈德与 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检测并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关节液 OPN和 VEGF水平 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7.7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液中 OPN 及 VEGF 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 )。联合组治疗后关节液中 OPN 及 VEGF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 P<0.05 )。 结论 KOA 患者联合应用 曲安奈德、玻璃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取得的效果满意,并可以有效调节 关节滑液中 OPN和 VEGF水平,具有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滑液 骨桥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结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积血状况及视力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50例玻璃体积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25例,常规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观察组(25例,和血明目片结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视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力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结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 84例,均为我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间收治,对其均采取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并将其按照实施护理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 42例接受常规护理的纳入参照组,其余 42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纳入研究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住院时间上对比,研究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玻璃体切割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32nm绿色激光光凝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分别加入4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进行治疗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532nm绿色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32nm绿色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性较单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更优,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532nm绿色激光光凝 视网膜病变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地探讨CT引导下注射亚甲蓝与贝朗胶行肺部磨玻璃结节(GGO)术前定位单孔胸腔镜术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23年8月到2023年12月GGO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60例,分成对照组(常规弹簧圈定位)与研究组(借助CT引导注射亚甲蓝和贝朗胶定位)各30例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数据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CT引导下注射亚甲蓝与贝朗胶定位可以有效地缩短术中探查时间和手术时间,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GGO 亚甲蓝 贝朗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 54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