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有斑块组49例和无斑块组17例。分别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斑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OR=3.53,P=0.036)和高舒张压(OR=1.17,P=0.01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C-反应蛋白和舒张血压增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颈动脉斑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体会。方法对60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高频彩超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检出不同程度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其中23例患者检出了粥样斑块,阳性率达到38.33%(23/60)。斑块分布部位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起始处以及颈总动脉膨大处;其中单发斑块9例,占比39.13%(9/23),多发斑块14例,占比60.87%(14/23);软斑块13例(56.52%),硬斑块7例(30.44%),混合斑块3例(13.04%)。颈动脉斑块形成处的血流呈现明显的充盈缺损,轻度狭窄处血液流速有所增加。结论高频彩超在临床颈动脉斑块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应积极应用。

  • 标签: 高频彩超 颈动脉斑块 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逆转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疗效。方法把有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治疗后6个月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压、IMT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IMT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性降低IMT(p<0.05),但降低血压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且阿托伐他汀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CT评估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MRI诊断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为28±0.7%,CT为2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71,P>0.05)。CT检查发现钙化63处,MRI发现47处;MRI检查可疑钙化但Ct未检出14处,CT检查可疑钙化但MRI未显示26处。CT和MRI检查成像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未显示出斑块内的出血情况,MRI发现7处斑块内有出血点。结论MRI和CT检查均能够对颈动脉发生病变的管腔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但MRI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更加准确和可靠,可以根据其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判。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动脉硬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方法,降低脑梗死疾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3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我院进行正常体检并接受超声检查且未发现脑血管疾病的8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受检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流速度情况,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80例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中检出18例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20.22%,两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发病的位置主要发生在颈内动脉分叉部位,且主要以软斑为主。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MRI、CT及临床病理学确诊的3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彩超诊断,将彩超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想比较。结果彩超血管内膜增厚检出率为100.00%,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检出率为91.67%,管腔轻度狭窄检查率为100.00%,血管明显狭窄检出率为80.00%,彩超总体诊断正确率为91.67%。结论彩超对于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正确率高,为脑梗死治疗的跟踪随访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动脉粥样硬化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神经内科就诊的28例脑部疾病老年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确诊及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2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符合率92.8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具有确诊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能有效的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早期检测。

  • 标签: 彩超 诊断 老年 颈动脉 粥样硬化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彩超的检查,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斑块类型、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管腔狭窄与其狭窄程度。结果4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有27例存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率为56.25;30例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增加,阳性率为62.5%;5例存在管腔狭窄,4例轻度狭窄,1例中重度狭窄。结论通过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等,为后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成为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超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频超声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对46例高血压患者和40例健康人颈动脉做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及其数目和回声情况。测量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M-型记录颈总动脉(CCA)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计算内-中膜横截面积(IMSCA)、僵硬度指数β、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参数。结果高血压患者比健康人斑块检出率高,IMT增厚,IMSCA、收缩期内径和舒张期内径、僵硬度指数增大,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5)。IMT与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无明显相关性。IMSCA、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与脉压有关(P<0.01),而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IMT结合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指标可反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

  • 标签: 高血压 高频超声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僵硬度 扩张性 顺应性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探讨早期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度体检者168人,分为对照组36例及糖尿病组132例。测定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U-MA)、餐后2h血糖(P2hBG)及餐后2h胰岛素(PINS)等指标。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比较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中正常与异常HbA1c的颈动脉弹性指标,Spearman分析糖尿病组中血糖相关指标与颈动脉血管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双侧IMT、β、Ep、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中HbA1c正常组与异常组的β、Ep、AC、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颈动脉的β、Ep、PWVβ与FINS、PBG、PINS成正相关,β、PWVβ与HbA1c成正相关,AC与PBG成负相关。结论ET可用于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弹性,对血管内皮功能作出早期评估,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糖尿病 颈动脉 僵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老年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7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者17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分析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32例,斑块检出率74.2%,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7例,斑块检出率20.9%,病理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201处,左侧111处,右侧90处,59例为双侧病变。斑块检出患者患脑梗死率(54.1%)高于斑块未检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的关系,颈动脉彩色B超对脑梗死危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颈动脉彩色B超 老年人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连续性我科收集有胸痛、胸闷症状,有心电图对应导联ST-T改变的患者,接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84例,按CTA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有关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LDL-C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提示冠心病的发生。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在2011年2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0例作为治疗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彩色超声造影检测,对比与观察两组的常规超声与彩色超声造影参数。结果治疗组的IMT值为(1.06±0.32)mm,对照组为(0.75±0.1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ED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能有效显示血流情况与造影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与颈动脉病变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体检中心收诊的健康体检人员1740例,就诊时间范围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根据血尿酸水平完成组别划分,即HUA组(227例)和正常血尿酸组(1513例),对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病变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从颈动脉病变患病率分析,HUA组较正常血尿酸组显然更高,具统计学价值(P<0.05);从HUA与颈动脉病变关联性分析,在对患者高血压、FPG、HDL-c、LDL-c等变量进行调整后,高尿酸血症仍会影响颈动脉病变的发生,两者之间显著相关(OR=1.467,95% CI:1.075-1.718)。结论:HUA会直接影响颈动脉病变的发生,两者之间密切相关。HUA可作为引发颈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颈动脉病变 健康体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健康体检人员实施颈动脉彩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将研究对象的摘选时间选定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对象为这一期间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数量选定为216例,均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对结果展开探究。结果:(1)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在216例健康体检的人员中,内膜中层增厚有25例(11.57%),内膜粗糙有56例(25.93%),斑块有21例(9.72%)。其中,从斑块性质来看,有13例软斑(61.91%),3例硬斑(14.29%),5例混合斑(23.81%)。(2)在21例斑块中,有14例男性,7例女性,占比分别为10.30%、5.15%,二者差异体现出显著性特征(P<0.05)。从斑块的发生年龄来看,30-40岁概率最低,61岁及以上概率最高,可见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结论:在健康体检中,颈动脉彩超检查应用价值明显,能筛查出动脉粥样硬化,男性发生颈动脉斑块概率较女性高,且随年龄增加,斑块发生率逐渐上升。

  • 标签: 健康体检 颈动脉 彩超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上海某社区中老年人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研读,分析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程度及分布,探索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收取2023年5月至2024年2月间在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中老年人共199例,根据二维及CDFI超声测得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果,并进行各类分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检出率,疾病不同反展程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的相关分布情况。 结果:通过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组有30例,异常组有169例,异常组中IMT增厚组有34例,斑块形成组有52例,斑块形成(多发性)组有83例,轻度狭窄159例,中度狭窄5例, 重度狭窄5例, 血管闭塞0例,以性别将异常者分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斑块多发组分别为男性11例,9例,31例,女性23例,43例,55例;以年龄将异常者分组,IMT增厚组45-55岁6例,55-65岁10例,65-75岁10例,75岁以上8例,斑块形成组分别为3例,13例,26例,10例,斑块多发组分别为3例,29例,40例,11例。  结论:检查结果所见社区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程度和分布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高也逐步增高,性别占比亦有不同,积极进行中老年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更好的分析患者健康情况并积极指导治疗,为临床上诊断和明确老年体检人群疾病提供更好的参考资料。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IMT 斑块形成 颈动脉狭窄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护理过程中的监护要点。方法对12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及监测措施。结果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8例,3例因桡动脉穿刺痉挛失败,2例桡动脉畸形狭窄穿刺失败。结论精心的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