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开胸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护理后呼吸功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护理程序,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程序 开胸术 呼吸道管理 呼吸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运用标准化护理程序。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死亡率对比P>0.05,而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有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降低其并发症率。

  • 标签: 心力衰竭 重症监护室 标准化护理程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护理当中应用,对于护患纠纷减少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资料,应用计算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概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大于对照组82.00%;研究组并发症概率2.00%,小于对照组16.00%;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概率为0.00%,小于对照组1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住院冠心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问题的发生,为护理工作顺畅开展及治疗效果优化提供助益。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住院冠心病护理 护患纠纷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程序化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上半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共126例,按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63)和参照组(n=63),参照组实施一般管理,研究组实施程序化管理,对比两组的指标变化。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抢救成功率及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率方面,研究组相比参照组均明显更高,统计学分析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程序化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程序化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心理衰竭患者为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基于标准化护理程序提供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面部损伤、口咽干燥、排痰困难、腹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程序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程序 重症心力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对于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运用手术摘除治疗的8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讨论 为运用手术摘除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常规加临床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临床护理白内障患者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手术摘除治疗 白内障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为了解某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使用及其表面带菌状况,探讨手机使用行为和带菌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4—6月对某市24所市级医院中11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手机表面采样。结果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2.00±9.03)岁,以女性和护士为主。调查对象中95.50%使用触屏手机,24.32%的医务人员诊疗时有使用手机的现象,65.77%的医务人员每天手机使用时间>2h,93.69%对手机进行过清洁消毒。98.20%医务人员认为手机表面存在病原微生物。共采集111份手机表面样本,合格率80.18%,污染率95.50%,平均菌落数为2.90CFU/cm2,最大细菌含量为111.60CFU/cm2。44份手机样本表面共检出18种55株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年龄、性别、职业是手机使用行为和对手机认知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的手机表面合格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职业、手机使用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手机壳/套的手机表面细菌染菌量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机表面存在的潜在致病菌可能会通过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使用手机的行为引发医院感染。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机 污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对手机辐射的认知情况,为开展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长沙市9所高校450名在校大学生对手机辐射知识的认知状况。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12±3.11)岁。手机使用习惯调查,60.5%的学生睡觉时有把手机放枕边的习惯,学生走动时打电话习惯比较常见(t=18.11,P=0.00);对手机辐射危害的意识调查,98.84%的学生不知道知道电磁辐射的安全限值,“信号弱时、刚接通时以及通话时手机辐射大”问题的知晓率72.0%,担忧手机辐射危害的学生达82.5%;手机辐射相关知识具体得分上,理科生高于工科生和文科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2.67,P=0.00)。结论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大学生对手机辐射危害的认知,以改变大学生不正确的手机使用行为。

  • 标签: 手机辐射 大学生 认知度 整群随机抽样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机APP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门诊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及电话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机APP随访干预.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随访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机APP随访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手机APP 2型糖尿病 血糖
  • 简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江苏省部分三级甲等医院的人流量、就诊患者来源地区和医院人员停留时间进行分析,建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加快建立区域医疗诊疗中心;深入挖掘电信大数据在医疗卫生行业内运用,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惠民建设。

  • 标签: 大数据 手机定位 数据挖掘 案例研究
  • 简介:为保障国际旅客的健康,防止机上发生饮食疾病,北京首都机场卫生检疫局设计了从生产厂家、客舱服务部至机上配给程序化饮食卫生监督管理方案。自1991年8月—1992年8月,经过12个月的实践,发现各类卫生问题53件,本文阐述了程序化卫生监督管理内容,实践中发现的典型问题。

  • 标签: 饮食配给 程序化管理 旅行健康 飞机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方法使用血液气体分析仪(丹麦RadiometerMedicalApS公司)监测试剂盒内同批号质控标本,根据定标、质控时间分析血气分析检验程序对结果影响。结果质控间隔1天和2天的血气指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隔3天和隔1周的血气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靶值除钠离子,低靶值除PH外,其他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检测的准确度、精密度均超过90%。结论加强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

  • 标签: 血气分析 质量控制 检验程序
  • 简介:摘要总结2000例电子胃镜检查的护理经验。按检查前护理即详细了解病情,心理护理,护士与患者的准备,胃肠道与器械的准备;检查中的护理即患者的准备与体位、心理护理与术中指导;检查后的护理即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进行护理告知、可直接关系到电子胃镜检查的成功与否;并能缩短检查时间,减轻受检者的痛苦,且能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电子胃镜检查 护理告知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高血压护理中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高血压 程序化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记录管理程序和档案管理程序,保证血液信息可追溯性。方法对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整个采供血过程及时记录归档。结果依据管理程序建立与实施可追溯。结论正确实施档案管理,及时归档,确保每袋血液信息完整性。

  • 标签: 记录 档案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在综合治理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媒介生物特点,提出了媒介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程序,指出媒介生物的综合治理应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利用现代系统分析的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寻求最优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期对除害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媒介生物 综合治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2011年3月~2012年2月(试验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程序化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新生儿护理风险项目清单及其各种类型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入院首次护理风险评估由专业组长执行,各班风险评估及其管理责任由带班组长负责,登记此期间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并与2010年3月—2011年2月做历史对照。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12例,其中皮肤损伤3起,输液外渗8起,其他1起,护理投诉8起;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41例,其中皮肤损伤12起,输液外渗25起,其他4起,护理投诉25起。两组护理缺陷及投诉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可增加护理风险管理的预见性,避免风险评估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 新生儿病房 管理程序 护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