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台湾省1947年度县长考试、普通考试及甄别考试经延期筹备,于1948年1、2月阃举行,是为光复后台省第一次大规模考试。国民政府对此相当重视,特派典试委员长张忠道等一行赴台主持典试,直至考试结束。此次考试的成功举行对于选拔当地各级干部、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台湾省 考试 张忠道
  • 简介: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布局与多个因素相关,其中与区域内的多个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经济生产总值、教育支出等,这些因素虽然使各区域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数量很不平均,但经过专业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分布数量符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布局较为均衡,能够较好地满足各区域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发展的需要。

  • 标签: 高等教育学 硕士点布局 均衡性
  • 简介:《国殇》对"殉国将士"予以"褒扬"的做法,与战国楚简关于"兵死"的祷祠实践相抵牾,基于此,以为《国殇》即"兵死"之"祭祷辞"的说法,恐难成立。在对包山简"东陵连嚣"称"殇"或有两种可能之推断的前提下,《国殇》以"兵死"为"殇"意味着"兵死"的"宗教身份"将由"非正常死亡"的"外鬼"而归入祖先类人鬼之列,使得"兵死"摆脱了作为"外鬼"的"强死"身份和地位以及"解"的遭遇。故《国殇》以"兵死"为"殇"并列入《九歌》诸神之中,实际上已经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孤魂野鬼"争得了"名分"。《国殇》题旨或与战国楚简"族殇"祷祠仪式中娱乐降神活动的"祝号"存在关联,而《国殇》性质的考察,或可与楚人"族殇"祷祠仪式中的"祝号辞"相联系,但将《国殇》与"祝号辞"对号入座式的比附或等同,则存在困难。

  • 标签: 《九歌·国殇》 战国楚简 族殇 兵死 祝号辞
  • 简介:为理解“民考汉”在校大学生行动的内在意义,笔者选取了10名维吾尔在校大学生(其中6名是“内高班”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展示了他们对语言、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历史以及对自身和维吾尔族前途的期待等四个方面的认知,发现:1)该十名访谈对象对其母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同时对其他语言也持开放态度;2)该群体为典型的文化穆斯林,“重信仰,轻行为”,同时他们对新疆当前的宗教治理实践有各自心理反映;3)对维吾尔族历史的认识呈现一定的分化,其对官方历史的态度更需引起注意;4)大多数人对其自身和整个民族的前途持乐观态度,但其中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文中最后讨论了“知识分子亚社会”实现的可能途径。

  • 标签: 民考汉 双语教育 文化穆斯林 历史叙述 知识分子亚社会
  • 简介:抗战期间,为答谢缅甸访华团来华访问以及促进中缅邦交与战时合作,中缅文化协会、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等机构积极筹组中国访缅团,并促成该团于1941年8月28日至9月8日正式访缅。

  • 标签: 中国访缅团 组织筹备 中缅文化协会 滇缅路
  • 简介:本文就战后正义、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是否公正或过分严厉、20-30年代德国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以及《凡尔赛条约》与绥靖政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学术界颇为流行的一些论断提出了质疑,最后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新的看法和意见。

  • 标签: 协约国军队 德国人 正义问题 魏玛共和国 纳粹党 纳粹德国
  • 简介:复社研究在明末政治史、社会史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对研究复社来说,《复社纪略》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正如井上进所指出,“如果想就复社说些什麽的话,那《复社纪

  • 标签: 复社 作者问题 王时敏 记事 社会史研究 政治史
  • 简介: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和敏感的时期,因清代乃是满人人关后以异族身份建立的新朝,其政权易手发生的鼎革含义与前朝以汉人为主体的更新换代大有不同。故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对这段历史的诠释主要受制于立宪派和革命党激辩后留下的思想遗产。革命党认为,明清易代出现的大量遗民舆论正可为清末的反满行动提供抗争资源.

  • 标签: 明末清初 思想文化研究 范式 中国历史 民国初年 思想遗产
  • 简介:序言: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跨国界学术批评在本文上篇于2013年正式发表以后,笔者有幸读到了国内学者关于“新清史”评价的一系列最新论著.这些文章虽然切入视角各异,阐释观点也间有异同,但都对读者深入思考“新清史”学术话题起到了开阔眼界与整合思路的启迪作用,充分彰显出目前中国史学界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和学人之间质疑辩难的求真精神.尤其像笔者这种非清史一满族史的专业人士,更是从这种针锋相对的坦诚讨论中获益良多,从而意识到自己先前思考的盲点所在.根据上述论著的评价取向,读者大体可以将其归类为对“新清史”成果持基本肯定和批评否定的两派.

  • 标签: 历史 命题 考据 学术批评 评价取向 整合思路
  • 简介:清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携书案的相关档案资料(主要是当年五月广西巡抚朱椿的一道奏折),展现了一位回民长途跋涉、远赴异乡学经的生动画卷。朱椿奏折所附海富润携带伊斯兰教典籍的清单,则显示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伊斯兰教界长期以来最为通行的经籍;同时也说明,虽然明末以来一直有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著译,但阿拉伯文、波斯文经典仍然在宗教领域占居着主导的位置。

  • 标签: 海富润携书案 学经 奏折
  • 简介: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一定是专制的;还有人颂扬古代君主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甚至提倡“尊王”、“忠君”,从而进一步肯定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这些新论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也遇到不少学者的商榷。“赞同中国古代政体者”的共同缺陷是以论代史以及概念、逻辑运用混乱,以致否定现代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的行为和思想。论争中揭示出的一些问题,如儒家文化与专制主义王权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古代帝王的历史作用等等,都是历史学中具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中国古代政体属于专制制度,应当深刻批判和反思。

  • 标签: 专制 民主 君主制 中央集权 儒家文化
  • 简介:此器铭文传1948年河南洛阳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王令保及殷东或(国)五侯:此王实为周公,而托成王,详见下文。保即大保,召公爽的官名。《书序》:“召公为保”。及,《说文·又部》:“及,逮也,从又从人”,即逮捕也。殷东或(国)五侯即原殷东部五侯国。或即国之本字。五侯,唐兰先生认为是指:“卫、宋、齐、鲁、丰五国的诸侯。

  • 标签: 召公 成王 新证 出土 法度 周公
  • 简介:2005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在以《增强全社会对地方志工作的认识.促进地方志工作的持续发展》为题的发言中,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地方志工作应当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第二,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应当继续得到稳定;第三,地方志工作应当加快法制化建设的步伐。

  • 标签: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鉴学 方志学 地方志工作 提要
  • 简介:大事提要一、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召开2009年3月,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交流2008年全国修志的工作情况,通报2009年的工作安排。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军、武警方志机构负责人共50余人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作重要讲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作会议总结,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主持会议。

  • 标签: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2009年 方志学 提要 年鉴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西藏自治区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机会供给,包括开放的机会和封闭的机会供给。这两类机会从本质上说都是政府供给和影响的机会,增加其供给量,并提高本地居民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实现有效供给,有利于推动西藏自治区实现和谐与稳定发展。

  • 标签: 机会 机会供给 和谐西藏
  • 简介:中央政府、支援方和受援方是理解教育援藏的核心三角框架。借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本研究以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为例,考察了援藏教师和本地教师两类主要行动者的援藏动机/期待、意义构建和行动困境/挑战,以此牵引出利益相关者关系图,揭示了中央政策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事方式的塑造。研究发现,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的教育领域合作日渐增多,且有形成内地-西藏教育合作新生态之趋势。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政策效果明显,值得肯定。与此同时,政策实践过程中还有不少需要调整改进之处,如"援与被援"的二元话语给支援方与受援方的互动带来一定张力。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提出打破目前"援与被援"的二元话语,以期实现从援助到共建的转型。

  • 标签: 支援 共建 利益相关者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
  • 简介: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针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信息知识等各方面专业素养,如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抵御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开放社会",是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下达的新的时代任务。针对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建设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 标签: 信息技术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信息知识素养
  • 简介:杨万娟女士作为韩民族起源与中国楚文化关系研究的代表学者,认为韩国之所以会存在与中国汉江流域及附近区域有众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的文化地理现象,是缘自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存在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但仔细考察《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等韩国相关重要历史地理文献后可知,该文化地理现象其实只应是韩国古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因慕华而照搬移植中国地名的结果,并不存在与所谓罗、卢等楚国遗民迁徙到朝鲜半岛的推论相关的血缘关系,而其关于中韩相关历史地理的论述多是明显的谬误及误导,只为支撑其推论,虚张声势,应深以为戒。

  • 标签: 《朝鲜世宗实录·地理志》 韩国汉江 相关地名 得名 慕华 照搬移植
  • 简介:清朝蒙古游牧社会的财产继承问题一直以来被学者们所关注。对这一问题,法制史研究者与社会结构研究者之间持有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包括财产继承在内的蒙古习惯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内地法的影响。后者认为,当时的财产继承问题是取决于蒙古特有的社会结构,与清朝统治没有直接关系。两者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蒙古社会的习惯法与内地的习惯法原本应该截然不同。但是我们无法从法律条文的相似程度断定同样的法律条文在不同社会中的解读也是同样的。因此,本文以实际财产纠纷案为例,阐述法律条文在蒙古地区和中国内地实际运用当中的不同解读,以及清朝蒙古例财产相关规定和当时的蒙古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财产继承 清朝 内蒙古 喀喇沁地区 社会结构
  • 简介:一、《通监》记“代王翳槐”与“索头郁鞠”为两人《资治通监》晋咸康元年(335)记:是岁代王翳槐以贺兰蔼头不恭,将召而戮之,诸部皆叛。代王纥那自宇文部入,诸部复奉之。翳槐奔邺,赵人厚遇之。

  • 标签: 记载 晋书 疏解 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