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1405年到1433年之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近30年,这标志着人类的活动舞台发生了从大陆向海洋的历史性巨变。它最终奠定了东西方文明汇合于海上的格局。预示了一个整体世界在海上形成。郑和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却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因为在这稍后,在欧亚大陆的西端,也开始了另外一项远航事业。这就是所谓欧洲人开启的大航海事业。那项大航海事业,根植于郑和全然不同的文明环境——正在开始转轨的、走向近代的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土壤中。

  • 标签: 郑和 发展路向 中国社会 东西方文明 人类文明史 航海事业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开内陆城市改革开放之先,打出连环组合拳':改革股份合作制、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规划卫星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集贸市场、国企产权改革,无一不是具有前瞻性和深远影响的举措,为襄阳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杨斌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政襄阳,他是基层干部出身,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襄阳期间大胆探索创新,取得良好成效。本文系杨斌庆同志对襄阳工作时期的回顾和思索,此为下期,谨以此文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标签: 襄阳市
  • 简介:关于中国学术史的发展阶段,从《庄子·天下篇》到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再到近代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都有不同的划分。现在应该从“文化-学术”、“传统-现代”、“本土-世界”这样三个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学术史的历史进程演变规律。由此通观中国学术发展演变之历程,大体可以重新划分为华夏之融合、东方之融合世界之融合三个历史时段,这三个历史时段中的中国学术主导形态及其世界的关系依次发生了变化,分别从华夏之中国到东方之中国,再到世界之中国。

  • 标签: 中国学术史 学术史分期 传统学术 文化融合
  • 简介:21世纪到来,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退,人们开始关注工业废弃工厂改造处理的问题,针对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废弃工厂都面临着荒废或拆除,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工厂,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随着旧弃工厂设计改造的千篇一律,工厂历史文化失去了其独有的特性,招商定位也出现了"动摇",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加入到艺术区中来,导致区内艺术气息减弱。怎样提高改造艺术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和保持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后工厂时代 产业园
  • 简介: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必须承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处于比较弱势地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发展处于困境,容易被强势文化所湮没。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举措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以促进其可持续性的合理发展。本文探讨了在“五化”背景之下,满族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五化” 满族 传统文化 发展
  • 简介:临夏地区伊斯兰教社会发展关系述评丁化,马国珍一、全州民族宗教概况临夏回族自治州是1956年1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现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和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共有乡镇13.1个,其中4个...

  • 标签: 伊斯兰教 临夏地区 社会发展 信教群众 社会主义 少数民族
  • 简介:长堤马路建于1886年,为广州修筑马路之始——似乎这已是广州近代史的常识。但根据《张文襄公全集》记载,张之洞于1889年初才批准开筑长堤。“1886年”这个错误,最早见于1931年梁鼎芬等编《番禺县续志》记载中“光绪十二年”的说法。此外,学术界对以下诸问题的讨论仍未充分:长堤竣于何年?为何筑堤?广州城市发展有何关系?本文希望以原始资料为基础探讨有关问题,为这起对广州市政近代化有重大贡献的事件勾划出一个梗概。

  • 标签: 续志 近代史 市政 张之洞 近代化 番禺
  • 简介:德格印经院系为数不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宝库之一,从清朝中期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藏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之一,为这一时期的藏文文献收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藏族古代文献的标准化、出版图书的规范化、继承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做了较为客观的评析。

  • 标签: 德格印经院 出版 印刷 贡献
  • 简介: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安定,还取决于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从“嵌入”理论视角看,各民族相互嵌入发展对构建新型民族关系、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社区融合、新型城镇化战略、文化教育模式和政策的进一步推行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发展的基本路径。

  • 标签: 多民族国家 社会结构 相互嵌入式 新型民族关系
  • 简介:新媒体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对动漫设计和制作存在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动漫设计和制作有效的融合和发展。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概述及动漫设计制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动漫设计 动漫制作 发展趋势
  • 简介:近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旅游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1998年为例,全国实现旅游总收入343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同期GDP的4.3%、第三产业增值的13.2%。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广州自1996年起,大力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后,跨入新世纪,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市 旅游工艺品 贸易发展 中国 广东
  • 简介: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内部存在的各种力推动着城市的生态组织结构的变迁,而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态组织结构演变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力量.美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生态组织结构的演变深刻地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步行城市时代,城市的结构十分紧凑,没有区位功能的分化;城市有轨交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区位功能的分化,大都市区的生态组织初步形成;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推动了大都市区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向多中心结构演变,形成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大都市连绵区.

  • 标签: 芝加哥学派 生态组织结构 城市交通 步行城市 大都市区 大都市连绵区
  • 简介:青海地处边远,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清一代,青海的商品经济发展滞后,并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特点。

  • 标签: 清代 青海 商品经济
  • 简介:“三江源区”在中国水利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地位显要。本文就此以“源区”的果洛、玉树两个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建构牧区水利发展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加快青南牧区水利发展的几点举措。

  • 标签: 三江源区 水利建设与发展 生态环境
  • 简介: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金太祖到海陵王迁都之前(1115-1153),是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复苏期。二是海陵王迁都之后到章宗朝(1153-1209),是金代山西文学的发展期。三是从卫绍王到金亡(1209-1234),是金代山西文学的繁荣期。金代山西地域文学在金末迎来鼎盛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原文化重心的北移;二是'壬辰北渡'时期山西士人的回归;三是金末山西文人的忠国意识使命感。

  • 标签: 金代 山西 地域文学 文人
  • 简介:2004年底,笔者完成博士论文《宋代档案文献编纂研究》时就有一个感觉:要想获得对宋代档案文献编纂更为深人的认识,极有必要唐宋联言,即把唐宋档案文献编纂放到一起做整体的考察.一方面,因为很多宋代的问题或现象,在讨论时总是要追溯到唐,其源流在唐、根基在唐,二者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

  • 标签: 档案文献编纂 继承与发展 唐宋 会通 历史 博士论文
  • 简介:顾氏家族作为传统的江南文化世家,家族文化传承极为丰富,有着"忠直"、"孝义"、"尊礼"为主的门风,以及以经义、文史、书画、杂艺为主的家学传统。顾氏家族自汉代始即秉承儒风,魏晋玄学南北朝佛、道的不断渗透,则给顾氏家族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唐代,道家、道教思想在其家族文化传承中显得更为突出。其变化轨迹,就其内部原因而言,家族的崇宗意识、多样化教育、家族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有关;就外部原因而言,则由时代变迁、文化好尚、家族迁徙、生活环境之改变等因素所造成。

  • 标签: 顾氏 家风 家学 延续性 变异性
  • 简介:闽文化,是中原汉族文化和福建当地土著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属于中华民族炎黄文化大家庭中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区性文化。如果说宋朝是闽文化发展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那么晚唐五代则是闽文化的滥觞时期:而王审知便是闽文化的一个奠基者,播种人。

  • 标签: 文化发展 王审知 闽文化 土著文化 汉族文化 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