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当前中央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如何完善金融稽核体制,提高金融稽核业务水平,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建议:一、进一步提高对金融稽核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工作是金融监督体系的主体。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部门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和日常业务进行经济监督和评价、鉴证,以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评价经济责任,借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此,首先需要统一思想,把搞好稽核监督工作列入中央银行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克服稽核是“挑刺”、“找毛病”、“抹黑”、“经济要上,稽核要下”的错误认识。其次稽核部门的干部要充分

  • 标签: 中央银行 稽核监督 金融稽核 稽核体制 中小金融机构 国有商业银行
  • 简介:山东华远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省莒县造纸厂)创建于1969年,是融制浆、造纸、纸加工、造纸化工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是全国行业百强和行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也是我省造纸行业的骨干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过程中,我们自觉重视和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完...

  • 标签: 现代企业制度 强化监督 审计监督 审计处 物资采购 审计工作
  • 简介: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控制机制,集团公司于2002年初组建了由总经理直接负责的审计监督部,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逐步推行了全方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和企业经济“卫士”的作用。

  • 标签: 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监督 骨干企业 总公司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内部
  • 简介:<正>审计机关掌握着法律赋予的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处理、处罚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权力。这种权力如果缺乏约束失去监督必然会产生腐败。审计机关廉政监督工作的任务就是保证审计权力沿着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轨迹运行而不走偏。审计权力在运作中或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或是一手为公,一手为私,假公济私,谋取小集体和个人私利,即形成了所谓分明的廉政和腐败两种行为、两种结果。审计权力在运作中有三个主要环节:

  • 标签: 廉政监督 审计机关 审计权力 党内监督 行政监督 人民的根本利益
  • 简介:西方学者关于股利问题的研究表明,现金股利公告能够产生相应的股价变动,对此股利信号理论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研究1994—2001年的962次现金股利公告,对比两个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行为中的解释力。实证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比股利信号理论更能解释现金股利公告的市场行为:现金股利约束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的监督治理作用不可忽视。

  • 标签: 股利信号 自由现金流量 现金股利
  • 简介:山东邯济铁路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公司于2001年1月成立了审计部,负责对集团公司及下属公司的审计工作。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比较多的特点,重拳出击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随时监控建设资金运行,严把工程审计“三关”,即审计关口前移,把好工程施工源头关;事中监控,把好工程施工跟踪关,把好工程竣工决算关,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筑牢审计“防火墙”,维护企业利益。一、关口前移,把好工程项目源头关源头审计是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基础。以往实践证明,由于对源头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生米做成熟饭,工作量和建设资金难以控制。1、健全制度,强化源头审计基础。结合总公

  • 标签: 工程建设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 竣工决算 工程量 施工企业
  • 简介:为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审计监督,前不久,中国电力集团投资公司召开了全系统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电话会议。会议表彰了2003年度联合审计优秀项目和优秀审计人员;公布了合格专职审计员、特聘审计员,并向在京专职审计员、特聘审计员颁发资格证书;宣读了关于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决定。

  • 标签: 中国 电力集团 审计监督工作 违纪违规 集团公司 召开
  • 简介:2003年,新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工作围绕集团公司提出的“不断创新,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强化管理,确保经济运行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超额地完成了年度审计目标任务,集团审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年共计完成审计项目164个,已纠正违纪金额825.37万元,调整利润达1300余万元,提出审计建议74条,为集团各项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标签: 审计监督 企业 经济效益 新疆建工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培训
  • 简介:现阶段我国各行业会计监督职能远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是监督职能弱化所致,本文将就其成因与对策做初步的探讨。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成因《会计法》对会计监督作了明确的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本法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职能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㈠国家会计管理部门以法律制度进行会计的宏观控制失灵,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重要原因。国家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法规,制度制定和执行检查三个环节进行的:1.会计法规制定环节。出于我国会计政策改变的步伐较快,新旧制度交替频繁,领导形成了新旧法律制度交替的“真空带”。有的法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有的法规定的过粗,可操作性差,造成了制度上的漏洞,从而导致法规对会计的约束力削弱,使得会计监督弱化。2.法规制度的执行环节。由于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主要是靠基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责任,既代表国家实行所有权的监督,又代表企业实行管理权的监督。因此在对国家和企业发生业务利益冲突时,会计人员因其是企业职工,很可能损害国家利益而保全企业利益,...

  • 标签: 会计监督 弱化成因 成因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