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并评论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审查国会贸易权力的系列判决中使用的司法标准。本文发现,以1937年为界,该判决脉络清晰地呈现出"州际贸易性质"和"实质性影响"先后两种审查标准,这两种标准是对州际贸易条款完全不同的解读。虽然"实质性影响"标准遭遇一些批评,但笔者基于两个原因认可联邦最高法院的转向。一是同联邦最高法院一样,笔者认为面对经济大萧条与政治机构的强烈反应,不得不确信当时的社会现实迫切需要联邦政府的调控,不能满足这种迫切需要的标准应当让步;二是州际贸易条款的确为最高法院的转向提供了空间,"实质性影响"标准是贸易条款无法剥离的含义,而且未从根本上违背联邦主义原则。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一项"应然性"启示是,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死守一条想象中的僵化的界线,而应该尊重立法实验的结果。

  • 标签: 中央与地方关系 审查标准 立法实验
  • 简介:目的为喷墨打印机的个体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特征。方法通过实验考察了46种喷墨打印机,运用薄型碳式复写纸采集喷墨打印机输纸机构中星形轮形成的机械压痕。分析复写纸上星形轮印迹所反映的机器个体特定性,并将这种复写印迹与正常打印件上显现出的成行点状压痕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星形轮压痕在普通纸、喷墨纸和照片纸不同打印介质上的反映。结果发现喷墨打印机星形轮压痕具有个体特殊性,对这种特征的利用需考虑墨迹密度、打印介质和显现方法的影响。结论有效显现和综合利用独特星形轮压痕特征可以使喷墨打印机的个体识别成为可能。

  • 标签: 文件检验 喷墨打印机 星形轮压痕特征 个体识别
  • 简介:法庭科学DNA检测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面临巨大风险,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控制手段的不足已开始影响到法庭科学DNA检测的证据地位。本文对国外法庭科学DNA实验室的有关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从中发掘有益的启示,为我国法庭科学DNA检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法庭科学 实验室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我国近期所集中出现的社会道德事件,其产生原因是由"礼俗社群"到"法理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分工细化使得人的行为决策由情感性因素转向物质性因素,导致自私趋势蔓延。通过采用Netlogo所进行的"资源极度丰富的情境"、"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境"以及"一般情境"三项实验对这一过程进行模拟,得出"社会资源量"与"自私/合作比例"的函数关系,适当的社会资源量可以激发合作的产生,并基于此函数关系,设计关于促进公益性资源的产出的税收方案、促进社会合作的税收方案以及"由法入礼,以礼代法"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此问题。

  • 标签: 社会资源 社会合作 税收 道德 NETLOGO 本土化
  • 简介:通过实验研究,指出枪弹装药量、初速、膛压对射击弹壳弹底窝痕迹的影响和痕迹变化。提出采取拨弹机改变发射药量的方法,以获取弹底窝痕迹不同变化的比对样本,可为检验变化较大的弹底窝痕迹创造条件。

  • 标签: 弹壳弹底窝痕迹 拨弹机 发射药量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很多伦理争议、技术问题不断出现,各类医学丑闻的曝光严重影响了美国人民对生物科技研究的信心和信任程度。《贝尔蒙报告》主要是从原则的层面上向国家卫生、教育、福利等机构提出意见。基因科技实验中医学人员遵循伦理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在这三个重要的伦理原则的指导下,《贝尔蒙报告》对在科研过程中保障伦理的应用要求也作出了重要的规定。《贝尔蒙报告》对后续的生物医学基因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基因科技 伦理原则 有利原则 公正原则 《贝尔蒙报告》
  • 简介:人类胚胎基因实验以人类胚胎或前胚胎为实验对象,在技术上有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筛选、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等类型,引发了一系列伦理、社会和法律争议。在国际范围内,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被严格禁止或限制,而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则可能为各国接受。对后者进行法律规范的焦点在于风险决策中的权利冲突及其衡平,我国也对其持较为宽容的技术规制立场。未来应坚持全面立法、严格限制、法定许可的政策立场,保持行业主管和审查机构的中立性,提高机构伦理委员会的独立性,实行个案审批制度。就法律体系而言,公法规范与私法规范应当相互配合,私法上特别要以基因自主权之保护和权利冲突之衡平为中心。在尚不具有个性的前胚胎阶段,在符合法定条件、伦理原则和程序等前提下,可以适度放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实验研究的限制。参与者的基因自主权和研究者的研究自由需要得到保障,但必须以尊重人的尊严、公共利益和他人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为前提。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避免让基因成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一个新根源。

  • 标签: 人类胚胎基因实验 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 基因改造 人类基因编辑
  • 简介:实验主义立法进路的出现,是政治经济体制巨变所催生的产物.30多年的土地制度改革则是该立法进路的一个缩影,而暂行法、试点立法则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实验立法的保障下,土地制度不仅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还形成了全新的土地法律体系.虽然在当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中,实验主义立法进路的负面效应已经呈现出来,但制度风险小、操作成本低的优点仍使得它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面对新一轮的土地制度改革,实验立法必须在立法的规范性上作出适度调整,以保障土地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实验主义 土地制度 改革 立法
  • 简介:尽管法学实验教学在国内法学教育界已不属新生事物,实际上法学类的实验教学中心在全国范围内亦已逐步建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法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研究却不够,以至于学界对法学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误解。本文点评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国家级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会的基本情况与研讨成果,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法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的选择,初步厘清了围绕法学实验教学的提出的相关问题。

  • 标签: 法学教育 实验教学 法学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 简介:2004年10月22日,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举行的"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颁证仪式上,国家认监委实验室和检测监管部主任刘安平同志、国家认可委秘书长魏昊,代表认可委向司鉴所颁发了"实验室认可和检查机构认可"证书.司法部副部长张军同志,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同志等领导出席了颁证仪式.还有全国政法系统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百余名领导、专家到会祝贺.

  • 标签: 司法鉴定机构 司法部 中国法学 代表 通行证 检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