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习近平于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振兴乡村的最重要前提是培育"两爱一懂"农村人才。然而,近代已降的城市本位的现代教育使乡村读书人日益"走出大山",造成乡土建设人才匮乏,百年来越是救济乡村而乡村越发落后的境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潘光旦提出乡土教育而避免乡村人才流失。重读潘光旦乡土教育思想可知,乡村建设须超越自外而内或自上而下的"到乡村去"地改造乡村的旧路,而要从文化自觉意识指导下,寻求乡村本位建设。乡土教育培育的人才是振兴乡村之最主要条件。进而言之,乡土教育有益于形成乡土归宿感,热爱农村与农民,当其接受现代教育后能"回乡村去",成为亲和乡村的建设人才。

  • 标签: 农村人才 潘光旦 乡土教育
  • 简介:<正>1988年10月16-19日,由联邦德国不来梅大学历史系为主发起,在该市举行了一次关于考茨基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民主德国、波、荷、英、意、美、日和联邦德国的近4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分7个专题探讨了考茨基的生平和事业:一、考茨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教皇”的道路;二、考茨基在一战前德国社民党内的作用;

  • 标签: 考茨基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未来 工人运动 联邦德国 德国社民党
  • 简介:2007年6月1日,《莫斯科新闻》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巴加图利亚、布兹加林、斯拉文等17位俄罗斯著名中左翼学者以“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网络研究所的名义共同发表的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的声明,题为《十月革命对于我们——俄罗斯和全世界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声明对十月革命的成因、性质、地位及历史影响,进行了深刻反思和重新评价,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命题和思想观点。全文如下。

  • 标签: 俄国十月革命 俄罗斯 全世界 声明 学者 历史条件
  • 简介:从国际社会对中共十九大的关注度、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多重视域下的世界意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力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倡议多次被收入联合国决议,中国方案快速进入实践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形成全球化新格局,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百年前的十月革命与百年后的中共十九大一脉相承于科学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制度模式、现代化方案,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在摆脱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全面从严治党、强力反腐、推进重塑国际反腐秩序,彰显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 标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贡献 世界意义
  • 简介:列宁早期秉承辩证分析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历史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要性及其进步作用。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的肯定,在理论上避免了陷入"德国的社会主义"的泥潭,划清了与俄国自由民粹主义的界限,在实践上有利于引导俄国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西方学者关于列宁追求资本主义具有讽刺意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观的曲解。

  • 标签: 列宁 俄国资本主义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