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意识形态终结”大辩论的理论背景下,对劳动组织的结构功能予以考察,揭示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与功能困境,他一方面否定了现代西方社会自我声称的“绩效社会”是根据个体对社会生产率的贡献确定个体在劳动组织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一断言;男一方面又指出绩效社会作为意识形态履行了使社会阶层分化合法化以及压抑社会选择这两大功能。认为由于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绩效社会的合法化将日益衰减,绩效社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质上是一种“虚假意识”。对绩效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既受到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基本观点的影响,又反映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范式,甚至也包含某些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因素。对绩效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多元的理论视阂,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其独特的理论贡献。

  • 标签: 奥菲 绩效社会 绩效原则 意识形态 批判
  • 简介:伏尔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性理论不仅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而且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城市与空间问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现代性通过"空间的生产"对社会的城市化改造和日常生活的殖民,其指认独特,见地深刻,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大有启发。

  • 标签: 城市现代性 空间的生产 列菲伏尔
  • 简介:埃里克·林·怀特论不平等王列编译对平等的诉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状况的反应。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经济上的不平等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的不平等主要并非他们个人的特性(智力的、教育的或者动机上...

  • 标签: 成就模式 价值属性 联系性 收入不平等 平等分配 收入分配
  • 简介:在拉克劳和墨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规划中,重构“领导权”概念可以说是他们的核心策略。在他们看来,“领导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话语内部产生的、具有消解其本质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逻辑之潜质的重要范畴,对它加以批判性重构,可以使之成为“激进、自由和多元的民主斗争形式的有用工具”。为了清除经典马克思主义“领导权”概念中的经济决定论的本质主义残迹,他们引入拉康精神分析学的缝合理论来对领导权的连接逻辑进行重新阐述,试图建构一种符合激进民主的社会组织原则,此原则既要杜绝任何导致本质主义一极权主义的可能性,又要避免陷入放任无序的无政府状态。保持领导权连接的偶然性和开放性,是民主革命得以深化的惟一有效途径。

  • 标签: 领导权 后马克思主义 激进民主 缝合
  • 简介:<正>拉克劳(E.Laclau)和墨(C.Mouffe)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其激进多元的民主理论。从实质而言,这一理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哲学学说。但迄今为止,对他们的政治哲学观,国内学界所论甚少,而主要侧重于罗尔斯、诺齐克,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因此,集中探讨"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观,在时下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就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主要集中于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和墨的政治哲学思想,特别是其提出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领导权 政治哲学观 政治哲学思想 哲学批判 克劳
  • 简介:<正>多元的激进民主理论是以拉克劳和墨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政治纲领和社会学说,而"articulation"范畴则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对以拉克劳和墨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起着至为重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偶然性 链接 克劳 柏拉图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简介: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抉择理论。本文认为,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肯所提出的解决平等与效率问题的策略、建议对我们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维护人民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平等 效率 抉择理论 阿瑟·奥肯
  • 简介:法比·维吉教授与海克·费德纳教授是齐泽克研究与批判理论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已出版相当数量有影响的论著。目前两人共同担任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9月下旬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召开期间,笔者在杭州约两位学者进行了访谈。话题由齐泽克理论出发,延伸至资本主义批判、拉康理论和马克思学说,两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理论思考和重要学术成果。

  • 标签: 齐泽克 资本主义危机 拉康 马克思 批判理论
  • 简介:本文以希尔写的约翰·康福德的诗为例分析了《公民权力摘要或备忘录》一诗中的施行语言、政治与诗歌的暗示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现代诗歌不能达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但通过诗歌施行语言的暗示,诗歌却可以对公民权力和政治事务产生行动的效果。

  • 标签: 吉奥弗瑞·希尔 施行语言 诗歌 公民权力
  • 简介:政党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全球范围内对西方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批判延伸到政党政治领域,激化了不同政党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反思和争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一个重大的问题:中国应对世界有贡献,中国共产党应对世界有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上不断展示其影响力与竞争力。

  • 标签: 中国共产党人 执政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王丽娟 规律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