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思政是将这一目标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建设好《金融学》这一课程思政的平台,是在高校学科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的重要责任。本文在分析《金融学》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探讨如何应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把课程思政的思想自然融入专业教学的内容中,构建一个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实现在教学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目标。

  • 标签: 思政教学改革 金融学 教学设计创新 教学案例
  • 简介:摘要:目前,经济与金融专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课程体系建设首当其冲。本文在回顾和分析国外高校和清华大学试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现状,提出了“以经济为基础,以金融为核心,以计量为手段”的基本理念。初步探索和构建了一套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经济金融课程体系。

  • 标签: 经济与金融专业 课程体系
  • 简介:摘要:普惠金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三农、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同时普惠金融是国家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而制定的一项政策,目的在于通过该理念,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地关系和谐,因此对农村惠普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分析研究十分有意义。

  • 标签: 农村惠普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对策研究
  • 简介:【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到来,以科技为支撑的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机遇与挑战。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农村地区开始顺应发展的趋势,突破瓶颈,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在对金融科技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深入剖析制约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矛盾点,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 标签: 金融科技 乡村振兴战略 金融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高度关注并着重解决的现实问题,聚焦“三农”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事,也与大众息息相关,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更是将“三农”问题推到了新的高度。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实施,关系到乡村发展,也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浅谈其中的金融支持问题。

  • 标签: 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领域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从国民政府的工作报告中,不难发现,互联网的普及度得到国民的极大提升。超过半数的人达到了普及标准,网上交易率也大大提高,出现了支付宝、网贷、网银等多种实践模式,越来越复杂的交易模式出现了。应运而生。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欧洲多国在安全保障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和研究。必须投入更多资源监管市场金融,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 标签: 互联网金融 信用风险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和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全球金融业发展步伐加快,影响逐步扩大,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明显增加,对经济构成一定威胁。当风险发生变化时,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就会增加,甚至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想确保经济更稳定、更持久的发展,就必须认清它的价值,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金融活动。尤其要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经济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防范措施,使互联网金融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 标签: 互联网金融 风险管理问题
  • 简介:摘要:环保和可再生是新能源的主要特点,这种特点使得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组织均意识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解决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关键。新能源产业发展代表着我国企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供给的主体,需要不断提高对新能源企业的信贷支持效率,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下资本市场的供给和扶持,从而有效深化新能源与金融创新的双方面需求,争取双赢格局。

  • 标签: 绿色金融 新能源产业 投资环境
  • 简介: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实现产业振兴就必须为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发挥金融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加快研发适用农村市场和农民需要及农业特点的乡村金融信贷产品,推进乡村金融提质增效,持续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强化乡村金融领域的有效供给。

  • 标签: 乡村金融 信贷产品 模块化设计
  • 简介: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发展战略,金融科技赋能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金融科技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探讨出发,就当前金融科技对乡村振兴的短板展开分析,最终提出了夯实金融科技基拙、强化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风险分散机制的改革建议。

  • 标签: 金融科技 乡村振兴 金融科技监管
  • 简介:摘要: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包含减排、节能和循环利用,它既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式也涵盖了金融领域,通过利用金融工具创新和开发多种融资手段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产业技术升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进入了低碳环保时代,这为金融行业带来机遇,但同时又给传统金融业提出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碳交易”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关于低碳背景及意义、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国外已有理论均表明发展中国家已具备开展该项目的条件,而我国还缺少相关经验与教训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产品类型多、品种复杂且规格多样,医疗器械质检机构工作量大,且难度高。为了能够改善此种情况,本文探讨了一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并将其应用在医疗器械质检机构,剖析其应用思路与效能,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实验室 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器械 质检机构
  • 简介: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电子招投标环境下,招标代理机构的现状及电子招投标的优势,进而分析了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对招标代理机构的重要作用,并着重探讨了招标代理机构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发展的相应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为电子招标投标更为完善的发展,提供出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招标代理机构 电子招投标 市场竞争
  • 作者: 薛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5-12
  • 出处:《教学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4期
  • 机构:山西工商学院
  • 简介:摘 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沪深A股2010-2016年发起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讨论机构投资者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对企业代理成本有明显降低作用,相较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更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并购整合能力,相较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提升企业并购整合能力更显著。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并购绩效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方法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0日,选择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制备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向上述14家机构的成分制备科负责人发送江苏省输血协会血液制备专业委会制定的《江苏省血站成分血制备情况调查表》,对其工作模式、设备配制、工作关键控制点(CCP)信息化开展、人员配置情况,以及2017-2019年主要成分血制备量进行调查。结果对这14家采供血机构成分制备科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工作模式:以血液制备+待检库为主要工作模式,占7/14。②血液制备设备配置:离心机、血液成分分离机、速冻机、融化箱、红细胞处理机、无菌接驳机的配置率均为14/14,而病毒灭活柜、白细胞过滤监测仪、贴标签机的配置率分别为13/14、5/14和4/14。③成分血制备流程中,CCP信息化开展情况:全血离心、全血分离、血浆速冻、血浆融化4个CCP信息化开展率均为14/14,其余CCP信息化14家均未完全开展。④成分血制备:2018和2019年这14家机构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及洗涤红细胞的制备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5.59%和6.84%、3.85%和1.38%、4.97%和8.34%、11.88%和19.10%。⑤人员配制:截至2019年12月,这14家机构成分制备科在职工作人员总计为179人,其中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3.7%,114/179)、本科学历(65.4%,117/179)、20~35岁的年轻(66.5%,119/179)及女性(84.9%,152/179)工作人员为主。结论江苏这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量逐年增加,成分血制备全流程CCP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为满足当前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工作需要,应提高工作人员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水平。

  • 标签: 血液 血液制备 工作模式 设备配置 信息化 人员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并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方法自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于2020年6—12月,对7省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和不同岗位医师进行座谈与专题访谈,了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现状及修改建议;梳理上述资料形成对我国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修改建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进一步修改完善。结果我国诊疗科目设置存在标准不统一、服务内容多重交叉、编号规则不明确等问题。可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病种清单和技术清单,采取服务项目为主导的新型诊疗科目设置方式;或根据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调整设置编号和类别,将其分为临床类、口腔类、中医类、医技类和综合类5类分别设置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结论从诊疗科目发挥的功能来看,不应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许可项目,应对其进行定期调整或备案。由于现行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已实施多年,且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科室设置、绩效考核等的关键参考依据,因此建议结合存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

  • 标签: 诊疗工作管理,医学 医疗机构 诊疗科目 设置现状
  • 简介:摘要手术室在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存在用药错误风险。手术室用药错误类型包括处方/医嘱开具错误、处方/医嘱传递错误、调剂错误、标签错误、配制错误、给药技术错误、监测错误、药品储存错误和基数药品设置错误等。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手术室处方开具与传递、药品调剂和分发、给药与监测及药品管理等环节中。手术室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实施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制定标准化标识和流程、建立审核项目清单)和管理策略(推荐手术药房管理模式、加大临床药学支持力度、手术室内药品分区存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药品养护管理、倡导安全用药文化、加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参与手术室药品使用和管理的所有人员。

  • 标签: 手术室 用药错误 指导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工作体验,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护士的执业环境、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9年11月对山东省1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1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工作体验主要为4个方面:护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氛围好但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小,年轻护士离职意愿高;护理服务需求增加而护理技术水平不足。结论可加强医疗体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规章制度,落实同工同酬提高护士待遇,拓宽护士职业发展路径降低护士离职意愿,加强护士培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中护士不良的工作体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

  • 标签: 护士 基层医疗机构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