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饮食宣教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常透析、血磷水平大于1.5mmol/L的5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钙磷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并在现有的治疗基础上对入组患者予以低磷饮食。观察3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透析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生化指标及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对透析患者予以低磷饮食,血钙、iPTH、血清前白蛋白、等血清白蛋白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透析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指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透析患者予以饮食宣教,对缓解其钙磷代谢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骨矿物质异常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IR)损伤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等特点。最近研究证实mROS的生成与缺血期琥珀酸的蓄积相关。本文综述柠檬酸循环(CAC)中间体琥珀酸在缺血期蓄积后,如何通过线粒体反向电子传递驱动线粒体复合物Ⅰ促使mROS的生成,造成氧化损伤,从而通过调控琥珀酸的蓄积和代谢,减少mROS的生成,进而寻找治疗IR损伤的新靶标。

  • 标签: IR损伤 琥珀酸蓄积 mROS 线粒体复合物Ⅰ 反向电子传递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管理对体检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行体检人群中抽取8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健康管理干预实验组(n=43),观察两组体检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患者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有效的降低了其发病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健康管理 代谢综合征 体检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早期脂代谢异常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0例妊娠非糖尿病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两组妊娠早期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结果对照组TC(4.5±0.6)mmol/L、TG(1.1±0.3)mmol/L、LDL(1.8±0.6)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1.6±0.2)mmol/L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早期脂代谢异常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要提高警惕。

  • 标签: 妊娠早期 脂代谢异常 妊娠糖尿病 相关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是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1月胃肠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并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接受个案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临床管理既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减少胃肠并发症,还可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模式 减重代谢手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饮食宣教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常透析、血磷水平大于 1.5mmol/L的 5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钙磷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并在现有的治疗基础上对入组患者予以低磷饮食。观察 3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透析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等生化指标及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对透析患者予以低磷饮食,血钙、 iPTH、血清前白蛋白、等血清白蛋白指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均 >0.05)。而透析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指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对透析患者予以饮食宣教,对缓解其钙磷代谢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饮食宣教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骨矿物质异常 营养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标准化路径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并发M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卒中患者50例作者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再次梗死、房室或室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应该积极控制、加强预防,同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意识,防患于未然。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 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 应用效果。 方法将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 36 例,随机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是个案管理模式 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 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饮水时间、 首次下床时间、术后 1 月 胃肠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并对 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接受个案管理模式 的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 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并发症、 显著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临床管理 既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减少胃肠并发症, 还可提升护理服务 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模式 减重代谢手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是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的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代谢组学是通过对生物体液或组织中所有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代谢物与机体病理生理关系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对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简单无创的预后标志物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代谢组学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警作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心脏外科 急性肾损伤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在治疗金葡感染过程中,随着抗菌药的长期、过度和不合理使用,金葡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在用药压力下,临床可选择的抗菌药种类越来越少,细菌的耐药性对现代医疗卫生手段的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随着抗毒力策略的提出,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抗毒力策略治疗金葡感染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金葡菌感染 治疗 抗毒力策略 研究进展
  • 作者: 殷万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绵竹市新市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绵竹618200)【中图分类号】R47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43-02相信大家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为陌生,但是提起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病大家就十分熟悉了,而大家熟悉的疾病名称就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别称。有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约有75%左右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患病一次,而45%的女性会发生两次或以上,成为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与高发病。那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预防此疾病的产生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什么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也被称之为念珠菌,能够对内脏、皮肤以及黏膜造成侵犯,进而使病人出现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炎症性反应,大多数病人多为继发性感染。假丝酵母菌有较多种类,但是能够使人致病的菌种有白假丝酵母菌(即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以及伪热带假丝酵母菌等,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并且拥有的致病力最强,也是导致我们产生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病菌类型,占假丝酵母菌病原体的比例约为80%~90%。目前已经辨别出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两百多种,但是所有菌株的致病性以及寄居性相同,并且随着临床治疗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滥用的影响,导致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加,促使菌种发生改变,因为白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外阴阴道炎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由其他类型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外阴阴道炎发生率则相应增加。白假丝酵母菌通常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以及阴道黏膜等位置,主要分为两种生活状态,一种为酵母相,呈孢子状态,虽然在人体中寄居,但是并不会导致症状产生,可以进行传播;另一种为菌丝相,是孢子长成菌丝的状态,具有较强的侵袭力。目前有研究发现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血培养阳性率仅低于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当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病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被称之为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病,是一种感染假丝酵母菌后所引发的阴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可知能够定居在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类型有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蔷薇色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以蒙假丝酵母菌、酿酒假丝酵母菌等。女性朋友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同时伴有外阴烧灼感、阴道干燥、尿痛以及性交疼痛等症状。典型的白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多重耐药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综合管理方法。方法从2018年6月份至2019年7月份医院接收的所有患儿中随机选取74名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限、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耐药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得到了不同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儿的耐药感染率为3.46%,对照组感染率为34.2%,因此实验组的耐药感染率更低,治疗效果优。结论多重耐药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提高多重耐药感染的执行力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儿科 治疗对策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沙门氏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中毒性疾病。沙门氏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具有高致病性。它是引起食物中毒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伤寒沙门、霍乱沙门、沙门肠炎等。沙门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差和贮藏期间温度控制不当。每年有许多关于沙门氏食物中毒的报道。本文就对沙门氏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安全防控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沙门菌食物中毒 特点 安全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感染在神经ICU临床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ICU患者140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将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非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0例),观察ICU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耐药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泌尿道插管、进行过手术、中心静脉置管是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是否泌尿道插管、进行过手术、中心静脉置管是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关注神经ICU此类患者,严格防控措施,规范诊疗及护理操作,减少神经ICU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神经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多重耐药感染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泌尿外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98例出院病人中发生多重耐药感染24例,24例次,感染率0.44%;患者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2岁,60岁以上16人,占66.67%;24例多重耐药,均为革兰阴性,其中大肠埃希15例,占62.5%,肺炎克雷伯感染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酸克雷伯2例,摩氏根摩氏1例次,非脱羧勒克阴沟肠杆菌1例,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1例;患者原发疾病中10例为膀胱癌患者,占41.67%,且均破坏人体的正常结构,其中9例患者留置输尿管皮肤造口,1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结论泌尿系统多重耐药感染以大肠埃希条件致病菌为主,主要发生在年龄大、病情重、免疫力低下患者身上,要加强医务人员对易感患者的监测,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干预,积极从院内治疗护理拓展到院外延伸服务,从而有效预防多重耐药的感染。

  • 标签: 泌尿外科 感染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5例泌尿系感染患儿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所有患儿的尿液标本进行大肠埃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非产ESBLs、大肠埃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均有较高耐药性,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对丁胺卡那无耐药性。结论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丁胺卡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童 泌尿系感染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