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3例进行研究。23例患者均在入选后接受凝血功能检验,根据检验指标3项超过30%时定义为实验组,其余定义为常规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指标以及致残、致死率。结果:实验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有着明显的评价作用,凝血功能的检验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值得推广。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评估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使用调脂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8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A、B两组,各42例,A组(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B组(治疗组)加入调脂药物进行治疗。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B组治疗效果较之于A组更好,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调脂药物的使用能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推广。

  • 标签: 调脂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是,各种病症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并且比较普遍。对于外科的护理人员来讲,必须要了解心脑血管病症的相关常识,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这样才能才能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带来很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心脑血管 病人 日常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富贵病”的三高症,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随着近年来患病人数的迅猛增加,有效的预防和防范疾病刻不容缓。本文从膳食的角度,论述心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及常见症状,重点分析杂粮中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功能成分的相关组成部分,进而探讨杂粮以改善该类疾病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旨在为通过改善膳食以起到调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思路和建议。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杂粮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12月期间经我院首次诊出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电脑盲选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总体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早期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在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其凝血功能四项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项及以上为异常的设定为观察组,2项及以下异常的设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凝血功能变化情以及病死率和致残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凝血四项水平变化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分别为15.6%及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及6.3%。结论:心脑血管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辅助判断其预后。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凝血功能 预后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接收的12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是64例与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方式。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得出结论。结果:在患者进行护理完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水平比较高,自我健康护理意识较强,而焦虑、抑郁方面评分比较低,且康复效果更好,恢复效果良好,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临床护理的环节通过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有效的恢复健康,护理效果水平也在有效的提升,总体护理价值较高,完全可以满足患者治疗与恢复的需要。此外,该方法还能帮助患者改变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心血管疾病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将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确认其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设置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录入66名登记资料有效且完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33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应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将针灸配合推拿综合方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同时在治疗完成后记录患者的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治疗效果,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在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4.67%,相较于对照组的78.67%来说明显更高,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结果中发现,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将针灸推拿与西医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的损伤,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应。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中医联合针灸推拿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分析 管理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2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列入观察组,另有42例无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划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特殊饮食喜好患者、饮食不规律患者、有烟酒史患者、运动量少患者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和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主要有不良饮食习惯、烟酒、运动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干预,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同时降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当前发病率逐步增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主要是因为这种病致残率比较高,而且发病率较高,容易出现复发等情况,具有很多的并发症,本病在防治的过程中非常复杂,而且具有较高的难度,临床医务人员和流行病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组织大规模的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相关人群当中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并且依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经验,加强预防和控制,确保社区群众能够更好的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 标签: 全科医师 心脑血管疾病 防治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号蛋白(semaphorin)是一种以保守的氨基末端Sema信号域为特征的分泌蛋白和膜相关蛋白,由20多个成员组成,但只有一个糖磷脂酰肌醇(glyco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的信号蛋白即信号蛋白7A (semaphoring 7A,Sema7A)。Sema7A参与了轴突生长、肺纤维化、骨稳态等诸多方面,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慢性炎性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特征,Sema7A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炎性反应进而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现就Sema7A在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心肌损伤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信号蛋白7A 炎症反应 整合素
  • 作者: 刘晨一 王丽敏 高星星 张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室,北京 100050 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包头 01404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室,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是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主要慢性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摄入且摄入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对心血管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种类及加工方式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推广合理膳食,促进居民形成营养均衡的膳食习惯,完善我国一般和高危人群心血管病预防及心血管病患者管理的策略和措施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 标签: 蔬菜 水果 摄入不足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其代谢途径有两种甲基取代途径和转硫途径。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是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以及中风、阿尔茨海默病、慢性心力衰竭、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增加有关。此外,升高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也是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神经管缺陷(NTD)的可能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众多疾病的关系是否存在着共同的致病机制,同型半胱氨酸本身是否就是致病因素,抑或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仅仅是一个伴随现象,这些仍有待确定。本文将多年来人们对同型半胱氨酸与疾病的关系,尤其是心脑血管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高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药人群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社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且长期服药的老年人224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判断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224例患者中,共有75人患有轻度以上的抑郁,抑郁患病率为33.5%,高于中国老年人抑郁患病率的平均值22.6%1。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女性(OR2.532%CI1.257~4.608P0.012)、单身(OR4.172%CI1.687~10.456P0.011)、独居(OR2.743%CI1.674~4.527P0.001)、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OR1.548%CI1.036~2.462P0.003)是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药人群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且长期服药的人群相对正常老年人而言更容易患抑郁症,女性、独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是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药人群抑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 心脑血管疾病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老年性高血压发生率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得到大幅度增加。老年性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时,需预防心力衰竭,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而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由于老年患者肝脏和肾脏功能降低,会减少血容量,抑制交感神经敏感性,合并糖尿病后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性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合并糖尿病 预防与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