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护理的路径的研究,找到最佳的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进一步改进护理方法,推动护理路径更加标准,成立一个系统化的护理体系,让产妇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统计法、对比法以及实验法,然后进行临床实验对比。在临床上采用常规使用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办法,再采取运用了临床护理理论,即CNP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将各种路径的实验结果和数据统计起来,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来源可以从多方面收集,例如,不同护理路径下,产妇住院时间的长短、产妇产前产后饮食方面的护理、产妇对于整个护理过程的反馈和意见等等。结果采用了临床护理理论学知识的临床路径比传统的临床护理路径,产妇的恢复程度更好、恢复的速度更快,出院后的反响也更好。结论要在改进妇产科临床护理的路径研究中,运用到临床护理理论。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护理 路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传染病医院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与设计,创新护理工作流程与制度建设,实现医疗流程与护理流程的紧密结合,提高医疗质量与水平。方法从传染病医院的实际出发,以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从建立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入手,提出了建立护理临床路径的观点与做法。结果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完善了护理体系的制度与流程建设,将有效地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强化了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结论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将对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天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创新
  • 简介:摘要分析国内外实施临床路径的现状,探讨出适用于我国国情实施的临床路径。实施临床路径,既可规范诊疗、护理过程的标准化行为,又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约费用,从而保证了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故它适合于在我国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关注,相关部门也频繁出台相关政策。与此同时,各个学校也组建了对应的咨询机构与相应的师资队伍,并开设了很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与讲座。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中职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之一,也是衡量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指标。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来分析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从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健康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22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孕7个月起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200IU,每隔1个月1次,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及新生儿脐血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出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阳性2例,感染率为1.79%;对照组112例,新生儿HBsAg阳性59例,感染率为52.68%。治疗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HBsAb阳性检出43例(38.39%),对照组11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b阳性检出3例(2.67%)。结论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型肝炎传播

  • 标签: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及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方法168例乙肝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孕妇84例于孕20周、24周、28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B组84例孕妇于28周、犯周、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两组婴儿均在出生0.5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比较两组婴儿出生时脐带静脉血和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静脉血HBsAg,HBsAb,HBV-DNA情况。结果A组婴儿出生时、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A组婴儿出生时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婴儿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V-DNA均为(一)。两组婴儿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出生时,出生后12个月、24个月HBs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出生时。结论孕20~28周孕妇及新生儿注射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好。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免疫球蛋白
  • 简介:传播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1、它是常见病。2、它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3、性传播疾病所致的生殖器的分泌物或生殖器的溃疡增加HIV的传播。主要的性传播疾病有病毒(爱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性疾病、细菌(淋病、梅毒、软性下疳感染)性疾病,还包括条件致病菌,象滴虫性和细菌性阴道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软性下疳 乙型肝炎病毒 旅行者 安全性行为 条件致病菌
  • 简介:目的对武汉市6个区的20个街(乡)进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与消除达标考核。方法按照《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15976—2015)》,对武汉市4个传播控制区的15个街(乡)和2个传播阻断区的5个街(乡)开展人群、家畜、螺情、档案资料考核以及现场钉螺调查。结果2012~2016年15个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街血检223361人,血检阳性数6872人,共粪检6839人,累计阳性290例,2012~2016年分别为137、116、26、11、0例,粪阳者全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均为既往感染的历史遗留病人;累计存栏牛27316头,粪检未发现阳性;5年内均未发现阳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029、0.018、0.035、0.024、0.015只/0.11m^2,抽样30个流行村,现场查螺活螺平均密度为0.12只/0.11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与感染性钉螺。5个消除达标考核街至少连续10年内无粪阳病人,为无牛区,共调查了8个流行村,现有钉螺面积为0,现场调查2500框未查出钉螺。结论2017年武汉市江夏、汉南、蔡甸、黄陂4区的15个街各项疫情指标已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武昌、武汉开发区2区的5个街已达血吸虫病消除标准,为下一步全区达标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消除 武汉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水平及传播渠道现状。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县472名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由课题组专家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5种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农村和城区居民对高血压、心脏病、肿瘤、中风和狂犬病的传染性认知正确率均较高,但对流感、乙肝、艾滋病、感染性腹泻的认知正确率则相对较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居民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城乡居民均认为人际传播活动最为有效,分别占84.80%和86.93%;农村居民认为平面材料和实物宣传材料有效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城区居民,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县城乡居民对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了解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低及老年人群是常见传染病的重点预防人群,在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时,应充分考虑到年龄、地域等特征因素,灵活选用恰当的传播方式。

  • 标签: 常见传染病 城乡居民 传播渠道 预防
  • 简介:摘要: 2019 年末,我国大范围爆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我国公共环境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及威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及致死率,在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医院通过实施预检分诊管理、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门等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及阻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的传播途径,降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的感染人数,以此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效率。

  • 标签: 预检分诊管理 预防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作用
  • 简介:摘要中医药博物馆是发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分析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

  • 标签: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传播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优势。方法对125例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其效果。结果安全型留置针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人员无针刺伤发生。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既能保证患者的及时治疗,又能避免操作者发生针刺伤。

  • 标签: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血源性传播疾病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检验工作中职业暴露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及应采取的积极防护措施,得出结论卫生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职业危害教育,提升硬件设施安全性;个人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血源性传播疾病 病原体 职业暴露 感染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HBsA阳性的孕妇分成3组,阻断Ⅰ组,孕妇在妊娠7、8、9个月时,注射HBIG200u,新生儿出生时、生后4周分别注射HBIG200u,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10μg乙肝疫苗。阻断Ⅱ组,孕妇在妊娠期间不注射HBIG,新生儿处置两组相同。观察组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单独接种5μg乙肝疫苗。结果阻断Ⅰ组与阻断Ⅱ组的阻断率分别为96.82%和97%,与单独接种乙肝疫苗阻断率为88.46%,有显著性差异,阻断Ⅰ组与阻断Ⅱ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新生儿于出生后采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以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照组50例予以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BsAg阳性率明显较低(P<0.05);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阻断成功率明显高于HBsAg、HBeAg双阳性组(P<0.05)。结论:开展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明显,且孕妇携带HBeAg阳性可使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失败,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后是否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病毒脱落持续时间、传染性及其在社区传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由无症状感染者引发COVID-19社区疫情的控制措施。 方法  对13例新冠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8例病例中采集了不同类型的样本,并通过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病毒RNA进行检测。采用半结构式问卷收集病例的临床、实验室、胸部CT等检测结果资料。结果  2020年2月我们发现了一起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COVID-19社区疫情,13例病例病毒脱落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21天(范围为8-40天)。为了控制XT镇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采取核酸检测、医学观察隔离等综合措施后,这起社区疫情得到了控制。结论   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是社区疫情暴发的重要传染源。核酸检测、胸部CT等是社区人群监测的主要方法。管理好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是减缓和终止COVID-19暴发流行的关键措施。

  • 标签:   COVID-19 无症状感染 病毒脱落持续时间 传染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胸乳路径及胸壁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胸乳路径组和胸壁路径组,每组74例,分别行经胸乳路径以及胸壁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胸壁路径组比较,胸乳路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壁路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比较,经胸乳路径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胸乳路径 胸壁路径 胸腔镜 甲状腺良性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8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见表1表2表3。结论在骨科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减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临床路径 骨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