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普外一科2008年3月-2011年12月间1357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于腹膜与腹腔创面涂抹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3ml,术后6h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记录术后5天腹腔引流液总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随访期间34例患者(治疗组)获2次手术探查机会,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与同期未应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32例(对照组)2次手术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腹腔引流液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5天腹腔引流液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腹腔粘连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有助于预防术后腹腔粘连。

  • 标签:
  •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某化工公司增资建设乙二醇丁醚醋酸酯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及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类比现场的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收集数据和资料、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环氧乙烷、丁醇、醋酸、苯以及噪声,类比检测的甲醇、醋酸、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为1.9~39.3、〈0.1~0.2、〈0.1~8.7mg/m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4~8.0、〈0.1、0.3~3.2mg/m3,环氧丙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1~0.6mg/m3,个人噪声检测结果为60.5~85.9dB(A),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预防的,该项目在职业卫生角度上分析是可行的。

  • 标签: 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7 月 至 201 9 年 7 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 96 例( 192 眼) , 随机分为 观察 组和对照组 两组 ,每组 48 例( 96 眼) ; 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 观察 组在 与 对照组 相同 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 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 30d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 OSDI )、泪膜破裂时间( BUT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 SIT )、角膜荧光素染色( FL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妇科手术部位位于盆腔,位置较深,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术中视野的暴露,肠道准备不足可直接增加手术的难度,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因此,肠道准备是妇科术前准备的重要部分。传统的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的方法已逐渐被取代,我院妇科自2010年2月起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清洁肠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术前肠道准备 妇科 术后肠功能恢复 应用 手术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共3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50例,肠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150例,检查前用39~41℃肥皂水清洁灌肠。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进行对比,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肠道清洁率为80%,B组肠道清洁率为49%。腹通、腹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比B组低(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临床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一种常用方法。

  • 标签: 结肠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清洁灌肠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组采取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组则采取聚乙二醇滴眼液加上杞菊地黄丸治疗。比较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组、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实验结果;不良反应。结果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实验结果相比较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组更好,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加上杞菊地黄丸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杞菊地黄丸 聚乙二醇滴眼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9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第组经恩替卡韦治疗,第三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恩替卡韦治疗,每组患者为25例。分别对治疗24周和48周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4周后第三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8周后第三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恩替卡韦 慢性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12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组采取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组则采取聚乙二醇滴眼液加上杞菊地黄丸治疗。比较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组、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实验结果 ;不良反应。结果: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以及泪液分泌实验结果 相比较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组更好, P< 0.05。两组无不良反应, P> 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加上杞菊地黄丸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杞菊地黄丸 聚乙二醇滴眼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乙二醇作为一项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聚酯纤维、橡胶以及表面活性剂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H市某化工企业20万t/a煤制乙二醇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对新型加氢氧化剂在该设备中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该设备加氢工段的技术特点,包括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装填以及还原情况,利用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以及质量情况对新型加氢催化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加氢氧化剂在煤制乙二醇工业化装置的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新型加氢催化剂 煤制乙二醇 工业装置 具体应用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EO反应器进出料换热器E-101在制造的热处理过程中发生消音板变形问题,通过对换热器的结构分析、消音板弯曲试验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换热器已弯曲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影响的换热管进行了抽管、堵管处理,实际使用情况良好,为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 标签: 换热器消音板 变形 分析 弯曲试验 抽管 堵管
  • 简介:目的:观察多聚β肽及其聚乙二醇(PEG)修饰物对肝癌细胞株侵袭黏附能力和对裸鼠移植人肝癌早期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量多聚β肽和其PEG修饰物对肝癌细胞与纤连蛋白(FN)黏附的影响。以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LCI-D20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为材料,观察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对早期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β2、β2-PEG、β3和β3-PEG对SMMC-7721细胞与FN黏附抑制率分别为31.3%、39.2%、45.7%和57.1%,侵袭抑制率分别为33.6%、35.9%、38.3%和41.2%;对HCCLM6细胞与FN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8.7%、60.9%、63.4%和79.3%,侵袭抑制率分别为36.8%、46.6%、45.6%和50.8%。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组切缘复发肿瘤重量和肺转移灶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聚β肽及其PEG修饰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亦能防治裸鼠移植人肝癌早期切除术后的转移和复发。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转移 多聚β肽
  • 简介:【摘要】肠道准备的情况直接影响消化内镜的检查质量,其中,消化道内气泡的存在严重干扰内镜下观察和诊断。本文回顾观察了本院消化内镜中心从2021年6月至2021年8期间的120例使用“甲硅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S)”进行肠道准备、内镜下波士顿评分7-9分、上午行结肠内镜检查的120位患者,就不同服药组合的去泡效果进行镜下观察。

  • 标签: 消化内镜 二甲硅油 PEG 波士顿评分 表面活性物质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PEG)/B谷甾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乙二醇 β谷甾醇双接技壳聚糖 壳聚糖 体外释放 组织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GEP)与甘露进行肠道准备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4例,遵循时间先后顺序分为PGEP组(n=42)与甘露组(n=42),分别使用PGEP散剂与甘露,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结果:PGEP组患者的术前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甘露组(P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甘露醇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所食用的食品种类变得越来与丰富。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食品添加剂的出现有好有坏,好处就是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约成本,让食品的食用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坏处就是食品添加剂添加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市面上的食品添加剂都有明确规定的使用用途和使用用量,但是还是有部分商家,为了提高食品的风味,减少成本,会违反规定使用添加剂。要对这类情况进行防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的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只有做好食品安全检测,才能够更好的对市场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管控,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 标签: 食品安全 牛奶检测 丙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致晚期乳腺癌患者速发型超敏反应与血浆抗聚乙二醇(PEG)抗体的相关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非干预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选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治疗方案为PLD单药治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50 mg/m2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90 min,给药前不进行地塞米松或其他药物预处理)。给药前所有患者行血浆抗PEG抗体水平检查,以抗体水平>2 ng/L为阳性;对给药开始后30 min内发生超敏反应者寻找时机尽快采血行血清IgE和C3、C4水平检查。根据是否发生速发型超敏反应将患者分为超敏反应组和无超敏反应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浆抗PEG抗体携带情况;根据抗PEG抗体携带情况将患者分为抗PEG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超敏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2例,年龄37~68岁,中位年龄50岁;10例既往使用过非PEG化蒽环类药物,经等效剂量换算后,累积剂量相当于多柔比星329(185,418) mg/m2。用药开始后2~18 min共7例患者发生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组与无超敏反应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既往蒽环类药物应用情况、累积剂量等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PEG抗体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4/7比2/5, P=1.000)。12例患者中抗PEG抗体阳性和阴性者各6例,2组患者上述临床特征和超敏反应发生率(3/6比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敏反应组有4例患者行血清IgE和C3、C4水平检查,2例抗PEG抗体阳性者血清IgE水平升高(分别为404、545 μg/L),其中1例血清C4水平也升高(486 mg/L),而2例抗PEG抗体阴性者血清IgE和C3、C4水平均正常。结论未发现PLD诱导速发型超敏反应与抗PEG抗体相关,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小有关,不排除抗PEG抗体可能参与诱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在部分患者中还可能由补体介导。

  • 标签: 乳腺肿瘤 多柔比星 脂质体 超敏反应,速发型 聚乙二醇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乙二醇电解质联合甲基硅油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10例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患者,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研究组(55例),给予对照组聚乙二醇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给予研究组聚乙二醇电解质联合甲基硅油进行肠道准备,分析两组肠道清洁合格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肠道清洁合格度对比,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联合甲基硅油进行肠道清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聚乙二醇电解质 二甲基硅油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 简介:采用步冷曲线法测定了不同组成的十六-癸酸元体系的相变温度,绘制了该体系的T-X相图,该体系为具有最低共熔点的元体系,其最低共熔温度为常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相变材料 相变温度 十六醇 癸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1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B组口服硫酸镁,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洁度、肠腔内气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肠道准备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肠道清洁率达100%,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在耐药性方面A组也有优势。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准备效果佳,安全性好,准备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方案对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拟行结肠镜检查的2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以1∶1的比例分成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和单纯聚乙二醇组各120例,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患者服用580 μg利那洛肽+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单纯聚乙二醇组患者服用3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息肉或腺瘤检出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首次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次数、盲肠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共235例患者完成肠道准备并接受结肠镜检查。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BBPS评分、息肉或腺瘤检出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盲肠插管成功率、排便次数与单纯聚乙二醇组比较[(7.3±1.1)分比(7.0±1.2)分、58.1%(68/117)比60.2%(71/118)、38.5%(45/117)比39.8%(47/118)、(4.2±1.9) min比(4.3±1.6) min、(5.9±2.7) min比(6.2±2.4) min、100.0%(117/117)比100.0%(118/118)、(5.3±2.3)次比(5.1±2.7)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聚乙二醇组[25.6%(30/117)比39.8%(47/118)],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单纯聚乙二醇组[93.2%(109/117)比76.3%(90/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24、0.64,P=0.018、0.031)。结论与3 L聚乙二醇方案相比,580 μg利那洛肽联合2 L聚乙二醇方案能够取得同等的肠道准备效果,且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利那洛肽 聚乙烯二醇类 肠道准备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