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继湖北、内蒙古、江西、广东、海南、河北、福建等各省区佛教界以及泰国、越南、柬埔寨等海内外近20座千年古刹和皇家寺院恭请本焕长老舍利永久安奉后,经山西省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应山西十方善信祈请,2015年9月14日,五山善财洞隆重恭迎本焕长老舍利永久供奉。

  • 标签: 五台山 永久 舍利 管理部门 山西省 内蒙古
  • 简介:清末民初时,海内外客人至五山的道路有东、西、南、北四条.其中,南路有三个大门,一是济胜桥,二是阁子岭,三是阳岭.原来,每个大门附近都有一个具有接待性质的寺庙,可惜,现在仅存阳岭旁边的尊胜寺了.幸有,好客的五县僧俗,为了方便游人休憩,饱览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五县古城村的善男信女们纷纷布施集资,发心恢复其村华严寺,使人们尽早地沐浴到文殊的智慧之光、欣赏到城附近的山光湖影、阁道穿云,带动城和古城附近旅游经济的发展.以王志峰、霍文亮、刘俊义等同志组成的复原寺庙领导组,现正积极筹建,组织施工,有望在年底竣工.

  • 标签: 五台山 寺庙 清末民初 人文景观 自然风光 旅游经济
  • 简介:清念法师是我国近现代高僧。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即出其门下。清念年青时即任宁波阿育王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副寺十多年。之后,于普陀山重兴福泉禅院,并游化闽南和台湾及南洋。晚年应邀赴新马传教,一生为传播佛陀之音奔波,最后示寂新加坡。为赞颂其德行,特撰写此文,经飨读者。

  • 标签: 法师 东南亚 述略 生平 普陀山 近现代
  • 简介:山东、南、西、北、中五座顶,分别供有聪明文殊、智慧文殊、狮子吼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等五方文殊像.黛螺顶文殊殿中,仿照五座顶的五方文殊像合塑于一殿.人们把登上五座顶朝拜五方文殊称作"大朝",把登上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称作"小朝".

  • 标签: 五台山 佛教文化 乾隆皇帝 五方文殊像
  • 简介: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五山佛教文化的核心内蕴是文殊信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殊信仰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如何了解并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和财富,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五山佛教文化可以担当“一带一路”的战略重任,借助五山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讲述山西的好故事,传播山西的好声音。五山不仅仅是推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品牌,更应该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面旗帜。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信仰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 简介: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曾多次“巡幸”五山,对此,肖雨同志在《清朝诸帝与五山》(载《五山研究》1986年1期、2期)一文中,有着很生动和较详细的叙述。不过,肖文认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五麓寺、菩萨顶皇帝行宫

  • 标签: 五台山研究 乾隆皇帝 山西商人 清高宗 康熙皇帝 议叙
  • 简介:在今年“第五届五山国际旅游月”活动来临之际,为了充分发挥佛教名山的丰富旅游资源,促进五山旅游经济的发展,由刘泽民副省长亲自挂帅,召集省地县各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于四月十三日下午,在五山友谊宾馆会议厅主持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五山风景名胜区的负责人向与会各级领导汇报了去年现场办公会上确定的十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接着,大家一同前往现场,视察了各项工程进度,深入了解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旅游环境 现场办公 副省长 旅游经济 旅游资源
  • 简介:阿王老藏是清代五山第一任钦命总理番汉僧众大喇嘛,其法嗣老藏丹贝、老藏丹巴、顶增坚错、阿旺丹增、罗藏陈片相继主持法席,在五山僧界占统治地位达70余年。在师承上,阿王老藏并非学界所认为的达赖派,而是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第十四代法孙,与达赖系也有着特殊的关系。第一代大喇嘛的产生,采取的是"公举——皇帝钦命"的方式,其后五代均系父死子继、甲乙授受。阿王老藏及其法嗣建精蓝,兴道场,补经藏,修山志,设清规,供僧济贫,与清廷保持着良好的政教互动关系,对清代五山佛教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阿王老藏所开创的番汉兼弘、兼收并蓄,不分畛域、重视实修、不尚浮华的思想和学风,影响深远。

  • 标签: 五台山 阿王老藏 总理番汉大喇嘛 语录
  • 简介:2016年8月28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山西省佛教协会、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五山佛教协会承办,以“文殊信仰的中国化表达”为主题的2016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在五山万豪酒店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探研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和方向.与会教界法师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智慧经验,就文殊菩萨信仰对中国佛教的深远影响分析、研讨文殊信仰的中国化过程、形式、内容与借鉴意义.

  • 标签: 中国佛教 五台山召开 交流研讨会
  • 简介:30集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塑造了刘月季这一典型的普通妇女形象。这一普通农村妇女以她勤劳、善良.坚忍、宽容的优秀品德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刘月季这一艺术形象有着典型意义,可以说是中国千万个母亲形象的缩影。

  • 标签: 中国女性形象 母亲形象 月季 戈壁 电视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简介: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多个权威组织主持的“第八届(2011)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在香港正式发布,世界遗产地山西五山再次荣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这是自2008年以来,五山连续4年获此美誉。

  • 标签: 世界遗产地 五台山 避暑 中国 名山 十大
  • 简介:应台湾“中华道教玄天上帝弘道协会”的邀请,10月2日至7日,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赴参加了“2008宗教艺术国际学术暨玄天上帝信仰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研讨会首先于10月3日在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举行。来自各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并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文。

  • 标签: 上帝信仰 副会长 学术研讨会 信仰文化 张继 中国道教协会
  • 简介:在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村落到城市并日趋多元化的研究过程,研究领域日益广泛;现在的社区研究有对经典田野点的再研究,也有对新形势下相关问题的多元化研究。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典民族志中的村落之一——山东青岛头村一直是社区研究的实例和典范。头村是传统的中国北方村落,是社区形式的一种。这个位于胶东半岛的海边村落从第一次为人所知到现在的几十年间经历了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同时它也目睹了社区研究方法在中国的产生和本土化过程以及多元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社区研究 再研究 多元化发展 台头村
  • 简介:台山杂咏之四: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晴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台山杂咏十六首》元氏自注“甲寅六月”。本集卷三十七《暠和尚颂序》:“岁甲寅七月,予自清凉返太原”。依此,则元氏游台山的时间将近一月。甲寅为元宪宗四年(1254年),时元氏已六十五岁。这时的诗作,当如李光庭《辑元氏年谱序》所说,属於元氏第四期。即“己亥还乡,幸完家室,托遗编於腐史,蔚重望於灵光。守先人读书之庐,作诸候高座之客,大抵流连觞榼奔走风光,酬应之作既多,衰伤之音遂鲜。诗穷后工,靡援斯例。此回忻之诗,又一境

  • 标签: 遗山 甲寅 遗编 元氏 李光庭 集卷
  • 简介:古印度僧人崛多为慧能嗣法弟子,于唐开元前曾游五,所传禅法与慧能禅法完全相符,可知崛多是最早把慧能禅法传到五山的高僧之一。关于崛多的资料,可填补五山禅宗史的一处空白。

  • 标签: 崛多 慧能 坛经
  • 简介:2002年5月24日至26日,五山风景名胜区政府特邀我国著名专家和省、市、景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电视、报社等新闻单位的35位同志,在五山五峰宾馆举行了“五山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参加本次大会的有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潘江,

  • 标签: 中国 部门 区政府 风景名胜区 申报 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