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肝病治疗,国外多采用外源性的免疫物质如干扰素等药物进行免疫干预,这类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肝脏带来了严重损伤。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所有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代谢。西药较大的毒副作用,必然加重肝脏的负担,反而会损害肝脏。有的患者长期服用西药的抗病毒药物却造成肝功能越来越差、得不偿失的原因也在于此。

  • 标签: 肝病治疗 中药 服用西药 肝脏内 抗病毒药物 免疫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940(miR-940)对迁移和侵袭增强因子1(MIEN1)的作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等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对MG6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的转染处理,将其分为miR-940模拟物(mimics)组、控制(control)对照组、miR-940抑制剂(inhibitor)组和空白(Blank)对照组。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通过手术切除的12例骨肉瘤病理组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级标准进行良恶性分级,Ⅰ级5例,Ⅱ级3例,Ⅲ级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MIEN1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及正常成骨细胞hFOB1.19,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940及MIEN1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验MIEN1蛋白表达。对MG63细胞分组转染miR-940模拟物(mimics)、控制(control)对照、抑制剂(inhibitor)和空白对照,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miR-940,Western blot检验MIEN1蛋白表达。划痕实验评估转染后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价转染后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两样本t检验,多样本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MIEN1在不同恶性程度的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832,P<0.05)。骨肉瘤细胞MG63比正常成骨细胞的miR-940表达水平更低(4.37±0.61比12.4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4,P<0.01),而MIEN1表达水平更高(21.01±1.01比5.4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54,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940与MIEN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4,P<0.01)。转染后,模拟物组miR-940水平高于控制对照及空白对照组,而抑制剂组则低于对照组(51.16±4.27比4.19±0.47比4.36±0.29比1.1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327,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EN1的蛋白表达水平为模拟物组比对照组表达降低77.89%(t=3.174,P<0.05),而抑制剂组比对照组表达增高141.78%(t=-4.318,P<0.05)。划痕实验证实迁移能力miR-940模拟物组低于控制对照和空白对照组,而抑制剂组则高于对照组(27.48±0.28比51.05±2.65比50.86±0.88比74.5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2.615,P<0.01)。在MG63细胞侵袭能力方面,miR-940模拟物组能力相较于控制对照和空白对照组降低,而抑制剂组高于对照组(58.20±5.26比79.40±6.19比79.80±5.36比101.40±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13,P<0.05)。结论MIEN1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呈现正相关,miR-940在转录后,调控MIEN1表达水平,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28例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的浓度,并与血清BUN、Cr、UA的浓度进行比较,探讨血清CysC和β2-MG联合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以3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结果(1)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含量为(0.80±0.12)mg/L,肾病组血清CysC含量为(3.51±2.39)mg/L,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健康对照组血清β2-MG含量为(1.56±0.48)mg/L,肾病组血清β2-MG含量为(13.17±14.34)mg/L,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和β2-MG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上优于其他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血清Cys C &beta 2-MG 免疫透射比浊法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ASEK术中应用0.4mg/ml丝裂霉素C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120只眼)行LASEK术于切削区滴0.4mg/ml丝裂霉素C,据近视度数高低,≤-3.00D置30秒,-3.25~-6.00D,-6.25~-8.50D,分别置留60,90,观察术后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及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视力情况分别为77.50%、90.83%、98.33%;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明显;术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术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Haze发生率分别为32.5%,21.67%,9.17%。无1例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LASEK术中应用0.4mg/ml丝裂霉素C既安全又高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LASEK 丝裂霉素C 角膜雾状混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估早期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14例,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分级标准,轻度患儿103例纳入轻度组,中度患儿71例纳入中度组,重度患儿40例纳入重度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入院时检测血清β2-MG水平,患病患儿1周后复查。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轻度组血清β2-MG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无效者血清β2-MG水平高于有效者,治疗后中度组、重度组血清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β2-MG存在正相关性(r=0.642,t=8.190,P<0.05),治疗后仍存在相关性(r=0.420,t=7.037,P<0.05)。结论血清β2-MG可作为高胆红素血症中重症筛查指标,中重症患儿普遍伴有肾功能改变。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血清&beta 2-MG 诊断
  • 简介:Inthepresentstudy,weaimedtodeterminethequalityofdifferentbrands(Test1–Test6)ofmefenamicacid,whicharecommerciallyavailableinlocalmarketofKarachi,Pakistan.Variousqualityevaluationtests,includingweightvariation,hardness,thickness,friability,disintegration,assayanddrugrelease,werecarriedout.Resultswerefoundtobeinacceptablelimits.Moreover,releaseprofileswerecomparedusingdifferentdissolutionmedia,suchasphosphatebufferpH6.8,7.4andbiorelevantmedia(FaSSGF,FaSSIF,FeSSIFandSCoF).ReleaseprofilesatpH6.8and7.4wereevaluatedbyone--wayANOVA,model-independentandmodel--dependentmethods.ResultsofANOVAshowedthatno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amongtesterandreferencebrands(Test1–Test6).Similarly,allthebrandswerefoundtobebestfittedwithWeibullmodel.

  • 标签: 药学 药剂学 调剂学 药品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应用双通道OQAS评价患者视力情况以及点扩散函数(PSF)、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MTF截止空间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OQAS值OV100%、OV20%和OV9%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P<0.05)。治疗后,患者OSI、PSF和OV9%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2,F=9.102,F=5.029;P<0.05);而在MTFcutoff、SR、OV100%、OV20%的比较中均无差异。MTF为5cpd和10cpd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的MTF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F=4.039;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分别在5cpd、10cpd和15cpd的MTF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9,F=6.921;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视觉质量,能够客观上反映患眼的像差、散射和衍射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其传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HIV-1精准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四川省彭州市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的340份血样,采用巢式PCR扩增法对pol基因区进行扩增、清理、拼接剪辑,多序列对比构建系统进化树区分亚型,计算成对基因距离,在基因距离阈值为0.90%时成簇数最多(41个),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分析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入网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0份样本中,扩增成功330份(97.06%,330/340)。确定6种HIV-1亚型,包括CRF01_AE(56.67%,187/330)、CRF07_BC(27.88%,92/330)、B(11.21%,37/330)、CRF08_BC(3.33%,11/330)、CRF55_01B(0.61%,2/330)和C(0.30%,1/330)。入网率为58.79%(194/330),研究对象HIV-1分子传播网络的入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文盲,初中(OR=0.35,95%CI:0.13~0.97)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OR=0.14,95%CI:0.02~0.97)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相比于农民,职业不详(OR=0.40,95%CI:0.17~0.95)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相比于CRF01_AE亚型,CRF07_BC(OR=0.20,95%CI:0.11~0.35)和CRF08_BC亚型(OR=0.09,95%CI:0.02~0.45)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结论四川省彭州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中艾滋病传播来源多元化,艾滋病干预工作应重点定位于低文化程度的中老年农民,同时加强检测与溯源调查。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分子传播 网络 50岁及以上人群 特征
  • 简介:摘要科技的发展刺激了动画艺术形式的产生与不断进步,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动画设计也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何解决数字媒体时代对动画设计的影响,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成为了动画从业者的当务之急。

  • 标签: 数字媒体时代 动画设计 创新 策略
  • 简介:摘要高危人群中性传播感染(ST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鉴于HIV暴露前后预防的成功经验,化学预防STI传播是安全、有效的防治手段。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开展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暴露前还是暴露后,多西环素均能有效降低STI发病率。本文通过对STI化学预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化学预防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化学预防 高危人群 多西环素
  • 简介:摘要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多数STD的口腔表征不仅具有特征性,且常常是其首发、早发、必发的临床表现。这就要求口腔医师必须熟悉STD的口腔表征,以利早期做出诊断,避免漏诊及误诊,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监测,阻止STD的传播。同时,要求口腔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本文着重介绍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特点、口腔表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梅毒 口腔表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种:

  • 标签: 病毒感染 皮肤粘膜破损 传染途径 阴道分泌物 性行为传播 肛交
  • 简介:1994和1996年在古巴哈瓦那的一个中心诊所CiraGarcia对因阴道异常分泌物前往妇科就诊的妇女进行研究。用革兰氏技术和培养对宫颈内和阴道渗出物进行病因学检查。也进行了念珠菌和与细菌性阴道炎、阴道滴虫有关的病原体分离鉴定。另外,对男女患者均进行了梅毒(VDRL)和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阴道滴虫 细菌性阴道炎 异常分泌物 血清学试验 病因学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妇女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其中85%为生育年龄妇女,然而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将从艾滋病的概念、流行概况、艾滋病传播途径、临床分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