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这方面的教学进行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为此,本文针对人体解剖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后根据这些教学方法,对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妇产科腹部纵切口和横切口的解剖特点与切口愈合情况,浅析两种腹部切口的优劣。方法对患有腹部肿瘤疾病,且接受了腹部切开手术的30名患者的资料以及术后切口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具体而言,下腹壁纵切口组伤口愈合的优良率约为86%,伤口化脓率为14%。下腹壁横切口组伤口愈合的优良率约为79%,伤口化脓率为21%。两种切口的选择方式与切口愈合程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腹壁纵切口解剖与下腹壁横切口两种解剖方式各有其解剖特点,在通常情况下,下腹壁纵切口较为常见,且比横切方式在切口愈合方面更为理想,在临床上应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切口 解剖学 特点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解剖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医学上要想查许多罕见疾病的病因和对其有效治疗的方法,首先应了解、熟悉正常人体的结构,而解剖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结构。有一句俗语说的好:“解剖( DepartmentofAnatomy)无疑是医学生的第一个噩梦”,这门学科不仅难学好,而且一旦墨守成规就容易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遇到瓶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解剖的学习中培养独特的创新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学习兴趣 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法
  • 简介:对医学院校解剖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精简教学内容、设立"问题"课堂、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解剖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皮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皮支血管链皮瓣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本文从眼的解剖观点出发,对白内障针拨套出术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手术似欠佳.特敬告基层眼科医生注意把握,以免给病人带来痛苦.

  • 标签: 解剖学 白内障 针拨套出术 并发症
  • 简介:随着对足内侧皮瓣应用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足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早期,足内侧皮瓣因位置恒定、转位灵活、不影响足的美观和功能等原因而被制成带蒂皮瓣用以局部转位修复慢性溃疡或创伤引起的组织缺损.进入9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及手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需要,足内侧皮瓣又因其色泽、质地及厚度与手皮肤相近、可供选择的血管多、血管蒂长、具有深浅两套静脉回流、伴有感觉神经等优点,而作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有关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不断见诸报道,现就足内侧皮瓣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足内侧皮瓣 解剖学 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护理解剖是在研究解剖知识的基础上,着重阐明护理实践过程中准确应用解剖知识的一门科学。针对三年制高职学生,如何以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文章从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如何提高职护理解剖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高职护理 解剖学 有效教学
  • 简介:锁孔入路的概念由Wilson[1]1971年首先提出,Fukushima等[2]1991年报道了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Taniguchi和Perneczky[3]1997年报道了颞下锁孔入路在鞍上和岩斜区病变中的应用。

  • 标签: 鞍区 锁孔手术 解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网络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多媒体不仅丰富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也不断应用于《系统解剖》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也随之推陈出新。不断更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考验教师和学生对于新模式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过快的改革更新导致盲目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不可取代的优点。本文通过研究当下应用较多的新型教学模式与考评手段,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分析其存在的优劣性,尝试讨论并提出更为实用有效的教学考评改革方法。

  • 标签: 系统解剖学 微视频 手机考试 3D解剖图 实验课
  • 简介:摘要:科技技术是我国信息时代到来最大的依仗,而生命保障的背后却是医学和无数白衣天使的默默付出。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全世界而言,医学发展是全球人们最大的瑰宝,中国古有中医发展排忧解惑,后有西方西医“一针一线”拯救生命。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发展都是万千人民的福音。中医与西医有最本质上的区别,中医趋向于利用药理从内调节身体,而西医则是从外通过手术或是外界物品从外部进行改变,解剖在西医中应用要比中医更广泛一点。

  • 标签: 解剖学应用 肠胃病治疗 医疗手段呈现
  • 简介:人体解剖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

  • 标签: 医学教育 多媒体技术 人体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教学模式用于系统解剖教学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共计74人,其中1班采取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归入研究组;另1班采取常规PPT模式教学,归入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课程总成绩、习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系统解剖教学,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愿,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些年,国家对于教育创新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强化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中职解剖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德育品质。基于此,本文对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解剖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研究。

  • 标签: 思政元素 中职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体解剖教学中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将某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名纳入研究,时间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根据教学方式差异,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20名。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研究组采取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成绩。结果:对照组学生学习平均成绩83.24±4.23分,研究组学生学习平均成绩93.42±5.02分,二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可提高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良好。

  • 标签: 新型教学方式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我们国家最大的依靠就是技术,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为我们的生活而努力。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整个世界,医疗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在古代,中国有为人类解决问题的中医,在现代,则有“一针一线”的西医。不管是中西医的进步,还是对无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中医和西医有很大的不同,中医注重的是从内部调整,而西医注重的是从外面做手术,或者借助外力,所以在解剖方面,要比中医更加常用。

  • 标签: 解剖学应用 肠胃病治疗 医疗手段呈现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是医学的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解剖教材与医学其它专业的解剖教材具有一定区别。根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特点,整合教学实践及反馈情况,对《人体解剖》教材中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完善教材建设,并在内容和编排方面体现出护理教材的专业性及特殊性,彰显护理职业教育特色。

  • 标签: 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解剖学 教材编写
  • 简介:1医学影像学的研究现状1.1X线解剖及介入放射解剖近几年来数字成像系统的出现,满足了一些X线的特殊用途及特殊环境[1],也对影像解剖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影像解剖应更详细、更准确及更实用,我国的X线解剖研究也因此而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戴力扬作了胸、腰椎椎体高度的放射学测量及寰齿间距的放射学测量[2].丁士海用X片推测出颅容积[3].孙群慧作了腕骨的X线片观测[4].张维彬作了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察[5].此外,利用头颅骨性标志定位前、后联合:膀胱下静脉内结石的解剖及X线分析:心室壁动脉分布的图象分析: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水平段的立体定位以及视神经孔形态的X线解剖等等都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发展趋势 CT MRI 医学影像学 断层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