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识别汽车隔音件技术改造项目技改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探讨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电焊弧光和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正己烷CTWA最大值为2.8mg/m3、二氧化硫CTWA最大值为0.19mg/m3、甲醛最大浓度为0.15mg/m3、粉尘CTWA最大值为1.6mg/m3,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为78.2~92.8dB(A),按接触时间结果未超标;其他危害因素也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已做到"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可行有效,控制效果良好。

  • 标签: 汽车隔音件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公司为保证锅炉烟气NOx排放满足环保要求,进行低氮喷燃器改造。本文针对锅炉脱硝改造后炉膛结焦严重,影响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提出合理配制燃煤品质、加强燃烧调整、根据机组负荷变化合理调节配风、加强受热面吹灰等措施,有效降低锅炉炉膛结焦,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 标签: 低氮燃烧器改造 炉膛结焦 燃烧调整
  •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一直以来都是必备的生产元素之一,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同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有可能会在使用的时候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因素,如果说在进行电焊的时候,因为空间的原因导致通风不良,那么有毒物质就很容易大量聚集在生产者附近,使其身体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甚至使工作人员中毒导致生命危险。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企业生产的机修车间进行通风设施的改造和设计,使其能够对因为工作过程当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而造成的职业病进行防护。

  • 标签: 机修车间 职业病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急诊溶栓流程的改造缩短院内耽误时间。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男102例,女56例,年龄(69.12±12.75)岁。本院自2017年11月起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急诊溶栓流程的改造,包括在急诊设立卒中专科护士岗位、溶栓地点由病房前移到急诊、完善卒中绿色通道、优化评判溶栓路径等。建立3个时间节点:入急诊到扫描头颅CT的时间,扫描头颅CT到签署知情同意的时间,签署知情同意到开始溶栓的时间。3个时间相加得到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评价各时间节点、DNT、溶栓达标率(DNT≤60 min为达标)的情况,进而分析院内延误改进的效果。结果2016—2019年4年间,经急诊溶栓的例数分别是20例、22例、46例、70例;溶栓达标率分别为5.00%、9.09%、43.49%、55.71%;DNT中位数分别为112.0(82.5,134.0)min、75.5(71.8,85.0)min、67.5(48.8,82.3)min、59.0(49.8,76.0)min。各年度的时间节点和DNT均逐年缩短,除扫描头颅CT到签署知情同意的时间以外(P=0.260),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院急诊溶栓流程改造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超急性期脑梗死 溶栓 流程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宽厚板热轧生产线操作值班室隔声改造对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9月,以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为基础,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07至2017年某钢铁厂轧钢生产线25个固定操作室和操作室工作人员噪声测量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对研究资料中隔声改造前后噪声暴露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隔声改造前比较,隔声改造后操作室工作人员噪声接触值降低、0级[8小时等效噪声(LEX,8 h)≤85 dB(A)]噪声作业合格率、操作室设计限值合格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造后消除了II级及以上噪声危害作业,操作室工作人员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75 dB(A),但改造后各操作室噪声水平仍不符合工效限值标准。结论隔声改造可有效改善噪声工作场所操作室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

  • 标签: 噪声 职业接触限值 暴露 隔声 技术改造
  • 简介:文章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护士站光环境现状的现场检测及数据整理,做出相应的科学评估,找出了影响护士站光环境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改造方案,为护士站光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 标签: 三甲医院 护士站 光环境 现状 改造
  •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一直以来都是必备的生产元素之一,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但是同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电焊有可能会在使用的时候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因素,如果说在进行电焊的时候,因为空间的原因导致通风不良,那么有毒物质就很容易大量聚集在生产者附近,使其身体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甚至使工作人员中毒导致生命危险。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企业生产的机修车间进行通风设施的改造和设计,使其能够对因为工作过程当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而造成的职业病进行防护。

  • 标签: 机修车间 职业病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流程改造的优质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流程改造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到院后等待时间、洗胃时间、留观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基于流程改造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治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流程改造 优质护理 诊治效率
  • 简介:[摘要]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与现场检测等方法,明确栓剂药品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并对超标的抽粉工序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改造和验证检测,以研究职业病防护设施改造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工艺改造后,称量工序作业人员接触其他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均明显下降,相比改造前分别下降42%和43%。抽粉工序人员接触其他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也明显下降,分别下降40%和42%,并且短时间接触浓度由超标变为低于50%接触限值。

  • 标签: [] 制药 抽粉 粉尘 职业病防护设施改造
  • 简介:[摘要]   目的:根据无锡市政府整合无锡医疗资源部署,做优做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合并无锡市第三、第四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南院区,融合两院区信息系统,应用于南院区整体搬迁启用和北院区系统覆盖。方法:按照卫健委指示,利用三院区已有集成平台,以医院集成平台为中心集成各个信息系统,融合为一套信息系统框架体系。结果:通过统一信息标注、建设数据中心、建立患者主索引等一系列技术手段顺利完成了两院区融合搬迁的信息系统改造工作。结论: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在系统融合、辅助决策支持、临床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 标签: []   集成平台  两院合并  系统融合  迁移改造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作为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改造。微生物菌株不仅在生物制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且其创新技术的应用直接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革新。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株在生物制药中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现代分子筛选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菌株筛选中的应用。同时,本文还将讨论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代谢工程技术在微生物菌株改造中的应用,以期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标签: 生物制药 微生物菌株 筛选与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基于双源CTA技术,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以及盆腔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其初级属支进行了清晰显示。结论: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 宫颈癌 三维模型构建
  • 简介:目前,临床及实验资料均证实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2型(11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typeⅡ,11βHSD2)缺陷可导致血压升高.甘草甜素和胆酸是11βHSD2的抑制剂,它们通过抑制11βHSD2增加组织局部分泌的皮质醇及降低醛固酮水平致血压升高.高糖是11βHSD2的抑制剂,它是否通过抑制11βHSD2导致血压升高?组织局部分泌的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如何?报道较少.我们进行了初步观察.报道如下.

  • 标签: 高糖 动脉血压 皮质醇 醛固酮 离体肠系膜血管网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2型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脑导水管梗阻临床诊断中磁共振3D-CISS序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55例脑导水管梗阻患者,借助于3.0T超导MR扫描仪实施3D-CISS、FLASHT1WI以及TSET2WI序列扫描,同时对磁共振3D-CISS序列原始图像实施重建,就三种序列脑导水管病变显示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3D-CISS、FLASHT1WI以及TSET2WI三种序列在脑导水管梗阻病变显示率上各为100%、72.7%、16.4%,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对于常规序列而言,在脑导水管梗阻病变的显示上,磁共振3D-CISS所存优势明显,若条件允许可优先选用这种序列进行检查诊断。

  • 标签: 诊断 磁共振 脑导水管梗阻 序列 3D-CISS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关键技术。通过相关当前老城改造与新城设计建造要点工程案例实际分析。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市政工程 排水 管道 技术 施工
  • 简介:文章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楼地下二层漏水问题,对排水管道锈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温蒸汽灭菌器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高温灭菌器 排水管道 锈蚀 设计
  • 简介:摘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电分离移交改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任务之一,时间紧、任务重。文章就如何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完成改造移交任务,确保政府、移交方、接收方、客户等各方满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 标签: 职工家属区 供电改造 移交
  • 简介:摘要医用负压吸引设备系统是一般大中型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共用医疗设备,各临床科室都要使用,部分医技科室也需使用,特别对于手术室、ICU等科室显得特别重要,直接会影响到患者手术和救治,因此系统的稳定可靠性要求高。我们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就是为了提高负压吸引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几率,提高设备完好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造常规医用加速器实现超高剂量率放疗(Flash-RT)的可行性,了解改造后Flash-RT射线束的物理性能。方法改造Varian 23CX医用加速器,使设备在等中心处的电子线辐射平均剂量率不小于40 Gy/s。设计相关物理测量方案对不同源皮距条件下的实际辐射剂量率、改造后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PDD)曲线和离轴剂量分布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使用HD-V2型胶片测量改造后9 MeV电子线的平均剂量率,出束设定时间为3、6 s一组的平均剂量率分别为97.9、99.27 Gy/s;在源皮距(SSD)为100、80、60 cm时,平均剂量率分别为99.3、168、297.5 Gy/s;改造后9 MeV射束PDD曲线的R100、R50分别为水下2.2、3.87 cm,电子射程Rp为4.58 cm,模体表面最大可几能量Ep,0为9.28 MeV,这些参数值均略高于常规9 MeV射束,表现为表面剂量略增加,高剂量坪区相对变宽;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总体呈现中心轴最高,随离轴距离增加剂量逐渐下降的特点,在20 cm×20 cm,SSD为100 cm射野条件下,横向和径向离轴剂量分布曲线的半峰宽分别为16.6 cm和16.4 cm。结论改造后的常规医用加速器,射线束在等中心处的平均剂量率达到Flash-RT要求,在SSD为60 cm条件下平均剂量率远高于开展Flash-RT所需的至少40 Gy/s的要求。

  • 标签: 超高剂量率放射疗法 超高剂量率 医用加速器 加速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