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就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坚持“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 2014年 5月,云县人民医院率先在全省建立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云县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2019年,又率先在全省实施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了“三医”联动改革实质性落地,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县域医改新路经,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在全国全省全市都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的医改“云县模式”。

  • 标签: 医疗卫生 一体化管理 建立体系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开展动画视频对儿童腺样和 /或扁桃术后雾化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0名住院行腺样和 /或扁桃切除术的 5岁以下患儿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常规指导,试验组除常规指导外,术前 1天指导家长和患儿共同观看动画视频指导。比较两组术后患儿的雾化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的雾化吸入时间、抵触哭闹次数和药物喷洒次数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雾化依从性率分别为 74%和 42%,家长总满意度分别为 100%和 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 观看雾化吸入动画视频能明显提高患儿雾化的依从性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雾化吸入治疗 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填充网袋(FP)应用于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在PVP中使用FP治疗的38例老年OVCF患者,男8例,女30例,年龄(76.32±2.43)岁,年龄范围为62~82岁,共42椎节。测量术前、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的椎体高度,对患者腰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奥斯维斯功能障碍评分(ODI),观察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随访10~12个月,随访期间无肺栓塞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无临近椎及术椎再骨折。术后3 d[(1.1±0.4)cm、(0.8±0.1)cm、(2.4±0.5)cm]、术后12个月[(1.3±0.4)cm、(1.4±0.2)cm、(2.6±0.3)cm]患者的椎体高度较显著高于术前[(0.6±0.1)cm、(0.7±0.2)cm、(2.2±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术后12个月患者的VAS[(3.50±1.33)分、(1.55±1.26)分]、ODI[(21.72±5.83)分、(10.50±4.77)分]明显低于术前[(7.14±1.32)分、(61.74±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P应用于PVP治疗OVCF,能明显缓解椎骨折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椎体高度,且能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填充网袋 骨水泥渗漏
  • 简介:摘要针对医学院校《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将自主性"教"与"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7级《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开展了基于信息资源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等。结果发现,这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与"学"在《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用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 标签: 医用有机化学 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 设计性实验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解磷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 32例)和研究组( 33例),对照组采用解磷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解磷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3.13±0.18) d、意识恢复时间( 4.26±0.37) d、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 4.19±0.36)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5.21±0.46) d、( 12.84±2.15) d、( 13.05±2.21) d,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 81.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解磷定注射液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还能缩短其预后时间。    【关键词】解磷定注射液 ;早期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jiephosphorid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hemoperfusion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 65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 (3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phosphoridine injec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phosphoridi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hemoperfusion.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recovery time and rescue success rate. result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3.13 ± 0.18) d, consciousness (4.26 ± 0.37) D and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4.19 ± 0.36) 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5.21 ± 0.46) d, (12.84 ± 2.15) D and (13.05 ± 2.21) d. The Rescue power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97%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1.2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jiephosphoridine injection and early hemoperfus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but also shorten the time of prognosis.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从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患者中随机抽取 100 例患者,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 50 例)与常规组( 50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抢救成功率。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针对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7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性管理,观察组行压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压力管理能使患者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减轻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压力管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 应对方式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物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分别为(3.07±1.14)d、(1.42±0.3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5±1.22)d、(2.01±0.58)d(t=3.543、4.697,均P<0.05);观察组阿托品用量[(252.57±28.44)mg]明显少于对照组[(282.61±29.82)mg](t=3.993,P<0.05)。治疗12 h、24 h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1 128.64±152.49)U/L、(1 422.08±184.68)U/L,均高于对照组的(912.73±144.61)U/L、(1 165.32±173.27)U/L(t=5.627、5.553,均P<0.05)。治疗1 d、3 d后,观察组有机磷毒物浓度分别为(1.08±0.30)mg/L、(0.62±0.1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0.35)mg/L、(0.84±0.27)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2、3.713,均P<0.05)。观察组反跳、中间综合征、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13.33%(4/30),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23.33%(7/30)、36.67%(11/30)(χ2=5.192、3.278、4.356,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清除血液毒物浓度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机磷化合物/中毒 血液灌注 胆碱酯酶类 毒物 中间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GF-β1、TNF-a、IL-6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恢复及昏迷时间均较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4.76%比14.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效果优于单一血液透析,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炎症状态,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昏迷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椎成形术与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新发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 OVCF)的效果。方法:以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 60例新发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球囊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经皮椎成形术( PVP)治疗,对比手术情况、巴塞尔指数( BI)评分、椎体高度和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 93.33%,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和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 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VP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椎前缘高度更容易恢复,感染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球囊后凸成形术 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与传统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7例单节段行PK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PKP组(36例)和传统PKP组(21例)。改良PKP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73.9±9.4)岁;病程(2.2±1.5)个月;损伤部位:胸椎20例,腰椎16例。传统PKP组:男15例,女6例;年龄(72.6±11.9)岁;病程(1.8±1.1)个月;损伤部位:胸椎10例,腰椎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肺栓塞、骨水泥中毒反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33.3%(9/27)]低于PKP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术前好转;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PKP组各项指标优于传统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KP,改良PKP治疗Kümmell病更安全、有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染色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与染色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诊断的905例羊水标本的G显带核型分析和CNV-seq结果,并对CNV-seq提示可疑致病性或临床意义未明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 CNVs)进行变异来源的亲本分析。结果除罗氏易位引起的染色数目异常外,CNV-seq对G显带核型分析确诊的70例染色数目异常,9例染色嵌合体异常和7例染色非平衡性结构异常均成功确诊并且额外多发现10例致病性明确的染色微缺失/微重复。CNV-seq与G显带核型联合使用能将染色异常阳性率从11.27%(102/905)提高到12.38%(112/905)。对33例存在可疑致病性CNVs或临床意义未明CNVs (varia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 VUS)胎儿样本的亲本验证分析表明,81.82% (27/33)的胎儿可疑致病性CNVs或VUS源于父母遗传,仅有18.18% (6/33)源于新发变异。结论CNV-seq与G显带核型联合使用能多发现1.11%的致病性明确CNVs,可以有效减少G显带核型分析无法检测的染色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缺陷儿的出生。同时,对可疑致病性CNVs和VUS进行父母亲本家系验证有助于确定CNVs的来源和遗传咨询。

  • 标签: 产前诊断 G显带核型分析 高通量基因测序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临床椎成形术及椎后凸成形术在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 法 以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 2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均实施椎成形术及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低粘度 PMMA 注射量如下所示: PVP 注射量是 3.17±2.09ml , Sky 成型器注射量是 2.51±2.72ml ,冠龙球囊注射量是 3.71±2.89ml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疼痛评分是 5.47±1.29 分,术后 2 周疼痛评分是 2.12±0.79 分,术后 1 个月疼痛评分是 1.54±0.37 分。术后 2 周、 1 个月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椎成形术及椎后凸成形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高龄 重症 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晶状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青岛眼科医院行晶状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光学部夹持术治疗的28例(43只眼)儿童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28例患者年龄(7±4)岁(2~12岁);男性14例,女性14例。全部患者人工晶状光学部均成功夹持于晶状后囊膜撕开区。术后随访6.0~12.0个月(平均8.4个月)。除1例(2只眼)患者无法配合检查视力外,其余27例(41只眼)中最佳矫正视力<0.1、0.1~<0.3、0.3~<0.5、≥0.5术前分别有17、17、4、3只眼,术后分别有4、4、5、28只眼,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末次随访等效球镜度数为(0.21±0.74)D。3只眼术后1周出现药物相关性高眼压,停用糖皮质激素性眼药后随访眼压正常。随访过程中全部患者人工晶状均稳定夹持于后囊膜撕开区。全部患者均未发现视轴区混浊,未见虹膜前、后粘连及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晶状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儿童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轴区混浊的发生。(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43-348)

  • 标签: 白内障 晶体后囊 晶体囊撕裂术 晶体植入,眼内 儿童 光学部夹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 PVP)与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2016年 4月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n=40)接受 PVP治疗,观察组( n=40)接受 PK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压缩率、 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疼痛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压缩率、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疼痛 VAS评分表现相近,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观察组Cobb角、椎压缩率、疼痛 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7.50%,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KP与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疼痛,但 PKP治疗患者脊柱序列恢复效果更优,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及永久性填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体牙髓病患者 奥硝唑合剂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案信息是医院的一项重要资源,在医院科研、医学统计、临床诊疗及教学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也起到法律依据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医院在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相对独立,这样的状况对于医院发展不利,也和当前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病案信息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病案信息的收集、保存、统计、处理一化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管理层的青睐。

  • 标签: []病案统计管理 一体化 问题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