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内科临床上的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种溶骨性损伤、贫血、肾损伤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细菌性感染。本文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的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期为早期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住院的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的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病原菌分布、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以表现为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提示以双肺感染较常见,常见病原菌是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发生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主要是:粒细胞缺乏、Ⅲ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症。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多样;其易感因素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常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在病原菌未检出前,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进展。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粒细胞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应用硼替佐米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应用硼替佐米出现不良反应者进行对症护理。结果不良反应主要有疲乏、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带状疱疹等;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因病人不良反应剧烈退出观察2例。结论对症护理能辅助部分多发性骨髓瘤行硼替佐米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完成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肌膏结合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撕脱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科收治的足踝部皮肤撕脱伤患者30例,入院后于急诊予以彻底清创后将撕脱皮肤制成去脂全厚皮片回植,VSD负压引流覆盖,对坏死部分行中药生肌膏换药。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回植皮片全部Ⅰ期成活愈合,18例患者对回植皮片坏死部分行中药生肌膏换药后全部愈合,未再行植皮。结论生肌膏结合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皮肤撕脱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生肌膏 VSD负压引流技术 足踝部 皮肤撕脱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露烧伤膏”对日晒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 2011年至 2015年参加河西走廊旅游极限运动期间发生日晒的 248例病人采用“紫露烧伤膏”治疗,局部每 4小时 ---5小时涂药一次。除 2例伤情较严重病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 246例均在本院接受治疗,浅 II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6.84天 +-2.58天。结论:“紫露烧伤膏”治疗日晒疗效可靠,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 标签: 日晒伤 紫露烧伤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开展,可以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程度。方法从2014年5月—11月在我科住院的孕产妇中,挑选低危、首次妊娠的初产妇252例进行自然分娩与传统接生的比较,将其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程度。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开率为46.03%,I度裂率13.50%,Ⅱ度裂率占0.79%;对照组会阴切开率为76.98%,I度裂率43.65%,Ⅱ度裂率2.38%;观察组会阴切开率及裂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托肛接生法相比,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及裂程度。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初产妇 会阴切开率 裂伤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椎椎弓根螺钉与四钉固定术在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骨折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胸腰椎骨折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椎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稳定骨折端,纠正腰椎畸形,且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四钉固定术 无神经损伤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椎前缘高度,且并发症少,并能减轻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弓根植骨术 影像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季德胜蛇药片对蜂蜇伤患者疼痛、瘙痒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肾病科确认的116例蜂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伤口给予蜂蜜+季德胜蛇药片局部外敷,对照组58例伤口给予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季德胜蛇药片混合液局部外敷比较两组疼痛、瘙痒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瘙痒缓解时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均P小于0.05)。结论地塞米松软膏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混合液能迅速缓解蜂蜇伤患者的疼痛、瘙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季德胜蛇药片 蜂蜇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网络平台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网络延续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网络平台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评分、用药知识掌握评分、饮食知识掌握评分;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网络延续组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网络延续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评分、用药知识掌握评分、饮食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网络延续组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网络平台延续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认知,提高用药知识掌握度、饮食知识掌握度,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网络平台延续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MRI和CT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先后采用MRI和CT两种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CT共检查出多发性脑梗死61例,检出率为76.25%,共检出病灶数243个,小病灶84个(34.57%),基底节159个(65.43%);MRI共检查出多发性脑梗死80例,检出率为100%,共检出病灶数378个,小病灶156个(41.27%),基底节159个(58.73%)。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方面以MRI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检查诊断中均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相比于CT,MRI在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方面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MRICT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贫血、病理性骨折、肾功能不全及高黏滞综合征;给予积极对症治疗与有效护理,效果显著。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90例确诊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5例,两组患者均对患者的体质给予检测,并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症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悉心护理,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时间均为30天(1个月)。结果观察组(43,95.6%)相对比对照组(39,86.7%)临床总有效率高了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在护理服务结束后,对其所受到的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的评价,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效果的成效良好,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无不良情绪的产生,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并发症 临床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30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行传统切口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切口设计、手术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及乳腺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时治疗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乳腺纤维腺瘤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用硼替佐米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多发性骨髓瘤病患220例,利用抽签的形式对220例入选者进行分组A组、B组各110例。两组都予以硼替佐米治疗,A组同时辅以综合护理,B组辅以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护理的效果。结果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比B组的24.55%低,P<0.05。A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27%,明显比B组的85.45%高,P<0.05。结论于多发性骨髓瘤病患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对其辅以综合护理,可提高其用药的效果,减轻药物副作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观察 硼替佐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利度胺联合MP(马法兰、泼尼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不受性别、年龄、分期、分型的影响,病例组使用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MP方案治疗,观察3个月,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临床特征及反应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观察其缓解率。结果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缓解率为71.4%(15/21);对照组单用MP方案治疗缓解率为52.4%(11/2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用MP方案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