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疾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择我院收入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对比观察FT3、FT4、Tg、TSH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T4、FT3、Tg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脓毒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原代培养大鼠CMECs细胞,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用于实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筛选出芍药苷的安全有效浓度10、20、40 μmol/L。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及低、中、高浓度芍药苷预处理组。空白对照组用完全培养基培养;LPS组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1 mg/L的LPS刺激细胞;芍药苷预处理各组分别于LPS刺激前4 h加入10、20、40 μmol/L芍药苷进行预处理。各组细胞于LPS刺激后继续培养24 h,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检测大鼠CMECs细胞通透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CXCL1、CXCL2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酸化Src(p-Src)、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磷酸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CMECs细胞通透性明显增加;经不同浓度芍药苷预处理后细胞通透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以40 μmol/L芍药苷组改善最明显,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值:1.61±0.07比2.13±0.06,P<0.01)。ELISA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CMECs细胞上清液中有适量CXCL1、CXCL2分泌;但在LPS诱导下,细胞上清液中CXCL1、CXCL2分泌量明显增加;给予不同浓度芍药苷预处理后细胞上清液中CXCL1、CXCL2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其中40 μmol/L芍药苷对CXCL1的抑制作用最佳,20 μmol/L芍药苷对CXCL2的抑制作用最佳,与L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XCL1(ng/L):337.51±68.04比829.86±65.06,CXCL2(ng/L):4.48±0.11比9.41±0.70,均P<0.01〕。RT-qPCR结果显示,大鼠CMECs细胞中CXCL1、CXCL2的mRNA表达与ELISA结果一致,表现为LPS能够诱导大鼠CMECs细胞中CXCL1、CXCL2的mRNA表达增加;而不同浓度芍药苷预处理后能够明显降低CXCL1、CXCL2的mRNA表达,40 μmol/L芍药苷对CXCL1 mRNA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佳,20 μmol/L芍药苷对CXCL2 mRNA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佳,与L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XCL1 mRNA(2-ΔΔCt):0.543±0.004比0.812±0.089,CXCL2 mRNA(2-ΔΔCt):10.52±0.71比17.68±1.09,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CMECs细胞中有适量p-Src、VE-cadherin和p-MAPK蛋白表达;LPS刺激后大鼠CMECs细胞中p-Src、p-MAP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V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经不同浓度芍药苷预处理后,细胞中p-Src、p-MAPK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但VE-cadherin蛋白表达则呈升高趋势,以40 μmol/L芍药苷组效果最佳,与L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rc蛋白(p-Src/GAPDH):1.02±0.09比1.29±0.05,p-MAPK蛋白(p-MAPK/GAPDH):0.24±0.02比0.62±0.02,VE-cadherin蛋白(VE-cadherin/GAPDH):0.64±0.03比0.31±0.02,均P<0.01〕。结论芍药苷能够通过调节CMECs细胞中Src/VE-cadherin通路,抑制炎症相关蛋白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改善LPS诱导的CMECs细胞通透性。

  • 标签: 芍药苷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谱乳腺X线成像(contrast enhanced energy spectrum mammography,CESM)、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评估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6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其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组(n=41)、Luminal B型组(n=69)、Her-2过表达型组(n=32)、三阴性型组(n=20),均行CESM、DCE-MRI、DWI检查,比较4组CESM影像特点及流入率(wash in rate,WIR)、最大强化程度(maximum enhancement,ME)、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ADC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ESM影像特点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对MRI相关参数评估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4组钙化特点无显著差异(P>0.05);4组肿块直径、肿块形态、肿块边界、强化、腋下淋巴结肿大特点及ME、TTP、WIR、ADC有显著差异(P<0.05);钙化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肿块直径、肿块形态、肿块边界、强化、腋下淋巴结肿大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WIR联合ADC评估三阴性型乳腺癌的AUC为0.898(95% CI:0.846~0.950),准确性为82.65%,cut-off值为0.653;ME评估Luminal B型乳腺癌的AUC为0.678(95% CI:0.591~0.765),准确性为72.10%,cut-off值为0.442;TTP评估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UC为0.773(95% CI:0.691~0.855),准确性为73.45%,cut-off值为0.469。结论CESM、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有望应用于评估乳腺癌分子分型。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分子分型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针对慕课所具有的时效性高、资源充足、涉及范围广等优势,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对混合式教学法中慕课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旨在增加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 标签: 慕课 生物化学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6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100例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进行检测,观察其表达结果。结果 ER 、 PR 阳性的 50 例患者中, C-erbB-2 同时为阳性的发生率为 24.00% , C-erbB-2 为阴性的发生率为 76.00% ; ER 、 PR 阴性的 50 例患者中, C-erbB-2 同时为阴性的发生率为 16.00% , C-erbB-2 为阳性的发生率为 84.00% 。由此可知, ER 及 PR 状态与 C-erbB-2 表达呈现负相关( P<0.05 )。 ER 、 PR 阳性患者中伴有 28.00%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 ER 、 PR 阴性患者的腋窝转移率 6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术中快速疑难病例包括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否伴微浸润、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癌鉴别、不同系统来源低分化癌与炎性病变的鉴别等,利用术中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标记特异性肌上皮细胞指标p63、Calponin以及广谱细胞角蛋白,可以在15 min内完成染色,快速、准确地辅助术中快速诊断,显著降低误诊、漏诊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建立新型高敏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电化学发光检测法(ECL-ZnT8A),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0例、健康对照者360例(158例用于方法的建立,202例用于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的鉴定)进行ECL-ZnT8A检测,120例(60例健康对照,50例T1DM,10例ZnT8A阳性血清)同时检测ECL-ZnT8A和放射免疫沉淀法(RBA)-ZnT8A。经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²检验比较各组间ZnT8A指数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1)400 ng/ml的ZnT8-Biotin和200 ng/ml的ZnT8-Sulfo-TAG是ECL-ZnT8A反应体系的最适浓度。(2)ECL-ZnT8A批内变异系数为3.4%~8.2%,批间变异系数为10.5%~12.8%,阴、阳性结果判断重复性100%。(3)ECL-ZnT8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7.7%)和特异度(96.1%),与RBA-ZnT8A的一致率为96.70%(116/120,Kappa值为0.929),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06,P<0.01)。(4)T1DM患者ECL-ZnT8A阳性率为52.00%(52/10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99%(2/202)(χ²=118.528,P<0.01)和T2DM组的1.33%(2/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90.955,P<0.01)。结论ECL-ZnT8A检测操作简便无放射污染,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1型 锌转运体 8自身抗体 胰岛自身抗体 电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环境化学污染物给人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表观遗传可能是环境化学污染物暴露与人体健康不良后果之间的重要媒介。许多环境化学污染物暴露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我们概述表观遗传学的机制以及重金属砷、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苯暴露与表观遗传学之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了解和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暴露与表观遗传之间的关联作用,进一步阐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 标签: 表观遗传调控 环境化学 污染物 暴露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微小miRN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PR、ER阳性患者和PR、ER阴性患者各52例,分别记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组C-erbB-2水平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阳性组C-erbB-2阳性率为26.92%,阴性率为73.08%,与阴性组的80.77%、19.2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34.62%、未转移率为65.38%,与阴性组的69.23%、30.77%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优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辅助乳腺癌病理诊断,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是一种先进的生化免疫检测方法,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希望对临床医学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阳性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施以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在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结果。 方法: 选择 本院 2018.01——2019.05 间接诊肿瘤 病患 共计 50 名,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收健康检查的健康者共计 50 名,将其各自命名为 即为实验组组与常规组(每组 50 名 ) 。对两组实验人员皆开展化学发光免疫疗法检测其病灶,随后比较两组检测差异性。 结果: 实验组病患在接受检验后,所得甲胎蛋白( AFP )、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 15-3(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 合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实施尿液检验的价值。方法:对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门诊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先将 80例样本接受尿干化学法检验设作尿干组,再将 80例样本接受尿沉渣镜检未能检验设作镜检组, 80例样本接受尿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设作联合组,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检验价值。结果:比较尿红细胞阳性率,尿干组稍高于镜检组;比较尿白细胞阳性率,镜检组稍高于尿干组;但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尿液白细胞与红细胞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干组与镜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实施水液检验,检出阳性率更高,检验具有明显优势,联合检验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检验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检验 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药物性肝损伤时肾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与意义 。 方法: 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20年本院收治的 8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开展本研究,设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的参照组,分析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改变情况,分析疾病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肝功酶学显著升高,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肾功能 Cr、 Urea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两组 eGFR在现有数据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但实验组有比参照组高的趋势。 反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血清 Cys-C水平,而血清 Cr、 Urea水平变化并不能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肾损伤情况反映出来,只有血清 Cys-C才是反映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论: 当临床检查患者存在 Cys-C明显升高,血清 Cr明显降低情况时,应当加以重视,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保健品等的过度接触,及时确诊及时医治。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生物化学指标 改变 意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转化学习理论在美国和加拿大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其对于我国护理教育改革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于转化学习理论在美国和加拿大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结果转化学习理论在美国和加拿大护理教育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护理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转化学习方式在改变护理学专业学生认知、优化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更好地促进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职业素养等胜任能力的培养。结论在美国和加拿大,转化学习理论对于护理教育改革与创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在护理教育中迫切需要引进和推广转化学习理论,以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并且逐步缩小与国际护理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

  • 标签: 转化学习 护理教育 美国 加拿大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94例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析对照组(方法:显微镜常规尿检验)和研究组(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每组 47例。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的结果。结果:研究组漏诊率、误诊率和错误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的阴性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可以提升定量红细胞与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尿液干化学 显微镜 常规尿检验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尿液干化学法联合 尿沉渣镜检法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5 年 6 月— 2018 年 1 月在我院行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患者 243 例,随机将其分为 对照 组 和观察组 , 对照组 给予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 ,观察组给予 尿液干化学法联合 尿沉渣镜检法检测 ,观察两组间误诊率、漏诊率以及阳性检出率。 结果 观察组的 误诊 率 及漏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观察组的阳性 检出率 为 64% ,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 58% ;对照组略低于观察组,但是两组间无统计差异( P > 0.05 )。 结论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行白细胞检验的结果可靠,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 ] 白细胞检验 尿液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