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实验任务是词—图匹配。结果显示,儿童理解陌生复合词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三个年龄段儿童理解复合词词义的正确率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有关。儿童的错误选择的特点是,倾向于根据重心语素推断复合词的词义,所犯错误也和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有关。

  • 标签: 词素间语义关系 学龄前汉语儿童 理解复合词
  • 简介: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结构类型,其特点为复合词的意义大于构词语素的意义之和。复合词词义中不但包含语素的意义,而且还包含结构的意义,即结构义。依据语言的实际情况,文章归纳出九类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的结构义。结构义不但是复合词词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会对构词语素的意义产生影响,使其意义发生迁移,以至衍生出新义。

  • 标签: 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 结构义 语素义 衍生新义
  • 简介:俄语中带который的限定句(以下简称K限定句)主要有两种功能:限制和描写。限制功能的K限定句以主句事件中所涉及的事物为中心,其功能相当于表示事物的名词,在主句事件中所涉及事物的不确定语义基础上进行语义限制。整个复合句由主句表达一个事件,汉译时通常采用“的”字结构做前置定语。描述功能的K限定句以自身所概念化的事件为中心,事物作为中介联结两个独立的事件,这个中介在整个复合句中的表现形式则为主句中的基础词和限定句中的который。这类K限定句在汉译时会后置于主句,并且根据两个独立事件之间的事件关系采用相应的词汇表达形式。还有一类K限定句的功能与前述两种不同。这类K限定句从认知语义上说以事件为中心展开语言,本质功能是描述性的,表达一个事件。其所在的主句则不再表达独立的事件,而是依附于K限定句所概念化的事件。在汉译时先找到K限定句与主句的这种深层事件关系,然后把K限定句汉译成译语的主句,而把原语的主句译成译语的限定成分或其他次要成分。

  • 标签: 事件 功能 翻译 带который限定句的主从复合句
  • 简介:“语义透明度”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将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紧密连接,为二语教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文章借鉴“语义差异为语义距离”理论,基于类义词典《同义词词林》,以双音节复合词的词素义作为参考标准,通过计算复合词整词与词素之间的语义距离,评估两者间语义相关程度,构建语义透明度计算公式从而评估划分透明度等级,希望在通过数据公式客观计算语义绝对透明度方面有所助益。

  • 标签: 语义透明度 《同义词词林》 语义距离 双音节复合词
  • 简介:日语复合动词“~こむ”主要表示“主体或客体从某容器外向容器内作位移”的用法,译成汉语时为“~进”“~入”等形式。本文从认知角度,通过对日语复合动词“~こむ”与汉语中的趋向动词“~进”表示位移时的句法与语义特点进行对比,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

  • 标签: 认知 句法 语义
  • 简介:凡关心英汉语法的人都会发现,以兼语词组为谓语的汉语句子与带复合宾语的英语句子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但仔细琢磨又发现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颇为复杂。因此,对它们作一比较研究,无论对英汉互译,还是对深刻了解这两种语言的特点无疑都是有帮助的。

  • 标签: 兼语词组 汉语句子 复合宾语 直接宾语 汉语语法 语式
  • 简介:汉语复合动词名词化转指所形成的“名动词”,是汉语语法学研究与词汇学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汉语复合动词名词化转指语义、语法变化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出汉语复合动词名词化转指的类型,揭示其内部结构及其语义、语法特征,并探讨了汉语复合动词名词化转指的成因及其分布情况,对词汇学与语法学研究及汉语语文辞书编纂,都具有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双音复合词 动词名词化转指 语义语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