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在小学生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大众传媒背景下,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明显的低俗功利化倾向、道德信仰危机和人际关系淡漠。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重视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大众传媒德育资源意识,如此才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课程比重。本文探讨了大众传媒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大众传媒 小学生 思想道德
  • 简介:教育实习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育实践能力的机会。但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普遍地产生了消极感受,这已影响到教育实习课程效果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本文深入剖析了实习生消极实习感受产生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改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的建议。

  • 标签: 学前教育 教育实习 消极感受 课程改进
  • 简介: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利用日记法对120名被试进行了连续7天的9次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微信朋友圈炫耀性内容对个体消极情绪的作用,并探讨朋友圈嫉妒和个体的消费水平在其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朋友圈炫耀性内容与个体消极情绪呈负相关;2.消费水平会弱化这种连接;3.朋友圈嫉妒则会强化这一关系。在将这些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对照的时候,本文从选定的特定社交产品的传播特征、个体的消费心理、研究材料的特点等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朋友圈 自我呈现 嫉妒 消费水平 多层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相对而言,消极修辞是指表达明确通顺,没有错误缺失。本文以“消极修辞”为研究视角,立足留学生偏误语料,对语法项目进行了正误及近似功能的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偏误语料的消极修辞研究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及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教学上,我们应该深入探究语法项目的语义背景,细致分析留学生的偏误句;教材编写上,一定要重视具有相似功能的语法项目,一定要重视语法项目语义背景的正确描述,一定要注意例句选取的全面性。

  • 标签: 消极修辞  偏误  教学   教材   启示
  • 简介:目前我国失独老人所面临的养老、经济等问题越来越严峻,他们面对内外的双重压力,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发现,失独老人的消极情绪偏重,从而导致老人-些诸如自杀等偏激行为的发生.以“心家圆”关爱失独老人项目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观察访谈的方式对失独老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失独老人消极情绪的产生与他们所面临着的经济、社会、生理、心理等压力的关系,进而探讨应对失独老人消极情绪的措施.

  • 标签: 失独老人 消极情绪 干预措施
  • 简介:微博以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受到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和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去认识微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可以知道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消极影响。文章主要研究它的消极方面的影响。针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学会去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现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出现问题的内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加强微博的监管机制和大学生自身出发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建议。

  • 标签: 微博 消极影响 对策研究 矛盾分析法
  •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期不同恢复方式[积极性恢复(AR)vs.消极性恢复(PR)]对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不同间歇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名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最大有氧功率(MAP)。受试者以120%MAP强度分别进行短间歇HIT(运动15s,间歇15s和30s)和长间歇HIT(运动15s,间歇60s),直至力竭,间歇期分别进行PR(即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和AR(以50%MAP继续蹬车)。测定受试者力竭时间(ET)、摄氧量(VO2)、心率(HR)和能量代谢率(EMR),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测定股外侧肌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1)15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摄氧量(VO2mean)、EMR以及脱氧血红蛋白平均增加速率(△HHbrate)、氧合血红蛋白平均降低速率(△HbO2rate)和组织氧合指数平均降低速率(△TSIrate)在PR低于AR(P〈0.05)。2)30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心率(HRmean)、EMR以及△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PR低于AR(P〈0.05)。3)60s长间歇HIT时:ET、VO2mean、HRmean和EMR在AR高于PR(P〈0.05),△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AR低于PR(P〈0.05)。结论:不同恢复手段对HIT训练效果的影响与间歇时间有关。对于短间歇HIT(间歇15-30s),间歇期进行PR的训练效果优于AR,其机制与PR时耗氧量较少、能量消耗较低、Hb脱氧合速率减慢有关;然而,长间歇HIT(间歇时间60s)时,间歇期采用AR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AR时有氧功率输出增加以及Hb快速再氧合所致。

  • 标签: 高强度间歇训练 恢复方式 能量代谢 肌氧含量 近红外光谱技术
  • 简介:该报告由格林斯波罗北卡罗纳大学的研究者和美国奥委会体育科技基金会共同合作,通过对参加98年冬奥会的美国运动员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总结而成。该成果对参加夏奥会及其它任何国际性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美国 运动员 教练员 奥林匹克环境 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