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60年代,距今刚好是半个世纪的时间。那时候的香港,摄影艺术相当盛行,众多著名和有影响力的摄影会、康乐中心摄影组、附属社团的摄影组和摄影班等纷纷成立,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由于热衷摄影人士众多,许多报章都增设摄影副刊,用以报道相关的摄影活动、展览消息、技术文章和优秀作品等。影响内地和东南亚等地的《摄影画报》月刊,亦于1964年创刊。

  • 标签: 摄影艺术 60年代 写实风格 香港 20世纪 摄影活动
  • 简介:在这部作品中,我拍摄了鸟儿与南非一个充满废弃物、其他动物、脏乱而似幽灵般画作的空间的互动关系。这个空间可能来源于洞穴或葬礼的一部分。不同于我的早期作品,这部作品中人类的身份被抹去,只剩下人的身体,你很难在这部作品中看清楚哪怕一张面孔。

  • 标签: 早期作品 庇护 废弃物 空间
  • 简介:简庆福先生是香港著名摄影家,世界华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早在50年代黑白摄影时代,他的作品就在国内外影展获奖。他干了一辈子摄影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吃老本、颐养天年.但他还在不停进取,70多岁后探索数码影像,用电脑制作照片。有许多受传统观念束缚的摄影界人士被筒老的超前意识震惊,感叹他“人老心不老”。过去我与简先生虽然认识已久、见面也不少.也拜读过他许多摄影大作,但每次都是在会议或评选活动中,来去匆匆.只有片刻短语,因此对他关于数码摄影的见解知之不多。前些日子我路过香港,因此有机会与他进行较深入的交流.得益匪浅。

  • 标签: 香港 先生 机会 国内外 常务理事 世界
  • 简介:本次影展精选三峡本土摄影家陈池春、陈文父子自1970年以来.40年间将镜头对准长江三峡拍摄的人文纪实摄影作品50多幅.以朴实、凝练的影像语言真实地还原了三峡民间真貌.记录了三峡蓄水变迁,成为三峡社会文化研究十分珍贵的视觉档案。

  • 标签: 长江三峡 香港 摄影作品 影像语言 文化研究 摄影家
  • 简介:“拍什么”与“怎么拍”:一起阴差阳错的理念误会“纯粹摄影”这个国人一直懵懂的美学流派,终于被摄影文化学者南无哀的一句阐释点透了:“无论拍什么,在‘形质之美’的基础之上,拍什么都是艺术品。”所谓“纯影派”的核心,就是照相机和化学感光材料结合生成的照片,在基于技术工艺美学特征“形质之美”的视觉造型意味上,构成了摄影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审美标识。

  • 标签: 摄影术 摄影艺术 中国摄影 艺术品市场 美学特征 视觉造型
  • 简介:2015年11月30日.《罗杰·拜伦个展-鸟的庇护》(AsylumofTheBirds)在北京798艺术区亦安画廊闭幕。罗杰.拜伦(RoaerBatten)1950年生于纽约,1974年移居南非,长期居住在约翰内斯堡。早年他以纪实手法拍摄南非偏僻村落中白人布尔人的艰苦生活,后来转向装置摄影,发展出一种重视心理与空间关系的摄影风格,表现人类的存在意识.从而跻身于当代优秀艺术家之列。

  • 标签: 拜伦 庇护 画廊 798艺术区 摄影风格 1950年
  • 简介:2018年5月14日下午2点,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匈牙利艺术研究院和今日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灵之所在,魂之系——匈牙利艺术研究院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匈牙利 作品展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