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灯鱼是热带观赏鱼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也是我们新手饲养观赏鱼的主要入门鱼种,它体型娇小,色彩丰富,性情温顺,闪闪发亮的身体让观赏鱼爱好者印象深刻。爱不释手。另一方面,由于它们体型小,抵抗力和攻击力弱,几乎能和任何观赏鱼和平共处,所以为了抵御其它鱼种的攻击,造就了灯鱼成群游动的特性,而成百上千的闪烁精灵在水中游动,造就了鱼缸中的壮观画面!一旦群游的灯鱼茂盛的水草、明亮的灯光、和谐的环境有机地搭配,则更能突显出灯鱼不同凡响的美感。

  • 标签: 热带观赏鱼 灯光 水草 闪烁 欣赏 养殖
  • 简介:鲟鱼业是我国新兴的渔业产业,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鲟鱼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也存在诸如鲟鱼资源、疾病防治、苗种质量、养殖技术等许多问题,为我国鲟鱼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本人就鲟鱼业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提点粗浅看法,广大同仁探讨。

  • 标签: 可持续发展问题 鱼业 产品结构调整 渔业生产 渔业产业
  • 简介:本文在对红水河网箱养殖分布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红水河流域网箱养殖的水域水质状况,提出了红水河网箱养殖环保措施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红水河 网箱养殖 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 简介: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自然水质环境的简述,分析鼋、大鲵、花鳗鲡、水獭等四种野生保护动物历史变迁和现状,提出了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使用性命题.

  • 标签: 大鲵 花鳗鲡 水獭 历史 分析
  • 简介:根据对我省渔业资源利用状况、水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状及展望,笔者设想由省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在小浪底水库建设网箱养鱼示范基地(下称示范基地),以带动当地网箱养鱼事业发展,从而促进我省渔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增长.

  • 标签: 养鱼示范 基地设想 小浪底水库网箱
  • 简介:现有的对虾养殖池塘多数是20地纪80~90年代建造,建造标准低、丽积大、水浅、配套不规范,经过长时问的养殖,淤泥沉积,池塘污染老化严最,病害多.产最低。近年来养殖者追求高产离效,养殖密度不断增加,造成池塘的残饵增加,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腐烂、分解、淤积引起底质的恶化,不少虾池长期以来没有很好清污,造成对虾池塘底质污染日益加重。整治修复好虾池底质,足养虾成功的首要环节。

  • 标签: 池塘底质 对虾池塘 修复 整治 技术 养殖池塘
  • 简介:鱼类驯养是指在正常的养殖环境下,用以声响为主的固定信号,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鱼类主动摄取食物从而形成条件反射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质优量足水产品的食用需求而兴起的一种养殖方式,不仅单产水平高、鱼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而且提高了养殖水面的利用效率,弥补了北方地区鱼类生长期短,食用鱼或越冬鱼种规格小的缺点。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认为,在鱼类驯化养殖生产中,除掌握常规养殖生产技术外,要特别注重对水、种、饲、管的理解和掌握。驯化养鱼的成败“水、种、饲、管”紧密相连。

  • 标签: 北方地区 水产品 池塘 人工配合饲料 养殖环境 固定时间
  • 简介:11月26日,广东省海洋渔业休闲垂钓协会年会在广仆I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协会会员及各界朋友200多人欢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有关领导分别为3名新当选副会长、3名新增常务理事和获得“广东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13家企业、“爱我海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5个冠名基地颁牌。

  • 标签: 海洋渔业 休闲渔业 广东省 协会 年会 垂钓
  • 简介:作为理科专业,水产养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偏重理科课程,而人文课程设置却较少。本文探讨了在水产养殖专业中增设中国鱼文化人文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点提出了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鱼文化现代水产渔业发展的关系,满足学生一专多能发展需要。

  • 标签: 水产养殖专业 中国鱼文化 课程设置
  • 简介:采用光镜技术观察了哲罗鱼(Huchotaimen)仔鱼卵黄吸收方式及早期器官的形成分化。结果表明:(1)哲罗鱼是通过血液循环及早期消化管吸收卵黄,大约60~70d完全吸收,吸收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2)仔鱼消化管以单柱状细胞层的形势出现;肝以细胞团的形势出现,胰腺以单细胞,弥散形式出现。消化管、肝脏、胰脏、胆囊、鳔、眼和鳃发育和分化程度较高;一些腺体和肾脏发育和分化水平较低。本文还探讨了哲罗鱼卵黄吸收器官发育完善程度的关系。

  • 标签: 哲罗鱼 卵黄 吸收方式 器官 发育
  • 简介: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一些对猪群产生刺激并影响猪正常生理活动的因素(如:营养、环境、管理及疾病等)统称为应激因子,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应激因子也日趋增多,动物受应激因子作用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性机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应激综合症,如肉质下降、急性肠胃疾病及咬尾症等。发生咬尾症的猪群,轻者把尾巴咬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引起伤口感染,成关节红肿和跛行,

  • 标签: 集约化猪场 猪咬尾症 机体免疫力 防制 应激因子 肠胃疾病
  • 简介:以氯化铬0.5mgCr/kg铒料喂饲鲤二个月,以全鱼为受试物,不同剂量级小鼠一次灌胃,观察2周。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样品为无毒物质。遗传毒理学检测,小鼠骨髓嗜多微核试验为阴性;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未见染色体损伤;小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试验(Ames)在不加与国S9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对Ames试验菌球均呈阴性结果。上述三项检测结果表明:铬对鱼无致突变作用,从遗传毒理学角度认为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遗传毒理学 检测 含铬鱼肉 评价 可食性 食品安全
  • 简介:本文通过组织解剖切片法测量了鲤、草、鲢、鳙的相关生物学参数,系统观察了四种鱼的消化道肌肉层、肠绒毛以及粘液细胞的显微结构及分布特点,探究其食性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鲤比肠长1.0,环行肌较纵行肌发达,肠绒毛丰富,粘液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消化道中;草鱼比肠长2.13,消化道组织结构均一,肌肉壁中纵行肌所占比例高,粘液细胞体积小,分散于整个消化道中,肠绒毛极发达;鲢比肠长8.49,环行肌极发达,粘液细胞集中于消化道前段,肠绒毛由前至后逐渐呈短粗状;鳙比肠长4.58,环行肌极为发达,粘液细胞数量多且均匀地分布于消化道前、中段,肠绒毛较为稀疏短粗,粘液细胞较少。这四种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各自食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草鱼 食性 消化道
  • 简介:对仔猪来说.断奶使其饲料结构由液态的奶转变为固态的饲料.其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和消化酶系统都将发生相应变化,由于断奶引起的腹泻、生长停滞和死亡率的提高,是限制现代养猪业生产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畜禽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的组成、定植规律及其宿主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来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也成为动物营养学家探讨的热点。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简写为FOS)又称为果寡糖。近年来.由于低聚果糖被越来越多的试验结果证实具有低热值.稳定.无残留及耐药性.且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脂类代谢等功效.因而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低聚果糖 仔猪生产 断奶 肠道微生物区系 机体免疫功能 动物营养学
  • 简介:在鱼类生存的池塘环境中,水质的好坏无不与养殖鱼类的生长及产量密切相关。本监测选择的池塘是根据“5000亩连片池塘养鱼高产试验示范”课题设计的亩产500、400、300公斤三个产量级模式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南宁市郊参试四个乡的404口池塘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津头乡新兴村鱼苗场3号塘,琅西村新挖1号塘,

  • 标签: 池塘水质 残毒 池塘环境 高产试验 养殖鱼类 亩产
  • 简介:苏南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地带,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对水产品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苏南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现以武进为例。武进是江苏常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地处苏南中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花木、水产和果茶三大类商品性农产品,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2004年达7076元,农业产业化开发投入超过1.5亿元。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武进农业需要有效地融入常州和长三角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提升产业发展的水平。

  • 标签: 水产业发展 苏南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影响因素 培育 农业产业体系
  • 简介:近年来,大量废弃物正在污染近岸水域,水域富营养化加速,滩涂生态脆弱性日益明显,寻找适宜的修复滩涂的途径迫在眉睫。沙蚕为海洋底栖多毛类动物的优势类群和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科。本文介绍了常见沙蚕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以及在滩涂修复中的地位,着重阐述了沙蚕增养殖技术研究及其发展现状、沙蚕修复生境的机制、实践效果与种类选择,展望了沙蚕修复海洋滩涂生境的前景。

  • 标签: 沙蚕 海洋滩涂 生境修复 应用 展望
  • 简介:粤西地区的水产品食俗加工技艺是地域性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早期的经济社会中,粤西地区的养殖业尚未发达,内陆以淡水水产品为对象的加工制成品,存在于广大城乡千家万户之中的家庭制作,纯粹是作为家庭消费和少量的亲友馈赠。小型杂渔具甚至是“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产量低,生产模式星散,几无商品交换可言。

  • 标签: 淡水水产品 粤西地区 加工 技艺 食俗 组成部分
  • 简介:众所周知,我国鳖类动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Wieg-mann,1834)],近几年来,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对象,多数也是中华鳖。中华鳖的背甲都是具肋板8对。作者曾经先后仔细地观察了中华鳖42个背甲骨胳,全部恒定具8对肋板,而且没有构造上显著的变异。然而,在湖南省境内却出产一种鳖,外形中华鳖非常相似,成鳖体型大小亦相差不很多(当地有经验的捕鳖或养鳖能手,能够加以辨认)。我国历史上就有过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朝的晚期,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于1596年刻印出版的

  • 标签: 九肋鳖 脊甲 中华鳖 形态 比较研究 穿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