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摸清乐东县椰子适宜造林的区域,为乐东县椰子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基础资料。该文通过查询文献和咨询专家,分析了乐东县椰子适宜造林的区域,将椰子造林区域划分为3类,即Ⅰ类造林区(高等适宜区)、Ⅱ类造林区(中等适宜区)、Ⅲ类造林区(低等适宜区)。椰子在乐东全县最适宜种植的地区是西南沿海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最次是东北部内陆地区。

  • 标签: 乐东县 椰子 造林
  • 简介: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净慈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净慈寺植物景观总体优良,植物种类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是东南佛国寺庙植物景观的优良代表。

  • 标签: 净慈寺 植物景观 评价
  • 简介:在北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由于受早期重工业发展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林业资源也受到大量损耗,所以应对北方林业生态环境采取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对北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北方环境保护中现存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

  • 标签: 生态保护 北方林业 现状 保护措施
  • 简介:古树名木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社会的十分珍贵的遗产与宝贵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晋城市古树名木现状及特点,分析了目前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古树保护应采取的对策。

  • 标签: 晋城市 古树名木 保护
  • 简介: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业园区的现状调查,发现安吉县毛竹林业园区存在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组织化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提出落实经营主体、引进专业人才或机构、出台扶持政策等有关建议,以期为安吉县毛竹林业园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毛竹 园区 现状 调查 安吉县
  • 简介:以连翘和五角枫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野外不同海拔下连翘和五角枫幼苗的存活率、地径、株高、生物量等数据,探索出了两种灌木树种生长的最为适宜的海拔高度,为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连翘 五角枫 海拔高度
  • 简介:根据海南省第五次(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分析了海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及建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海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28015.77hm2、沙化土地面积55038.83h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6975.33hm2,平均每年减少1395.07hm2;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845.57hm2,平均每年减少969.11hm2。

  • 标签: 海南省 荒漠化和沙化 现状 动态变化
  • 简介:以中国南部5省区引种栽培的猴面包树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观赏性状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优良的猴面包树其观赏性状主要体现在:树高、胸径粗大,分枝数少,花朵数量多、结实率高,叶片密集程度较低。此结果可以为猴面包树园林景观应用及培育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猴面包树 观赏性状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 简介: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分别对文昌东北部森林生态系统5个不同植被类型监测样地共进行了10次动物全面的系统调查,调查结果:陆栖脊椎动物4纲17目32科72种。其中两栖纲1目2科2种;爬行纲1目1科1种;鸟纲13目28科66种;哺乳纲2目2科3种。在72种脊椎动物中,有国家Ⅱ保护动物有9种,省级保护动物24种,被列入中国红皮书名录的有5种,被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有6种。该区域5个不同植被类型监测样地的动物主要以鸟类为主,共有66种,占调查记录到物种数的91.67%。两栖、爬行及兽类调查记录的物种数较少。

  • 标签: 文昌市 东北部 动物 调查 分析
  • 简介: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数据获取手段,目前在林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木砍伐等方面已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实用的林业LiDAR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通过分析已有LiDAR数据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目前开源LiDAR点云数据处理技术、海量点云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及GIS相关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林业资源管理需求,设计并研发了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系统实现了Li-DAR点云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数字地表模型生成、冠高模型生成、平均树高估计等功能,为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平台。

  • 标签: LIDAR 点云 林业资源管理 系统设计 CHM 平均树高
  • 简介:通过解析街景图像能够自动地测度绿视率,但目前尚无剔除秋冬季街景图像的方法,文章提出使用多来源图像数据,采用SIFT匹配算法判定相似图像的方法剔除秋冬季街景图像,以哈尔滨为例,从整体、区域和街道3个层次,根据POI密度识别城市中心区、郊区以及各功能区,并将绿视率与其叠加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心区的绿视率显著高于郊区,单一功能的绿视率排序为服务〈居住〈工作,绘制不同等级道路的街景绿像热度图,得到不同等级道路绿视率特点,即快速路绿视率最高,其次是主干道和支路,再次是次干路,高速公路最低,对于高等级道路,中央绿化带提升绿视率的作用明显,对于低等级道路,行道树对绿视率的影响较大.

  • 标签: 绿视率 街景图像 城市绿化 寒地城市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