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炎根管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根尖炎患者(患牙80颗)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患牙40颗),对照组给予甲醛甲酚治疗,研究组给予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仿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炎效果较好,根管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一次性根治术与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肛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选取肛脓肿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切开引流术)和观察组(一次性根治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较高,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均较高,Wexner评分较低,治疗3d后,VAS评分较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肛脓肿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减轻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一次性根治术 常规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测定运动性疲劳大鼠体内ATP、AMP和Pi的含量变化,从而进一步验证红景天苷的抗疲劳作用。方法:SD大鼠,体重(170±10.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设高山红景天苷高中低3个剂量组,即:200、100、50mg/(kg.d),另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人参皂苷Rg1)。经口灌胃给药,每只大鼠1ml/次.d,连续给药12d。

  • 标签: 高山红景天苷 运动性疲劳 SD大鼠 ATP AMP 肌细胞内
  • 简介:每年的4月15日~4月21日,是全国肿瘤宣传。今年,由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北京抗癌乐园及北京东苑中医医院主办,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大型义诊、科普讲座,于4月17日在北京东苑中医医院隆重举行。

  • 标签: 肿瘤防治 中医医院 北京 抗癌 非处方药物协会 科学
  • 简介:利凡诺羊膜腔注入引产是多年来中期妊娠引产常用的方法,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完善,要求终止妊娠的人数增多。但大月份引产逐渐减少,小月份引产逐渐增多,传统的利凡诺羊膜腔注入引产比较困难,特别是处理12~14这类曾令医师棘手的中期妊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成功率已达95%以上,终止中晚期妊娠的成功率也在80%~90%之间。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对12~14妊娠进行引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引产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多关节炎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关节病理改变,RA还会增加神经精神疾病发生的风险。这篇综述总结了 RA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的当前知识和已知的潜在细胞机制。不同RA小鼠模型中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差异调节,反映了不同的外免疫激活模式。此外,我们还介绍了当前关于CNS对关节炎影响的知识。全面了解CNS与慢性外炎症之间的作用将有助于识别有发生CNS合并症风险的RA患者,为未来RA和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 标签:   慢性炎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精神疾病
  • 简介:目前,慢阻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慢阻肺。而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慢阻肺患者中90%以上都吸烟。研究发现,吸烟者中34%的人有可能发展为慢阻肺。对于烟民来讲,年龄大于45岁,吸烟史超过20年,有烟雾、

  • 标签: 慢阻肺 定期检查 烟民 世界 吸烟者 发病率
  • 简介:FDA于2013年8月15日发布药物安全信息通报,要求更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和相关用药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醒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外神经炎的副作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的这种严重的神经损害可以出现在用药后不久,这种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而且目前证据仅支持口服或注射给药有此风险眼睛和耳朵等局部应用尚不清楚是否会导致外神经炎。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外周神经炎 药物口服 局部应用 注射给药 永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有窦型慢性根尖脓肿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有窦型慢性根尖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治疗,研究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第一次封药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第三次封药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脓肿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封药治疗次数,减少愈合时间,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根管消毒治疗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 治疗效果 愈合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WT-1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细胞瘤(SFT/HP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中枢神经系统SFT/HPC的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29例脑膜瘤作为对照。结果SFT/HPC以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为特点,肿瘤小血管呈WT-1强弱不等的阳性表达或不表达,而毛细血管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在脑膜瘤中,WT-1表达与肿瘤血管的大小和肿瘤的类型及分级无明显关联性〇=0.02727,P=0.7572)。结论WT-1可作为SFT/HPC区别脑膜瘤的标记物,将来也可作为抗SFT/HPC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WT-1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 简介:经《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五家编辑部推荐,由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学者经过初选和终选两轮投票评选出“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于2018年2月27日在京发布。

  • 标签: 北大药学院 研究成果
  • 简介:目的:研究线粒体外型苯二氮卓受体(PBR)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蛋白激酶C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Simpson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培养融合的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PBR拮抗剂PK11195组(P组)、PBR激动剂Ro5-4864组(R组)、PK11195+Ro5-4864组(PR组)。P、R组在缺氧前30min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10^-4mol/LPK11195和Ro5-4864,PR组在缺氧前30min加入以上浓度的两种药物共同孵育,然后再进行缺氧复氧。结果:R组细胞凋亡率(9.4±0.6)%与HR组(26.6±2.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细胞凋亡(27.4±3.1)%与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172±29)与HR组(207±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组(222±26)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细胞蛋白激酶C表达(21±4)%与HR组(12±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R组(11±4)%与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R激活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和激活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 标签: 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
  • 简介:【摘要】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病例中进行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予以予以培氟沙星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和对照组(50例)予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先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早期牙指标、,然后再对治疗前后龈沟液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此来作为研究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培氟沙星 盐酸米诺环素 牙周炎 早期牙周指标 骨钙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肌膏换药、祛毒汤熏洗治疗肛脓肿术的作用效果及对术后伤口愈合的良好作用。方法:从2020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肛脓肿术患者中任意择取5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红蓝球抽签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熏洗治疗,观察组接受生肌膏换药联合祛毒汤熏洗治疗,对比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且肉芽形态评分、水肿评分以及创面分泌物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两组疗效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肌膏换药、祛毒汤熏洗联合应用于肛脓肿术术后恢复过程,可加快伤口愈合效果,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有效性、安全性十分理想,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生肌膏 祛毒汤熏洗 肛周脓肿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经外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中的对比。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接受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VPA组,一组为接受经外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PICC组,两组各有患者20例,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VP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乳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对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3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紫杉醇关键药代动力学参数Tc〉0.05(血浓度0.05μM以上时间)与临床毒性的相关性,为紫杉醇的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纳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后(24±6)h的血药浓度,采用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Tc〉0.05值,同时观察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NCI-CTCv4.0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分级、结果:全组16例患者共进行32次化疗,有效周期29次(可测算出Tc〉0.05),共发生不良反应25例次,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无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将患者按照紫杉醇在体内暴露情况分为两组:正常暴露组和高暴露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3),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83)。对两组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通过测算紫杉醇Tc〉0.05值可以了解紫杉醇在患者体内的暴露情况,从而判断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但由于本研究中样本量有限,尚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 简介:2012年2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创新药物研究院成立三年庆典暨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成立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举行;同时,拉开了北医百年庆典系列学术活动序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标签: 北京大学 创新药物 台湾大学 香港大学 中华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