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每例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的失血量估计约为1000ml,因此,采用自体输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体输血可有效减少异体输血所可能引起的白细胞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传播和免疫抑制。本文综述了贮血式、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输血 剖宫产 研究现状 失血量 异体输血 白细胞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稀释式自体输血法用于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的血液变化。方法:12例ASAI~Ⅱ级乳腺癌手术病人,全麻后采用血液稀释法采集病人自体血507ml(396~639ml),同期在手术开始前输入等量6%羟乙基面淀粉注射液。分别于术前(T1)、回输自体血前(T2)、术后24h(T3)三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查Hgb、RBC、Hct、Plt、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淋巴细胞绝对值(LY#)、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Hgb、RBC、Hct在T2时点显著下降(P<0.05),T3时点显著回升(P<0.05),Pit亦呈相似的变化。PT、APTT、TT稳定。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法适用于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简便易行,能有效减少血细胞丢失,凝血功能不受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稀释式自体输血 血液稀释法 全身麻醉 羟乙基面淀粉注射液 凝血功能
  • 简介:随着麻醉与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住院及非住院患儿手术室外的诊疗操作日益增多.此过程的镇静需求也随之增加。患儿在使用镇静药物后意识程度降低.同时保护性反射功能也被削弱,镇静风险随镇静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镇静用药的不规范和镇静过程监护不足等原因,均可使儿科镇静面临潜在的危险.诸如通气不足、气道阻塞、喉痉挛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等.严重者引起呼吸暂停、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为规范儿科镇静技术.提高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国儿科牙科学会(AAPD)和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共同制定了儿科镇静指南。并经不断修订而逐步完善。但目前国内外在如何规范化实施儿科镇静方面仍存在颇多争议.如镇静患儿是否需要禁食?如何制定个体化镇静用药?等等。儿科镇静的安全实施.需要完善镇静人员的资质认定和专业培训.需要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需要完善镇静前评估并加强全程监测和统一离院标准。

  • 标签: 儿科镇静 规范化 安全 有效
  • 简介:欢迎您于2011年11月25日前往北京参加由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重病中心联合医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第十二期全国儿科临床热点问题暨急危重症诊治救护技术新进展研讨班”。

  • 标签: 救护技术 急危重症 儿科临床 诊治 十二 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