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头颅CT灌注成像(CTP)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机选择。方法采用开放性非随机的研究方法。18例发病3~6h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行CTP检查,有影像学改变且有缺血半暗带者进行溶栓治疗。评定病灶中心、病灶周边、周围正常脑组织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溶栓前、溶栓后2h、24h、7d、90dNIHSS的变化;溶栓后7h、90hBather指数(BI)、mRS的变化。结果CTP检查,18例病人均出现灌注异常,病灶中心区域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h、24h、7d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90d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BI、mRS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90dBI、mRS与溶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可以帮助选择病人,在有影像学支持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溶栓时间窗,在发病6h内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血流灌注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半暗带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螺旋CT容积扫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CTvirtualendoscop,简称CTVE)。自1994年Vining等首次报道此项技术以来,国外学者对此技术进行了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国内从1996年起,也陆续发表其临床应用的报道,但对CTVE在老年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面则褒贬不一,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文献作一些探讨,以便正确定位。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诊断价值 成像技术 CT仿真 老年 纤支镜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老年人支沟穴的中枢响应特征,探讨其与支沟穴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作用有无相关性。方法本试验把17例健康右利手受试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针刺左支沟穴组,对照组针刺左内关穴组。采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技术,在分别针刺左支沟穴、左内关穴时进行大脑皮层区域扫描,同时与自身未针刺前的静息状态、同穴位贴皮电刺激状态进行对照。使用SPM8分析软件,根据一般线性模型方差分析(P〈0.05,簇〉50)得出相关激活区域。结果左支沟穴的对照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右侧前扣带回,两侧枕叶,两侧颞叶,两侧顶叶,辅助运动氏,楔前叶。左支沟穴的针刺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前扣带回,两侧颞叶,右侧顶叶,左侧额上回。左支沟穴的针刺序列与对照序列相比,显著激活区域有:左侧颞叶,右侧额中回。左内关穴的对照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两侧颞叶,右侧顶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枕叶,岛叶。左内关穴的针刺序列中大脑皮层被激活:两侧颞叶,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两侧顶叶,两侧枕叶。左内关穴的针刺序列与对照序列相比,显著激活区域有:两侧额中回,两侧额下回,右侧岛叶,右侧颞叶,右侧前额叶。结论针刺左支沟穴特异性激活左前扣带回,左额上回,左侧颞叶。这些区域和已知的功能性胃肠病的大脑响应区域具有一致性。支沟穴的便秘主治功能与大脑皮层的综合调控有关。

  • 标签: 针刺 支沟穴 老年性便秘 功能磁共振成像 边缘系统 前扣带回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不同学科老年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ineldery,MOFE)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规律,为早期预防、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约卫生资源及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MOFE防治规范提供参考。方法以老年、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全文数据库网站,作2000~2005年文献检索.将所得论文,1633例老年MOFE临床资料进行荟萃分析,总结各专科MOFE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MOFE的防治建议。结果5年来自我国14个省3个直辖市.不同等级医院、10个不同学科的MOFE的25篇论文,1633例的临床资料作荟萃分析。结论①总结出我国不同学科老年器官功能衰竭8个方面的共同规律;②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MOFE防治规范参考建议10条。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例报告
  • 简介: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ICU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现代急救危重医学中获得高度重视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2003年SARS流行的抢救实践中,对其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但它的定义及发病机制仍众说纷纭。笔者就器官功能衰竭诊断中若干基本概念与诊断标准提出以下观点,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标准 SARS流行 危重医学 现代急救
  • 简介:目前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仍是临床抢救的难点,有极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特别是高龄患者,基础病,器官功能减退明显,死亡率更高,厦门解放军174医院干部病房于2008年9月成功抢救治疗1例93岁心肺肾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抢救体会 高龄老年 临床抢救 高龄患者 功能减退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脏器功能衰竭(MOFE)压疮预见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9例MOFE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包括营养、皮肤及全身情况的评估。营养评估:积分在19~25分为43例,积分≤18分为6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积分在27~24分为38例,积分≤23分为11例,均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通过制定压疮早期干预计划任务单,从局部减压、肢体活动、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局部使用保护膜、舒适护理及动态监测等几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干预。结果49例患者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为2例,经精心治疗后得以痊愈,其余47例均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结论对MOFE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皮肤早期干预,将营养学与压疮防范相结合、将新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能够使压疮发牛率降到盛低.伞面提高病人的护殚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褥疮 护理
  • 简介: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vndrome),缩写MODS)是指在重大创伤或严重感染、出血等条件下,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器同时发生功能衰竭的复杂临床症状。该病常见于重症外科或监护室,成为患者死亡的重大威胁。

  • 标签: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防感冒 危害 护肺 严重感染 临床症状
  • 简介:一项资料表明,外伤是1-45岁的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许多人受伤后直接死亡,但也有25%左右的人死于受伤24小时以后.这些死亡主要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或败血症所致.病人可能已获得基本的心肺复苏,但部分人由于全身性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可能经历一次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井通过多形核细胞(PMN)粘附级联反应而导致器官损伤.在兔

  • 标签: 细胞粘附分子 多脏器损伤 器官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基础组(n=36)和实验组(n=36),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酚酸盐注射液治疗14d,并以22例健康老年人做对照。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心电图ST改变,以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1)14d治疗后,按照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实验组较基础组总有效率增加(19〈0.05);(2)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血浆ET水平升高(P〈0.05);治疗14d后,与同期基础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IL-1、sICAM-1,以及血浆ET降低(P〈0.05)。结论丹参酚酸盐注射液能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炎症因子 内皮素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血液净化(bloodpurification)救治老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vsftmetionsyndrome.MODS)伴肾功能衰竭(renalfailure.RF)中的作用,以及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回顾了51例老年MODS伴R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三组:其巾两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高蛋白组(蛋白质摄入2-2.5g·kg^-1·d^-1),正常蛋白组(蛋白质摄入1~1.2g·kg^-1·d^-1),另一组为非血液净化组(蛋白质摄入0+8g·kg^-1·d^-1)。比较各组的3个月生存率和生化参数。结果几乎所有的患者治疗前都存在低白蛋白血症。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高蛋白组41.7%、正常蛋白组20.7%、非血液净化组O、0%,各组相比P〈0.01,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血液净化的两组对氮质血症的控制相对较好,而非血液净化组则控制不良。结论床边血液净化,特别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是MODS的基础治疗,同时应重视加强营养支持,尤其要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以达到正氮平衡,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血液滤过 营养支持 多器官功能障碍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