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方法:选择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及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延续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续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指标体系构建在脊柱外科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脊柱外科 延续性护理 评价指标体系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腔门诊中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评价口腔门诊服务的质量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服务质量和提升医疗水平的关键步骤。

  • 标签: 口腔门诊 优质服务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作用。 方法 我院 作为一所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县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本县域内社会救援体系的重要单位,接到疫情通知,医院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与控管理小组,启动应急管理系统,加强重点环节及重点科室管与支持。 结果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结论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为以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疫情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层医院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 ] 新冠肺炎疫情给公众和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疫情期间,做好系统组织支持、提升医务人员的压力承受能力,是疗养院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疗养院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从信息支持、工具支持、情感支持和评价支持对于医务人员开展的一些组织心理支持具体做法,并分享实践体会。

  • 标签: [ ] 新冠肺炎 医务人员 组织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了探讨“医校联动”模式疫情的效果,寻求常态化疫情新模式。方法 以里水镇为例,由教育局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密切合作开展调研,进行疫情。医院派遣相关专家兼任学校健康副校长,并组建学校健康副校长工作团队常设学校,抓住时间、人群、场所、措施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其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网格化管理,对区域医共体内17所中小学校及42所幼儿园的防疫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及教育培训。结果 目前,里水镇所辖17所中小学校及42所幼儿园复学复课有序进行,新冠肺炎零感染、零漏检,师生的卫生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结论“医校联动”模式在学校新冠肺炎控管理中补齐了学校的防疫“短板”,堵住了学校防疫的“漏洞”,不失为常态化疫情的一种新模式,能够助力学校筑牢校园健康安全防线,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研究结果可供学校、企业和人员密集型单位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医校联动 疫情防控 健康副校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血透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血透室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1月-2020年3月,其中40例为参照组,40例为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集束化管理策略,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集束化管理策略 血透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血透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血透室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1月-2020年3月,其中40例为参照组,40例为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集束化管理策略,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集束化管理策略 血透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完善优化急诊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达到良好控制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闭环管理模式,纠正预检分诊过程中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施纠偏和提升措施,使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等得到大幅改善。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小儿手足口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手足口病幼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试验组。基础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针对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幼儿康复时间与疹退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缩短患手足口病幼儿的康复时间以及疹退时间,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幼儿病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 防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3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两组手术室菌落数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管理前,两组手术室菌落数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手术室菌落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实施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 耳鼻喉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3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对医疗行业而言是巨大的挑战,由于此病有很高的传染性,而医院又是各类患者聚集最多的场所,因此加强相应的患者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病发率较高的疾病,急危重症病发后对患者生命威胁极大需要收治于医院,进行专业抢救与护理,而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需要对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调整。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对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时,与其他时期不同,需要充分考量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病情,以更好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本文将综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策略研究进展,以助推特殊时期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感染防控期 新型冠状病毒 心血管急危重症 护理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冠疫情期间“微信”SBAR沟通模式在老年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构建由床位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患者家属的专用微信号组成的微信群,床位医生负责解释病情,责任护士每天应用SBAR沟通模式在群内向家属汇报简单患者病情,以拍照/视频给家属,护士长负责督查。结果 使用“微信”SBAR沟通模式前患者的陪护率为19.2%(100/520)、满意率为97.5%(507/520)、患者治疗不依从性为13.4%(70/520);使用“微信”SBAR沟通模式后患者的陪护率为11.7%(82/700)、满意率为99.1%(694/700)、患者治疗不依从性为8.4%(59/700)。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使用“微信”SBAR沟通模式后,住院患者的陪护率降低,满意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高。

  • 标签: “微信”SBAR 陪护管理 满意率 陪护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综合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创新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发热、怀疑待排除新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采用创新护理措施,对患者疫情感染情况,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评估。结果: 新冠病毒肺炎感染患者0例(0.00%),存在恐惧心理患者2例(2.00%),9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98.00%)。结论: 综合性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采用创新护理措施,可控制患者疫情感染情况,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创新护理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开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否能起到其并发症的运用效果。方法:从我院中肾内科中选择从2021年5月到2022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护理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进行对其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避免其发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手术室护士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知晓率,并分析相应措施。方法:调查对象为江阴南闸医院手术室所有在职护士,共9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制MDROs感染问卷调查表,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考试。并对MDROs感染的预防、治疗、个人防护,以及手术室MDROs感染管理流程等内容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手术室9名护理人员均参与问卷调查,得分80~90分(平均83.57±5.68分)。结论:手术室各护理人员对于MDROs感染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管理流程熟悉程度并不高,在远期专项培训及考核中需要不断改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NCPAP鼻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行NCPAP治疗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5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时间以及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统计学比较其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稍长,而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新生儿在行NCPAP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时间,并且对鼻面部压力性损伤有着较好的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NCPAP 鼻面部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心脏外科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及发热患者的处理经验,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鉴别诊断和疫情提供经验。方法 研究首先总结了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及发热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策略,并总结在疫情期间8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87例患者中无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结论 心脏外科个性化的护理策略可为新型冠状病毒发热提供经验和借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发热 心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压力源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4月-2022年6月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分析其压力源,提出护理对策。比较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结果:护理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通过了解其压力源,采取减压对策,有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 压力源分析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