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神经肌肉刺激联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肿瘤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80例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住院的膀胱肿瘤切术患者,进行新型康复理念研究,分为实验组40名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40名患者常规护理。两组同时在围术期护理,最后分析不同护理方式效果。结果 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方式的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发生感染、尿液外渗、膀胱痉挛及血块积存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各项数据对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肿瘤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膀胱肿瘤电切术 围术期护理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等体温膀胱冲洗液预防前列腺切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前列腺切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至术后3d均使用37℃等体温膀胱冲洗液,对照组患者采用常温膀胱冲洗液,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术后3d内每日尿液红细胞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膀胱痉挛,占6.7%,而对照组有12例患者发生膀胱痉挛,占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的尿液红细胞数不同(P〈0.01);不同时间点下的红细胞数不同(P〈0.01);组别与时间点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两组患者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等体温膀胱冲洗液,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量。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体温 膀胱冲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作为本文分析病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有患者20例,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将最终两组护理方式获得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持续以及缓解所用时间均较短,且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较高,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疾病救治效率,从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 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 43例,常规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 (9.14±2.69)h、 (5.37±1.59)d、 (11368.87±1572.11)元,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 24h疼痛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 (2.24±0.86)、 (107.58±2.57)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9.31%,低于常规组的 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膀胱肿瘤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提高护理舒适程度,降低患者术后 24h的疼痛程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早日实现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  膀胱肿瘤  电切除术
  • 简介: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切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狭窄复发率低等优越性,是有效的微创技术之一。2003年3月~2005年11月,我科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切治疗尿道狭窄2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尿道狭窄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 要 目的:将短时程脊髓刺激疗法应用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中,配合有效护理措施,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度。方法:以随机抽取法选择在2020.2月-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再以自由抽签的形式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治疗并予以配合护理措施,将其治疗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调查的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感、睡眠质量)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优(P<0.05),足以说明短时程脊髓刺激疗法配合有效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结论:将短时程脊髓刺激疗法应用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中,在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其临床效果显优且安全性高,在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睡眠质量,进而提升了治疗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治疗效果 护理分析
  • 简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症状不一,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在采用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温灸并低频脉冲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34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脉冲电治疗 低频脉冲电 疗效观察 温灸 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6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为对象,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应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肌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训练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切术中应用循环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诊的膀胱癌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按照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环护理,将两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压疮、尿路狭窄、血尿、膀胱刺激征、膀胱挛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小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膀胱肿瘤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循环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循环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导丝定位法和盐水柱定位法在新生儿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效果从而对其临床使用价值做出评估。方法:将在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XX医院并需实施PICC的15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本组使用盐水柱定位法实施新生儿PICC。对照组:本组使用导丝定位法实施新生儿PICC。观察两组的PICC尖端到位精准率和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75例患儿的PICC尖端到位精准率为88.0%,对照组为76.0%,P<0.05。观察组75例患儿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为12.0%,P<0.05。结论:盐水柱定位法与导丝定位法相比,盐水柱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中具有更高尖端到位精准率和更低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可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导丝定位法 盐水柱定位法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考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肿瘤切术后实施护理延伸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中病例筛选我医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有病例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取膀胱肿瘤切术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添加护理延伸服务,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和依从性明显提升,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康复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两者数据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延伸服务运用在膀胱癌患者术后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肿瘤电切术 护理延伸服务 生活质量 价值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五操手法康复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足下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50名卧床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对2019年12月-2020年4月住院的50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康复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且治疗结束后给予简单的矫形工具保持功能位来保持治疗的效果,对照组只给予简单的矫形工具来保持功能位,观察两组患者足内翻发生率等差异。结果:实验组足内翻发生率2.00%,对照组足内翻发生率14.00%,实验组小腿三头肌异常收缩发生率4.00%,对照组小腿三头肌异常收缩发生率18.00%,实验组踝关节足趾屈功能、踝关节足背屈功能、胫骨前肌肌力,恢复正常数据,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足下垂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会对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造成影响,采取五五操手法康复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效果更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足下垂 五五操手法康复 电生物反馈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护理配合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6例,并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手术治疗可以提高前列腺汽化切术手术治疗成功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护理配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根据对2022年1月—2022年1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患者60例进行分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组间膀胱痉挛程度与时间,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痉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是96.7%、73.3%,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膀胱痉挛程度,缩短膀胱痉挛时间,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利,建议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多模式神经生理监测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本院进行脊柱侧凸矫形治疗的患者数量为80人,将80名患者进行临床随机数表分配,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体感诱发电位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多模式神经生理监测干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伤椎Cobb角与伤椎角矫正率的研究,同时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伤椎Cobb角更大的一组为对照组,且伤椎角矫正率更低的小组为对照组,P<0.05;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出现不良反应更高的小组为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神经生理监测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之中,能够有效降低伤椎角的发生风险,保证矫正率的同时,规避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 脊柱侧凸矫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联合人文护理实施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指标及入选时间分别为6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30例,组别设置:研究组(心理干预+人文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上述措施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心理干预 人文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妇科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肌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妇科术后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刺激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功能,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治疗 妇科术后患者 盆底肌功能康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前列腺切术患者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前列腺切术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1.01月至2022.01月,入选患者共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82)与研究组(个性化护理,n=83)。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在导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用于前列腺切术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个性化护理 并发症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段式护理对缓解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21年10至2022年4月收治经TURP术的78例患者,根据其入院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分段式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TURP术后疼痛程度、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TURP术后当天、第3、5天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膀胱痉挛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好评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分段式护理 TURP术 膀胱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