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急救护理技术缺陷事件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诊科患者,以2020年1月为时间节点分为对照阶段和观察阶段,分别接受常规急诊科护理和品管圈活动。结果:比较活动前,活动后急救护理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急诊科护理质量和护理团队素质水平均更高(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急诊科 护理质量 急救护理技术缺陷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精神障碍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防范对策对其安全隐患、风险事件的降低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1-2021.12)期间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1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预见性防范对策,5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5例),比较两组在分别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用预见性防范对策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安全隐患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预见性防范对策 老年 精神障碍 安全隐患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痴呆患者中,探究老年综合评估的具体内容、应用效果及在生活自理能力、护理不良事件方面的评价。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患者86例,分为2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签法,且2组患者临床检查后发现,与“老年痴呆”诊断标准符合,其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9月,结束于2022年4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老年综合评估为实验组提供,每组中收纳老年痴呆患者43例,就2组临床指标(MMSE评分、ADL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压疮、跌倒、坠床)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1)常规护理、老年综合评估后,老年痴呆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明显,关于MMSE评分,ADL评分,对2组数据测定后,相较对照组,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实验组(4.65%,2/43)VS对照组(20.93%,9/43),数据表现更低,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临床上作用显著;不仅对其认知功能有较好改善,可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尽早恢复,而且能够有效预防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发生率,其安全价值高,可推行、应用。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不良事件 老年综合评估 影响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担负治病救人的公益职能,又要担负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管理职能。加强公立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是防止医疗事故快速恶化、控制疾病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往往过度关注治疗水平的提升,忽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造成疫病大范围传播,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总结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与措施,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 标签: 公立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能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压值情况对比数据。结果: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血压值变化情况均优于参考组,同时,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 不良事件预防效果引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降低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共有研究对象180人,均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9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风险干预,比对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干预 胰岛素泵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合用PDCA循环及预防性护理对于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PDCA循环及预防性护理。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0.50%、4.00%,P<0.05;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99.00%、90.50%,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合用PDCA循环及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PDCA循环 预防性护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中风康复护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风康复期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体现统计价值(P

  • 标签:  中风 康复期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冠脉介入治疗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本院的老年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纳入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月)研究,总例数为60例,采取1:1比例分组,对照组辅以一般护理,观察组辅以预见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遵医行为:观察组较对照组,按医嘱用药、保持情绪平稳等遵医行为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②不良事件率:观察组较对照组,反射性低血压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老年冠脉介入治疗中预见性护理可增强患者遵医行为,防范反射性血压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 冠脉介入 预见性护理 反射性低血压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手术结果和治疗成效,因此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对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方式通常是固定和标准的,根据相关要求为患者提供护理。然而,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各异,术中意外事件的类型和发生率也各不相同。因此,传统的护理方式无法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医疗争议。相比之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措施的措施可减少多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准确评估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预防性措施 手术室护理 不良事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护士人文关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她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传递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困难,同时提供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支持[2]。本文就护理人文关怀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护士的心理健康培训与支持,提高护士的危机沟通能力,并提供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支持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实践护理人文关怀提供参考。

  • 标签: 护士 人文关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科护士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儿科护士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在2024年2月15日—25日期间对我院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儿科护士对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总得分为(138.36±20.61)分,其中预防能力维度3个条目平均得分为(4.05±0.75)分、准备能力维度4个条目平均得分为(3.67±0.68)分、救援能力维度29个条目平均得分为(3.71±0.78)分;在各维度均分中,预防能力维度均分最高,其次为救援能力,最后为准备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对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的参与意愿和经历。结论:儿科护士就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加大培训力度,从培训内容、培训频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儿科护士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 标签: 儿科护士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护理模式及饮食指导在门诊输液患者突发事件中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我院门诊输液发生突发事件患者作为样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1——2023.3;样本入组后行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护理模式开展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及饮食指导)。统计组间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模式及饮食指导在门诊输液患者突发事件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门诊输液 突发事件 急诊急救护理模式 饮食指导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品管圈降低使用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 , 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 , 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携带胰岛素泵发生不良事件的要因 , 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 , 携带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从 18%降低到 2.1%。结论 :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携带胰岛素泵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泵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使用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携带胰岛素泵发生不良事件的要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携带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从18%降低到2.1%。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携带胰岛素泵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泵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后,调查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现状并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干预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从 19.5%降至 4.99%,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静脉采血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内分泌科 静脉采血 不良事件
  • 简介:在许多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非计划性拔管仅次于用药错误而占据第2位[1]。我院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是勤观察、勤固定、勤交班、勤宣教,护士均知晓且能遵照执行。根本原因分析法是(rootcauseanalysis,RCS)是一种回溯性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该方法将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个人执行上的检讨[2、3]。近年来,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非计划性拔管 鼻肠管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工作中采取CBL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方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从我院的实习医学生中选择100名进行实验,选择时间即2020.1-2020.12,通过随机数字表实施评分,即参比组、分析组,各组均含有医学生50名,参比组医学生使用常规教学方案,分析组选择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比较二组教学效果。结果:分析组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参比组,教学优良率优于参比组,P值<0.05。结论:CBL教学方法与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提升医学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有益于促进突发共卫生事件的医疗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价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情景模拟 CBL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从维系血液透析诱发心血管事件的病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进行,认为日后的工作重点应主要放在强化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和依从性上,并探索优化特殊的护理模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血管钙化 左室功能障碍 超滤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