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c-反应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在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患者,其中有化脓性脑膜炎患者24例,称为实验组1;有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2例,称为实验组2。另外再选取正常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三组儿童均进行同样的实验室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组儿童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的水平,根据检测的实际水平情况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而且实验组1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实验组2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水平在恢复期和急性期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是两组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期都明显高于恢复期;而且实验组1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水平在恢复期的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实验组2患者。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可以区分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用c-反应蛋白来检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为医生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 表达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70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检测其脑脊液标本,分析其中49例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临床特点。结果共检出EV感染49例(70.00%),17例脑炎,32例脑膜炎;脑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3例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病情危重,治疗后1例康复,2例遗留后遗症;脑膜炎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腹泻、畏光、乏力、肌痛,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脑膜炎和脑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脑炎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肠道病毒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9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及产后出血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5.13%,对照组为15.3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产后出血情况,降低并发症,同时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系统化整体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和预防治疗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尿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别于传统护理的系统性护理,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的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尿结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84.62±2.4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尿结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58.29±2.53),而疾病复发率(2%)低于对照组尿结石患者疾病复发率(16%)。结论对于尿结石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的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 尿结石患者 认知程度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硝酸异山离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开展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硝酸甘油,研究组43例患者同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后,研究组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8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43例患者中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33/43),组间资料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440,P=0.034)。用药后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为90.7%,较同期对照组更优(χ2=4.914,P=0.02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单硝酸异山离酯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离酯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9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脑梗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HDMA与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帮助也起到积极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心理,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抑郁症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消化系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于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 12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焦虑状态评分及消化系统功能恢复速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促进其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优化心理状态,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 甲状腺癌手术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系统饮食管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8月收治的9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6例)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46例)选择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最终就两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医师选择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在降低VAS疼痛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减少腹痛缓解时间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康复。

  • 标签: 系统饮食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 小儿过敏性紫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分别予以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和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6.47%)低于观察组(94.1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疼痛评分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微创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可以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椎间孔镜 脊柱系统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笔者对我院呼吸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2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重度感染和轻度感染共60例,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结果。结果重度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轻度感染和对照组患者,且轻度感染患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APACHE-II评分结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APACHE-II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因而可将其检验结果作为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感评分、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骨折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有助于预后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抗磷脂抗体等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与患者视网膜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对164例SLE患者作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指标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和抗ds-DNA抗体等.结果:164例SLE患者中26例(16%)检查到有视网膜血管病,其中19例(73%)检测到抗磷脂抗体(17例ACL和2例LA).结论:SLE患者易发生视网膜血管病变,抗磷脂抗体的存在可能与其有较高的相关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磷脂抗体 视网膜血管病 抗心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 抗核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使用分系统功能康复治疗与自主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8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康复功能恢复时间等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平均是(78.27±9.17)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评分是(72.27±10.82)分,两组的评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术后的回访优良率是98.56%,对照组的优良率是71.02%,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后使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愈合时间短,恢复快,优良率高,对于其远期的治疗效果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系统功能 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的100名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进行系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实行系统化护理后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都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产妇 系统化护理 母乳喂养自信心 纯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产妇母乳喂养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3d两组的BSE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3周和2个月,对照组的BSE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产后3d、3周、2个月对照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产妇母乳喂养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产妇 母乳喂养自信心 纯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脊柱系统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显微镜下后路腰椎键盘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脊柱系统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无菌方式进行检验标本采集,之后将所采集标本在实验室无菌培养,展开药敏试验,对比分析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在感染菌种分布方面,本次药敏实验,检查出泌尿系统感染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性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枸椽酸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棒状杆菌、膀胱炎棒状杆菌、真菌等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4例,占67.5%,革兰氏阳性杆菌23例,占28.75%,真菌3例,占3.75%;在耐药性方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氨苄西林药物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等药物方面耐药性一般,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药物方面耐药性较低,革兰式阳性杆菌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万古霉素药物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临床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展开治疗之前,需要先进行药敏实验,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病菌抗药性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检验 常见菌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计算机检索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资料,对收集的文献资料遵循本次实验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统计归纳、评价总结相关文献资料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结果2位研究者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的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资料中选出5篇共395例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可有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提高个体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安全性高。

  • 标签: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1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分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56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9%,远高于对照组的64.29%;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45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9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可以显著缩短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阑尾炎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