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2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缓解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头晕频率(1.44±0.46)次/月、头晕持续时间(4.56±1.03)min/次分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17.53±4.30)、SDS(15.05±2.50)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头晕症状,改善心理情绪,效果良好。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头晕 全面护理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寻常银屑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1及2个疗程后,两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银屑病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3年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小儿患者作为这次分析对象,入选患儿应用掷币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45)单独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N=45)应用阿奇霉素+中医辨证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各症状改善时间比常规组短,疗效高。结论中医辨证分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非肌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当中,经患者尿道给予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非肌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象,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非肌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并发症 切除术 尿道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基因分在丙肝诊断及医学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70例HCV基因分阳性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验。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验,得到HCV的基因同患者患有丙肝疾病的时间及严重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IIHCV患者发生肝硬化疾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HCV基因疾病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没有直接的联系。结论HCV基因与丙肝的患病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其抗病毒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HCV基因分在丙肝诊断及医学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HCV基因分型 丙肝诊断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脾胃虚寒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寒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24例为参照组,而接受中医治疗的24例则为治疗组,用药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状积分等,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16/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接受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稀溏症状、胃脘痛症状、纳呆少食症状、痞满不适症状、气短懒言症状及嗳气反酸症状等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若其疾病类型是脾胃虚寒,建议以中医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在提升其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等评分,进而改善预后,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药物治疗 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症状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围绕高水平复合人才的培养,对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总结,叙述了医学检验的学科特点,分析了目前检验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近几年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通过实践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是培养复合检验医学人才重要途径。

  • 标签: 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 医学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子诊断学实践教学抽象、繁琐、费时,本科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笔者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诸环节的改革,教与学互相促进,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实践技能、独立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促进学生对分子诊断学实验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以及临床应用能力及实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分子诊断学 实践教学 改革 实用型人才
  • 简介:摘要脑瘫痉挛内翻马蹄足畸形极大影响步行时稳定性及其日常生活质量,寻找有效地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近七年来脑瘫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对脑瘫患者内翻马蹄足畸形术后康复的治疗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皆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脑瘫 痉挛 马蹄足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指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引起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出现了慢性炎症,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中包括两种类型,一个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另一个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本文,笔者主要对于其中的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进行有关治疗效果研究进展的综述。引起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的原因较多较为复杂,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了相关的炎症,免疫等等,使得患者出现了尿道刺激症状以及慢性盆腔疼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大大地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慢性非细菌型前列腺炎 治疗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血清铁蛋白水平与2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00例T2DM患者(T2DM组)、400例高血清铁蛋白非糖尿病(non-diabetesmellitus,NDM组)患者和400名健康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胰岛素、血清铁蛋白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空腹胰岛素指标在T2DM组与NDM组、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铁蛋白、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在T2DM组、NDM组及健康对照组两两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当T2DM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292.5mg/L时,其诊断T2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2%和91.6%,曲线下面积为0.82,血清铁蛋白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相比,显示出与疾病间更好的风险关系。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与T2DM的高风险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清铁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在2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45例2糖尿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将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有利于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糖尿病患者产生的血糖波动及血管并发症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出在2015年11月到2018年5月这一段时间之中我院接收并治疗的2糖尿病患者74例,并凭借12个星期之中平均血糖标准差(SDMG)与12个星期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施行分组,比照两组患者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1组(HbA1c即6.5%-9.0%;SDMG>2mmol/L)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即25.00%,大于甲2组(HbA1c即6.5%-9.0%;SDMG<2mmol/L)患者的11.76%,P<0.05。乙1组(HbA1c>9.0%;SDMG>2mmol/L)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即33.33%,大于乙2组(HbA1c>9.0%;SDMG<2mmol/L)患者的18.75%,P<0.05。甲1组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即25.00%,大于乙2组患者的18.75%,P<0.05。结论血糖变异性即不会为HbAlc所予以影响的慢性血管并发症一大产生的要素,为糖尿病患者产生的血糖波动性施行准确的评测与把握,对把控血管并发症的产生与进展来说尤为关键。

  • 标签: 血管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关联性 血糖波动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TA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于感染畸形中央尖治疗的临床效用。方法将102例感染性畸形中央尖患牙按照诱导的药物不同分作氢氧化钙组、Vitapex组和MTA组各34例,氢氧化钙组选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Vitapex组选用Vitapex根尖诱导进行治疗,MTA组选用MTA根尖诱导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感染相关指标情况和诱导周期及成功率等情况。结果MTA组患者牙周病变消失、红肿消退及咀嚼功能恢复等时间皆比氢氧化钙组和Vitapex组短,且诱导周期和诱导成功率等都明显优于氢氧化钙组、Vitapex组(P<0.05)。结论对感染畸形中央尖采取MTA根尖诱导成型术可有效缩短感染时间和诱导周期,提高诱导成功率,推广价值高。

  • 标签: MTA 根尖诱导成型术 畸形中央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2糖尿病患者94例,均分两组后予以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2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加以控制,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在2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7年的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2糖尿病患者,本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结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患者长期缓解率为88.24%;本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疗前;本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急性反应水平均优于接受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才,P<0.05。结论2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率,为患者获得更佳的预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戏性治疗在儿童1糖尿病宣教中的作用效果。方法设计1糖尿病宣教中的游戏性治疗项目,评估其可行性、趣味性和接受程度。对参与主持宣教的护士进行培训。实施游戏性治疗项目。结果游戏性治疗相比传统的宣教模式、方法在儿童1糖尿病的宣教中效果更佳。对于患儿及家长在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中更有实用性。结论游戏性治疗在儿童1糖尿病宣教中的作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游戏 方法 儿童 1型糖尿病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糖尿病的患者18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说教式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比比较两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各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变化,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各项指标变化统计。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较开展活动前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较开展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病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而强化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患者的各项改善较说教式健康教育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更好,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更好,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我院32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A、LuminalB、HER2,neu及basal—like。观察乳腺癌分子分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结果:乳腺癌的分子分与年龄分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患者随访11~72个月,无病生存期与年龄分组、组织学分级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子分相关。不同分子分患者间的无病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的分子分能准确反映患者的预后,LuminalA预后最好,而HER2/neu预后最差。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