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以及心理状况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疗前期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住院治疗期间的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艾森克个性量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以及社会评定量表等等对患者治疗前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住院期间的患者服药的情况、发病的形式、病前职业功能水平、家庭的支持和关爱、注意力障碍以及患者受教育水平等等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疗前期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疗前期的影响因素包含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的影响和生物因素的影响,通过了解影响因素有助于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干预,有助于改变和完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环境和质量。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治疗 前期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与负性自动思维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提供新的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量表评估的方法,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负性自动思维量表(ATQ)对120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进行评估。结果 1、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PANSS总分无明显差异,但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阳性症状”、“思维障碍”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症状 负性自动思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辩证护理联合耳穴贴压用于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单双顺序分成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开展辩证护理联合耳穴贴压,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SF-36评分、S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辩证护理联合耳穴贴压用于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况。

  • 标签: 围绝经期 失眠症 耳穴贴压 辩证护理
  • 简介:摘要祛腐生肌法是治疗难愈性溃疡的基本原则。临床上难愈性溃疡因病因病机不同,其治疗侧重点也不同。祛腐生肌法的选方用药应该根据临床证候辨证施治,注意标本兼顾。其中从瘀论治和从毒论治是现代临床中的突出主题,是祛腐生肌法的核心内容。此外难愈性溃疡也需要兼顾补虚,内治外治相结合施治。本文旨在创新发展祛腐生肌的理论,开拓挖掘祛腐生肌法的临床应用,为祛腐生肌法治疗难愈性溃疡的选方用药提供更多新思路。

  • 标签: 难愈性溃疡 祛腐生肌法 从瘀论治 从毒论治 中西医结合 辩证施治 选方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名老蒙医布仁吉日嘎拉教授蒙医辩证施治心悸征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分析研究名老蒙医布仁吉日嘎拉蒙医辩证施治心悸征的经验及学术思想,从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经验用药等方面总结布仁吉日嘎拉教授蒙医辩证施治心悸征患者的学术思想。结论:名老蒙医布仁吉日嘎拉教授以镇赫依,安神,宁心,平衡体素为治疗原则治疗心悸征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蒙医 辩证 心悸征 名老蒙医 布仁吉日嘎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辨证配合面膜倒模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0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实验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面膜倒模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面膜倒模治疗。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红蓝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 2 周、 4 周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中药辨证配合面膜倒模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标签: 痤疮 中药辨证 面膜倒模。
  • 简介:摘要 :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诊治,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4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研究现状,以期对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三焦辨证是温病的辨证纲领之一,为中国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是指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三焦部位的定义,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标志着温热病发展的3个阶段,临床中,笔者发现,一些非温病疾病如痤疮,虽无温热病传变迅速之特质,但亦可运用三焦辨证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指导,故以三焦辩证为基,探析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三焦辩证 痤疮
  • 简介:【摘要】 目前中医康复学在应用气血津液辨证进行中医辨症施治时的处方原则和如何选择中药方面,尚无系统研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气血津液辨证 处方原则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仙桔汤加减口服配合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效益。方法:研究对象选于我院2023年全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90例,用患者身份证号单双数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和参考组(45例)。研究组用仙秸汤辩证加减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参考组用仙桔汤口服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该治疗方法以辩证加减的仙桔汤口服并结合灌肠展现出极好的治疗成果和安全性,值得广泛采纳。

  • 标签: 仙桔汤灌肠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 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精神卫生全程服务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社区精神服务方法),每组均为3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干预前后的 PANN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 MRSS(康复状态量表)评分、 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结果:两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 PANNS评分、 MRSS评分以及 BP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PANNS评分、 MRSS评分以及 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显著。

  • 标签: 精神卫生全程服务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作用
  • 简介:严重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有其特殊性,致使住院周期较长,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致使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本文通过对本院监管病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的现状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出对策。

  • 标签: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 抗精神病药物 合并躯体疾病 长期服用 疾病调查 肇事肇祸
  • 简介:摘要:精神病本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病症,很多精神病患者不能自我控制,有的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故医院的护理人员不得不承担着繁重复杂的护照服务。同时,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需终身服药,但传统的护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失误,比如服错药或引发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出现护理者的态度恶劣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需要为精神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而慎独精神护理可使护理人员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仍保持自律,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慎独精神 精神病 口服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针对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总分和 PASS减分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奥氮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差异小。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精神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依从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 P<0.05)。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康复干预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各周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结果入组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服用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奋乃静治疗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较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下移为多见,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和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较少见,少部分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有一定影响,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为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副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误诊原因。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误诊患者 92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 所选 92 例患者中,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7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误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 22 例。误诊原因主要包括精神症状误解、病史了解不详等。 结论: 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精神症状误解、病史了解不详等原因,容易发生误诊的情况。在临床诊断中不能仅仅根据是否出现分裂性症状判断,而是应当根据患者病程演变情况、临床症状表现等综合分析,以避免误诊情况出现。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误诊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