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拉索与美多芭联用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内抽取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用美多芭治疗,实验组50例用普拉索与美多芭联用治疗,对比帕金森病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帕金森病症状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索与美多芭联用治疗帕金森病,不仅可以改善帕金森病临床症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美多芭 帕金森病 治疗效果
  • 简介:外伤致手指Ⅰ区指伸肌腱断裂伴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表现为手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背伸不能的一种畸形称为骨性锤状指。X线侧位片可见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撕脱骨块向背侧移位。自2009年2月以来,本院采用闭合氏针阻挡加压骨折块法治疗骨性锤状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骨性锤状指 骨折块 克氏针 治疗 加压 撕脱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后患指使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的恢复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对35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患者行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术后使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15例术后未使用CPM仪进行功能锻炼。观察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CPM组最终患者肘关节屈曲平均125°;伸直差值平均24.5°;旋前平均80°;前臂旋后平均75°。活动能力(ADL)基本正常,X线检查骨折愈舍好,无骨化性肌炎,较空白对照纽好。CPM组优评率为90.0%,空白对照组优评率为33.3%。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系统地采用CPM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缩短疗程,防止关节僵硬。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分析罗恩病的初次手术与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27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原则为: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肠黏膜出现愈合、延缓病情进展、预防肠衰竭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给予药物治疗;若药物控制不佳,或合并肠梗阻、肠瘘、消化道穿孔、腹腔脓肿、复杂肛瘘等合并症,则施行部分肠段切除术。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罗恩病患者初次行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4)影响初次行手术治疗的罗恩病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对手术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吻合口瘘、肺部感染。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和非参数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治疗情况:227例罗恩病患者中,68例初次行手术治疗,15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68例初次行手术治疗患者疾病确诊至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4.7±2.5)个月,其中28例行急诊手术治疗,40例行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175±44)min;术中出血量为(285±110)mL;吻合方式:侧侧吻合47例,非侧侧吻合21例。159例非手术治疗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氢化可的松、甲氨蝶呤、英夫利昔单抗克隆抗体治疗。(2)随访情况:68例初次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61个月。68例初次行手术治疗的罗恩病患者中,术后22例发生并发症。9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其中6例为肠外瘘(5例择期手术治疗好转,1例进展为急�

  • 标签: 克罗恩病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美多芭结合普拉索用在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方法: 对 本医院 治疗的 66 例帕金森病患者 实行调查分析,抽取时间是 2017 年 02 月至 2018 年 08 月 , 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一组入组 33 例,试验组实行美多芭结合普拉索治疗 , 对照组实行美多芭治疗 , 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帕金森综合征评估表( UPDRS )评估分数、临床有效统计率 。 结果: 两组治疗前帕金森综合征评估表( UPDRS )评估分数比对,数据差距不大( P>0.05 ),试验组治疗 8 周后帕金森综合征评估表( UPDRS )评估分数少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计算结果( P

  • 标签: 美多芭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收入的所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录入其中30例符合要求患者作为本次实验中的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均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记录为86.67%(13/1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仅为53.33%(8/15),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左旋多巴联合普拉索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帕金森病患者 普拉克索 治疗方案 左旋多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现阶段我国愈加重视医学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林霉素磷酸酯是医学领域中非常关键的药物之一。注射用林霉素磷酸酯可以归类为是抗革兰阳性菌的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药物,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注射用林霉素磷酸酯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本文主要对注射用林霉素磷酸酯细菌内毒素检验进行研究和分析。

  • 标签: 注射用 克林霉素磷酸酯 细菌内毒素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阿替普酶联合尤瑞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尤瑞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 hs-CRP、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尤瑞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单一用药治疗有显著提升,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阿替普酶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林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将以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阐述,研究对象将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中进行随机抽取,共计抽取 76例,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间,此次研究的 76例将被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到前者的 38例患者将实施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分到后者的 38例患者将实施常规药物联合奥美拉唑 +林霉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 +林霉素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克林霉素 联合 慢性胃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尤瑞林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银方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62例,分为两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消加味银方联合中药药浴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银丸治疗,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各项安全性及疗效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银方联合中药药浴对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加味克银方 中药药浴 克银丸 寻常型银屑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切开交叉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有限发开交叉无氏针固定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4~6周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9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2.86%。无一例出现骨折再移位和神经损伤。结论有限切开交叉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等优点,同时又减少了医师和患儿对X线的暴露,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有限切开 交叉克氏针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治疗活动期罗恩病(CD)并发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接受EN治疗的37例活动期CD并发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CD活动度评分(CDAI)均介于150分和450分之间.通过鼻饲管或经皮内镜下胃(或空肠)造口予以EN,每日总热量125kJ/kg.CDAI下降超过70分定义为临床有效,CDAI小于150分定义临床缓解.分别于开始治疗时、治疗后4周和12周对患者疾病活动度、营养学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病变位于回肠8例,回结肠19例,结肠4例,空回肠5例,十二指肠1例.治疗4周后,CDAI评分为(112.0±39.6)分,临床有效率43.2%(16/37),临床缓解率72.9%(27/37),与治疗前的(174.6±34.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CDAI评分为(70.2±32.9)分,临床有效率70.2%(26/37),临床缓解率78.4%(29/37);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疾病活动度指标(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和营养学指标(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亦呈现同样趋势.治疗期间有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加重,予以手术切除病变肠管.11例患者因家庭EN输注不当引起腹胀或腹泻,遵医嘱后改善.结论EN用于治疗并发不全性梗阻的活动期CD可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并可减轻炎性反应以缓解梗阻,同时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不良作用甚小,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 标签: 克罗恩病 肠内营养 不全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林霉素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林霉素不良反应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患者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型。 结果 林霉素用药途径包含三种静脉注射导致的不良反应、肌注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口服导致的不良反应,其中静脉注射不良反应率较高;林霉素用药剂型包含注射液剂型,其不良反应率较高,然后为片剂、粉针剂和胶囊剂。 结论 临床应用林霉素进行治疗时,需严格掌握药物的正确应用方法,同时加强用药后的观察,进而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克林霉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主办三菱制药(广州)有限公司协办一等奖:盐酸沙格雷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后疗效观察于春利,马鲁波,庄百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二等奖:阿加曲班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观察曾秋,冯江毅,渝(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优化抗血小板治疗单中心对照试验

  • 标签: 诺保思泰 安步乐克 评选结果公布 肺血栓栓塞症 药物基因组学 沙格雷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