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12例涎腺淋巴上皮病患者资料,分析发病特点、临庥表现、常规体检和影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发生于腮腺者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5例,肿瘤加腮腺浅叶深叶部分切除4例。发生于颔下腺和舌下腺者均行全部腺体切除。结果均以腺体肿大或腺体内发现肿瘤为主要症状。术前误诊为混合瘤者8例(67%)。术后病理诊断良性淋巴上皮病11例,淋巴上皮癌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淋巴上皮癌术后行补充放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无1例复发。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病缺乏临床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手术治疗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涎腺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给予平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Hp转阴率、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3.0%、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62.8%、68.6%(P<0.05,P<0.01)。平均随访1.5年,观察组有3例复发胃炎,对照组有11例复发胃炎。结论应用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平胃散加减 疗效
  • 简介: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口腔科617061摘要颌面部处于暴露部位,软组织外伤较为常见,而且伤口内常有异物存留,污染严重,给临床清创愈合带来困难,颌面部软组织损伤以局部出血为主要症状;外伤后因组织水肿、血肿、组织移位、舌后坠、分泌物的堵塞等可致呼吸道不畅;并发鼻腔、鼻窦感染时,可有鼻塞、嗅觉丧失、进食困难、言语不清等。如腮腺受伤,可并发涎痪;如损伤面神经,可出现患侧鼻唇沟变浅、闭眼不能、口角歪斜等;出血过多或同时有颅底损伤者,可出现昏迷、血压下降、瞳孔澈大、恶心、呕吐、休克等,现将我科从2008年4月―2012年6月期间460例颌面部软组织外伤后的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颌面部 软组织 损伤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参麦注射液结合西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进行参麦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西药联合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心力衰竭,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药物而加以推广。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西药 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人民医院533500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一直都是困扰医学界的临床难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点是慢性或复发性上消化道症状引起包括餐后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和早期的饱腹感,同时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可以解释病症的全身器质性疾病。国内外流行病学显示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已经估计有20-40%,大多数这些病人被认为FD。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因素、神经因素、胃动力减低、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相关。正由于其确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往往也是多个方面的,PPI类制酸剂(奥美拉唑)、胃动力药物(西沙比利)、抗抑郁药物(曲美布丁、帕罗西丁)、消化酶类甚至经验性的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往往是本病治疗的首选。本文将就学术界近年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西药草药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蝰蛇咬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蝰蛇咬伤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局部组织坏死率、致残率、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以及血液透析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蝰蛇咬伤患者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予以抗蝮蛇毒血清联合抗五步蛇毒血清进行治疗,同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蝰蛇咬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的不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恢复良好5例,占16.6%,中度致残9例,占30.0%,植物状态8例,占26.6%,死亡8例,占26.6%。结论-及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挫伤脑组织、充分有效降低颅内压是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救治的关键步骤。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 手术 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时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气胸临床患者病例9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粗管闭式引流组、细管闭式引流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管闭式引流组治疗有效率较粗管闭式引流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该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粗管闭式引流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粗管闭式引流组低(P<0.05)。结论细管闭式引流在治疗气胸时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值得关注。

  • 标签: 细管闭式引流 粗管闭式引流 气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119例在我院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55例。年龄段在19岁-58岁,平均年龄39.8岁。所有患者中117人输尿管狭窄,2人输尿管闭锁,其中狭窄段长度小于1.7cm的91例,1.7cm到4.0cm的患者1例,长度超过4.0cm的24例。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者34例。狭窄部位位于输尿管上段,患者33人,中段21人,下段39人,两处或两处以上狭窄者16例。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04例通过内窥镜找到正确引导方向,成功治愈,治愈率87.39%,13例治疗效果不显著,2例治疗失败,未有任何改善。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有效,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腔内 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 狭窄
  • 简介:肝尾状叶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一直是外科手术难点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更新,外科医师开展了大量的肝尾状叶切除手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在追求肝尾状叶肿瘤根治性切除同时,不少学者也提出减小手术创伤和保证患者术后恢复为目的的精准肝切除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行了1例肝尾状叶巨大肿瘤切除手术。该手术遵循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和技术,既达到了最小创伤根治性切除目的,又使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肝肿瘤 精准肝切除 肝尾状叶 手术径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八珍汤加味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继发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针刺结合八珍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补佳乐21d,后10d加服黄体酮胶囊片。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性激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后LH、T及LH/FSH值均较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观察组。

  • 标签: 针刺 八珍汤加味 继发性闭经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治疗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儿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以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AD患儿治疗中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AD患儿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 特应性皮炎 综合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急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4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张力带手术、克氏针张力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30例,好转的有9例,仍需进一步治疗的有1例,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稳定固定骨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 标签: 髌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共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64例,对其急救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92例病人,其中有80例被治愈,10例是无效。选择非手术治疗病人64例,有2例无效,占总数的3.125%,选择手术治疗病人28例,有4例无效,占总数14.28%。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治疗中,在早期选用抗生素,实施抑制患者胰腺分泌以及抑制胰酶活性等非手术的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同时,如果掌握实施手术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与个体化及综合治疗方法,也能使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存活率大大提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诊治疗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48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放疗前以及放疗第2、4、6周及放疗后2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不同时期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百分率。结果4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2.92%;接受放射治疗的大部分肺癌患者白细胞、中性粒、淋巴细胞数目与放疗前相比出现下降;放疗结束后2周白细胞、粒细胞可恢复正常水平,但部分患者淋巴细胞仍未能升至正常范围。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会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经过升白细胞治疗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但对淋巴细胞无明显作用。放疗后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水平低下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放射治疗 肺癌 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