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透视与切线位摄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选取的 6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利用常规 DR摄片诊断的是对照组,利用数字化透视与切线位摄片诊断的是观察组,观察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数字化透视和切线位摄片漏诊 /误诊率 0.00%明显比对照组的 26.67%低,总检出率 100.00%明显比对照组的 73.33%高( P< 0.05)。结论:数字化透视与切线位摄片可以对患者的肋骨骨折进行准确的诊断,较好解决肋骨骨折存在的误诊与漏诊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数字化透视 切线位摄片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预防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数字技术进行个体化股骨旋转定位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上海市东方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5月—2013年11月68例膝关节严重退变病例纳入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x线检查均符合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Ⅲ级以上,且合并严重的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术前CT扫描下肢采集数据后利用数字化软件Mimicsl4.01在建立的3D立体模型中测量股骨后髁角,在TKA中参照该角度进行个体化截骨,术后再次测量股骨后髁角。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0月统一采用外旋3°截骨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股骨后髁角以及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结果观察组68例采用数字技术的患者术前测得股骨后髁角5.14°±1.59°(1.05°-8.26°),术后0.83°±0.44°(0.03°~2.28°);对照组中62例采用传统技术的患者术前测得股骨后髁角5.47°±1.23°(1.97°-8.41°),术后3.82°±0.41°(0.08°-6.93°)。两组患者术前的股骨后髁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9,P〉0.05),观察组术后股骨后髁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73,P〈0.01)。观察组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为10.3%(7/63),对照组为38.7%(2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P〈0.01)。结论TKA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测量股骨后髁角,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可以获得良好的股骨旋转力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股骨后髁角 股骨假体旋转
  • 简介:德国法兰克福东部的Hanau诊所是一家为周边近40万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三级转诊中心。自2013年引进新一代数字化平板中C系统Veradius以来,该诊所的医务人员成功应用CO2为对比剂进行血管造影(图1),为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不同类型的手术提供影像支持。诊所血管及血管内手术中心主任SimonClassen博士表示:借助于新一代Veradius系统,可有效改善CO2对比剂相对常规碘对比剂锐利度不足的缺点,这种新型成像方式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提供更多选择。

  • 标签: 医疗健康服务 对比剂 临床优势 德国法兰克福 Veradius 腔内隔绝术
  • 简介: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是一个可供全球期刊快速链接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由国际DOI基金会(IDF)进行全球分布式管理。

  • 标签: 数字信息 中华医学会 发表论文 杂志 OBJECT 管理系统
  • 简介: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是一个可供全球期刊快速链接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由国际DOI基金会(IDF)进行全球分布式管理。

  • 标签: 数字信息 中华医学会 发表论文 杂志 OBJECT 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技术手段应用到行业的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医疗事业的大力发展,通过更加高端技术的使用,对疾病的治疗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在放射科的设备以及人员管理中使用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精益管理在 放射科数字化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予以分析,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对工作流程加以改善,实现对现有流程的有效评估,以此来提高医院的流通力度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精益管理 放射科数字化设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在诊断尘肺病中发挥的重要价值。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就诊的 80 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数字 X 线摄影技术诊断和高千伏 X 线的诊断准确率后,对诊断的结果或者影像学的表现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80 例尘肺病患者在采用数字 X 线摄影技术的准确率达到了 97.50% ,高千伏 X 线诊断的准确率为 86.25% ,两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能够为尘肺病患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诊断结果,并且准确率要高于高千伏 X 线诊断的结果,这就说明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尘肺病原诊断基础上提供新的影像线索,有助于医师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 尘肺病 诊断效果
  • 简介:目前检测血液ABO、Rh血型主要采用手工法,对一些弱凝集反应标本易出现结果误判;另外手工法无论是用磁盘还是试管法,其使用试剂量较大,增加了血液成本。U型微板法在血型检测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血型批量检测能力,但由于其方法学缺陷,未能推广运用。为此,笔者运用Xantus双机械臂加样器联合Poseidon数字血型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血型检测全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且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型 自动化
  • 简介: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数字化转型对医院信息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些影响,医院需要在建设和整合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化文化和能力建设,以及推行变革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本文旨在研究数字化转型推动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机理与路径,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数字化转型 医院信息管理发展 机理 路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数字根尖片(digital periapical radiographs, DPR)摄影使用过程中,不同放置方式对DPR图像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1年12月来我院需要进行数字根尖片口腔X线检查的227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113例进行分组;试验组采用夹持工具放置DPR的IP板,对照组采用传统徒手放置DPR的IP板。对两组首次拍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将两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对照组传统徒手操作DPR检查加照率25.4%,图像质量评分甲级52.6%,乙级17.5,丙级4.3%;实验组使用自制夹持工具辅助加照率为48.6%。图像质量评分甲级26.5.%,乙级14.1,丙级10.6;两组比对,实验组较对照组加照率降低23.2%,甲级片提高了26.1%(P>0.05)。结论:行数字根尖片的患者,使用夹持工具更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X线机 平板探测器 数字根尖片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使得医院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更具有准确性及时效性,同时也能够促使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良好发展的各项需求,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本文对数字化时代公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作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 标签: 数字化时代 公立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 工作现状 具体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数字印模与传统取模制作口腔修复体的效果对比研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口腔修复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9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前组患者均采用传统印模制作口腔修复体,后组患者均采用数字化印模制作口腔修复体,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取模时间、修复体调改用时分别为(5.70±1.05)min、(2.54±1.38)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90±2.00)min、(4.79±1.10)min,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分级中A级占比为80.00%、B级占比为15.56%、C级占比为4.44%,对照组的舒适度分级中A级占比为13.33%、B级占比为48.89%、C级占比为42.22%,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研究组在颜色、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两组修复体外形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应用数字化印模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印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数字化印模技术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数字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的骨科患者图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结果:60例骨科患者均行图像拼接摄影,所获得图像清晰锐利,具有较好对比度,且没有伪影干扰,影像拼接成功47例,再次拼接成功13例。在阅片分析中,由两名具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一名临床骨科主治医师共同进行,均认为图像质量满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利用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可以提供给临床诊断脊柱侧弯、关节置换等骨科手术术前方案制定、术后手术效果评估可靠依据,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DR) 图像拼接技术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数字化切片在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中价值。方法:选择 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31名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32名为观察组,采取数字化切片教学,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教学后实验课画图成绩、实验课切片考试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教学后实验课画图成绩、实验课切片考试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数字化切片 口腔组织病理学 传统教学 期末考试成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X线摄影(DR)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隐匿性肋骨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把患者分为实验组(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和对照组(X 线平片检查),每组 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65.12%;实验组肋骨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数字化X线摄影(DR)对于提升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具备积极作用,在临床诊断方面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DR) 隐匿性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对比,通过选出的80例患者进行不同技术检验,采用的分别是传统摄片技术以及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在口腔疾病诊断中,明显发现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其诊断率相对较高,对比结果中有差异(P<0.05)。结论:口腔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进行诊断,可将其病症进行确诊,从而在检验中将自身价值进行体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 放射影像 数字化技术